APP下载

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创新与应用研究

2019-04-16朱宏军

新财经 2019年2期
关键词:实训基地会计专业

朱宏军

[摘 要] 文章分析如何建设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实训基地,综合应用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在教学中的能力训练与养成作用,创新实训基地的管理与使用模式,提高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益。

[关键词] 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创新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 F810.6

1 前 言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的成熟,给企业的财务工作带来巨大的变革,对传统的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需要的会计专业人员的能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也给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信息时代的变化,适应企业的要求,培养具有复合能力的会计专业人才,成为职业学校会计专业面临的新课题。

2 传统的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

本文考察了辽宁省若干所职业学校的财经类专业实训基地。从实训基地建设的设备规模,师资配备,实训课程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发现了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大多数实训基地注重基础设施的投入,忽视了师资课程管理与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实训室的硬件配备与师资配备脱节

尤其最近几年的建设,随着优质职业院校的建设力度增大,为增强竞争力,实训条件是优质院校评估的重要条件,但是在实训中心的建设中,注重对硬件的配备。相应的师资队伍并没有及时跟上。具体表现在师训基地的指导教师,一般由本校任课专业教师担任,可教师的知识结构并不完整,缺乏对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业财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出现技术问题,便不能够及时解决。同时由于受师资力量的限制,大部分教师疲于校内的理论课教学,企业顶岗锻炼机会较少,致使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成为指导学生提升实训能力的重要瓶颈。

2.2 实习内容与会计课程改革步调不一致

实训基地中的会计技能课仍然是传统的账务处理程序。从原始凭证的汇总整理到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登记日记账、明细账、总分类账,最后到报表的编制,大多局限于传统手工会计业务流程操作。很多现代化实训室成为应付检查评估的条件。但目前的课程改革却提到了日程上,人才培养方案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会计工作的岗位和工作任务的不同,对财务网络化信息化的要求较高,传统会计实训内容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岗位的能力需求,仅仅停留在基础技能的实现上,没有与互联网工作环境下的企业工作实践相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课程的改革明显的脱节,导致实训基地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的人才有很大的差距,影响了技能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

2.3 实训基地的管理体制影响了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率

传统的实训基地为实训项目的开展提供物质保障。目前大多数学校的会计专业实训室基本上都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调研中发现实训基地在初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资金的使用效率却不高,而一旦建设完毕,却忽视了对实训基地的绩效考核,没有形成规范科学的评价体系,没有权威的科学评价,而且评价的结果与以后实训项目的申报也没有密切联系。

2.4 实训基地的管理不到位,管理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

实训设备的使用,运行损耗情况,使用传统纸制表格来登记,基础工作耗费量大,而且数据不及时,影响了实训设备的使用效率,阻碍了实训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3 职业学校会计实训基地的建设创新

3.1 实训基地的建设突出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

信息智能化时代企业的财会机构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很多企业成立了财税信息共享中心。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模拟企业,在校内成立类似企业财税共享中心。校企融合、校企合作条件下,师生来为企业提供服务,新型的会计实训基地财税信息共享中心,应该采用互联网加票据,电子化、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综合企业经营业务、财务、税务数据,为企业提供税收、筹划风险、企业征信、金融信息、财务报表等服务,实现企业财税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的财税共享中心既可以作为学校的会计实训基地,又可以作为企业的财务信息处理中心,发挥出学校教学与企业服务的双重作用。

3.2 打造优秀的实训师资团队,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随着校企合作,专创融合的发展,最专业的实训设计团队应该由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组成,共同承担学生的教学和实践指导工作。学校教师在完成理论授课的同时,参与企业的财务实践活动及企业财务培训,进行财务业务技能学习。学习企业智能财务软件的操作,为丰富教学资源,到企业进行培训之外,寒暑假期去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顶岗锻炼,与企业教师共同制定学生业务培训实践、顶岗实习方案,实现学校课程与企业实践的无缝对接。同时企业选配优秀人才,不定期地深入学校实训基地,对实训的相关内容进行现场指导,并把企业内的部分工作任务交给参与实训的学生完成。在学校能够享受到企业指导培训的同时,还为企业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实现双向共赢互惠。

此外,在师资团队中增加部分优秀学生,选派优秀学生到企业进行深造。然后由这部分优秀学生作为助教参与校内实训指导。为其他学生形成模范带头作用,帮助其他学生形成系统的实训与技能架构,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财务岗位能力需求。

3.3 实训基地创建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相结合

互联网条件下,会计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需求发生变化,对自动化专业化处理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就应该注意加强学生信息技术的建设,对实训课程进行相应改革,增加数据分析,互联网加会计、审计等相应课程,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变传统的会计核算为管理型的课程训练。同时由于互联网加条件下,企业的业务与财务流程一体化,在实训项目的设置中,要打破传统的以生产经营周期划分项下的任务,变为业财一体化的系统财务核算,企业业务处理,纳税申报程序同时实训。实训内容不仅仅是传统地提供一套完整的会计资料,分岗位完成不同的实训任务,而是变成了在电算化账务处理程序下,学生在导师的指引下切换账号的角色,进入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进行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相应的處理,把手工账务处理变为数据处理,培养互联网加云会计平台下的会计人才的专业素养。

3.4 会计实训基地的建设还应考虑增加企业文化氛围相应内容

企业文化是学生发挥个人才能的大环境,增加企业文化元素,为学生综合职业素养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养成营造良好氛围。

3.5 会计实训基地建设创新与应用紧密结合

会计实训基地建设创新与应用结合,要从根本上考虑资金的使用效益。校企双方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实训基地,达到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基本要求,在实训基地的使用中,还向财经商贸类的多专业开放,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化。同时实训基地作为共享中心,也可以为企业提供办公场所,培训基地,为企业的培训宣传提供支持,最大效率地提高实训基地的资金使用效益。

总之,随着优质职业院校建设的发展,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建设会逐步完善,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会越来越匹配。

参考文献:

[1]罗文波.基于能力本位下会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23):381-382.

[2]朱燕.新时期高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研究[J].知识经济,2018(24):161,177.

[3]刘占双,陈桐.会计学专业三位一体实训教学改革[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11):111.

猜你喜欢

实训基地会计专业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会计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培养新型技能型人才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基于会计专业群改革实践教学的探讨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