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呼吸机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2019-04-16谷志彬房莉颖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特发性呼吸衰竭呼吸机

谷志彬, 房莉颖

(1. 陕西正和医院 呼吸内科, 陕西 西安, 710054; 2. 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陕西 西安, 710034)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又称为特发性纤维性肺泡炎,是指不明原因导致的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为主要特征性病理改变的慢性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以中老年群体为主[1]。呼吸衰竭是临床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常见并发症,主要因肺部不同程度损伤和累及呼吸道导致[2]。发病后,患者可出现气促、咳嗽、呼吸不畅、胸闷等症状,且具有反复发作的特性,治疗不及时可能产生因呼吸不畅或供氧不足而出现休克及死亡[3]。本研究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接受治疗的160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纳入标准[4]: ① 患者均符合《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诊疗指南》中疾病诊断标准; ② 均合并不同程度呼吸功能衰竭; ③ 均存在气促、咳嗽及胸闷等临床症状; ④ 明确并自愿参与研究; ⑤ 病程>6年; ⑥ 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① 合并严重脏器损伤; ② 合并神经疾病及认知功能障碍; ③ 合并肢体残缺; ④ 抗拒或抵触治疗者; ⑤ 参与其他研究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80例。研究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51~85岁,平均(68.40±1.30)岁,病程10~26年,平均(18.60±0.60)年; 参照组男43例,女37例,年龄52~87岁,平均(68.50±1.40)岁,病程9~26年,平均(18.40±0.40)年。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止咳化痰及解痉挛治疗,给予布地纳德(生产厂家: AstraZeneca Pty Ltd; 批准文号: H20140475)雾化给药,成人0.5~1 mg/次, 2次/d; 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生产厂家: AstraZeneca AB; 批准文号: H20130378)常规剂量1~2次/d, 4.5~9.0 mg/次,早晨和(或)晚间给药。

研究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将呼吸机通气模式调节为压力通气模式,备用呼吸频率为16~20次/min, 吸气压力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调节,自8 cmH2O开始逐渐增加,呼气压可调节为每5 min在2~6 cmH2O, 直至患者病情稳定。

1.3 研究指标

治疗2个月后观察疗效,包括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最大通气量(MVV)、呼吸困难评分变化。

治疗总有效率以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判定。痊愈: 治疗后,患者咳嗽、气促及呼吸不畅等症状消失, FEV1增加50%; 显效: 治疗后,患者咳嗽、气促及呼吸不畅等症状明显好转, FEV1增加25%~35%; 有效: 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且FEV1增加15%~24%; 无效: 治疗后,患者病情并无改善,p(CO2)、p(O2)、FEV1等肺功能指标无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5]。

采用医疗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对呼吸困难进行评定,分为0、1、2、3、4级共5个等级,对应0、1、2、3、4分,分值越低表明呼吸困难症状越轻。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相关数据,计数数据采取χ2检验,计量数据采取独立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50%(2/80), 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6.25%(13/80),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8.75%(79/80), 其中痊愈30例,显效25例,有效24例,无效1例; 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64/80), 其中痊愈20例,显效20例,有效24例,无效16例。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 2组p(CO2)、p(O2)、FEV1、PEF、MVV等指标及呼吸困难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p(CO2)、p(O2)、FEV1、PEF、MVV等肺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呼吸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1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与参照组比较, *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及呼吸困难评分比较

p(CO2): 二氧化碳分压;p(O2): 氧分压;

FEV1: 第1秒用力肺活量; PEF: 呼气流量峰值;

MVV: 最大通气量。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参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疾病,属于不可逆性的严重肺部疾病。据不完全统计[6-9]结果显示,目前中国20岁以上群体慢性肺部疾病发生率约为4.0%, 而45岁以上人群疾病发生率可达到9.0%~10.0%, 在其他国外地区发病率则为6.5%~7.0%。由于疾病自身特点,患病后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便会对其肺功能及呼吸功能造成影响,严重者可致死亡。

以往临床针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多采用常规治疗,即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及解痉挛等,通过围绕患者呼吸功能实施治疗,改善其临床症状来控制其疾病发展,确保其正常氧气供需,为后续治疗及护理提供有利条件。无创呼吸机能够提供正压通气对患者呼吸功能进行改善,同时具有较好的呼吸同步性能及漏气自动补偿功能[10-11]。在治疗过程中,采取无创呼吸机能够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及血气状态进行分析,根据其心功能变化而调整呼吸机参数,具有操作简单、患者接受程度好、损伤小及并发症少等优点,能够有效满足急性或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需求。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8.75%, 高于参照组的80.00%, 并发症发生率2.50%, 低于参照组的16.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p(CO2)、p(O2)、FEV1、PEF、MVV等肺功能指标均得到有效改善,证实无创呼吸机可满足患者对治疗的需求。

综上所述,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有效改善其肺功能。

猜你喜欢

特发性呼吸衰竭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特发性腹痛一例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