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体检中心基于柔性辟谷技术进行全链条闭环式体质量管理工作模式的初步研究

2019-04-16巩文静郭素霞苏玉顺李志慧高大文韩雪峰张成岗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辟谷体检中心柔性

巩文静, 张 岩, 郭素霞, 闵 霞, 苏玉顺, 李志慧, 高大文, 韩雪峰, 张成岗

(1.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辐射医学研究所, 全军军事认知与心理卫生研究中心, 北京, 100850; 2. 京东中美医院, 河北 燕郊, 065201)

超重与肥胖发生率逐年升高,最新数据[1]显示,全球约有1/3超重、肥胖人口,中国的肥胖人数居全球首位,造成了严重的慢性病经济负担。目前,研究[2]多认为超重、肥胖的起因与遗传、环境因素相关。然而,随着国内外对肠道微生物研究的深入,肥胖也被逐渐认为是一种基于微生物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为基于肠道菌群开展减重研究和应用带来了新的思路[3-4]。

除病态性极度肥胖外(如由于使用激素导致的肥胖),通常尚未表现出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症状的超重与肥胖被认为属于非疾病行列,尚未得到医院等正规医疗机构的重视。面对超重与肥胖高发的现状,减肥方案多为人群自我体质量管理,包括限制能量摄入、增加运动消耗等方式。然而,日常生活中的减重需要一个合理的计划和监督管理,才能实现科学、有效的减重。该过程通常需要专业人员参与,包括营养师、体检医生等的参与和评估,尤其需要减重人群的积极配合才能够逐渐获得成功。

现有研究[5-7]表明,人体共生微生物广泛存在于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等部位,与人体身心健康密切相关,人体与共生微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与相互关系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作者所在实验室在从事慢性病起源与防控策略的研究过程中,结合国内外相关领域进展,并通过自身体验和测试,从“人菌共生、人菌共赢”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菌心说”学说、“碳源论”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由躯体(生理性)、人脑(社会性)和菌群(心理性)三者联合组成的“身、心、脑”三位一体的人菌平衡观点以及相应的实践技术[8]。基于“菌心说”学说认为的“饥饿源于人体共生菌群”[9], 作者提出了柔性辟谷技术,采用不被人体吸收、可被微生物利用的膳食纤维和植物多糖为肠道菌群提供碳源,减轻或消除胃肠道内微生物对于胃肠壁的刺激所带来的饥饿感,有望作为针对超重、肥胖人群的快速、安全、有效的减重方式[10-11]。本研究评价柔性辟谷技术在医院开展的可行性,为构建基于医疗机构(医院)的体质量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体质量管理流程

在减重门诊建立初期,分别组织了院内与院外体验活动,以便摸索和完善减重门诊的流程。门诊减重分为多个阶段: ① 前期体检评估; ② 期间跟踪观察; ③ 结束后体检评估; ④ 周期跟踪; ⑤ 阶段性体检评估; ⑥ 减重终点体检评估。本研究主要分析依托于减重门诊开展柔性辟谷期间的进行模式,即前3个阶段的运行方案。

前期体检评估: 评估参与减重者的身体各项指标,依据检测指标制定减重方案; 减重门诊制定知情同意环节,与减重需求者充分互动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期间跟踪观察: 开始前与减重体验者充分互动,通过建立微信群、互换联系方式以获得必要的信任感,并使用电子表单方式(金数据https: //jinshuju.net/f/Zoe4IM)统一收集相关信息,以便及时了解参与减重者的数据变化情况,便于后期材料归档和整理总结。在进行跟踪期间,需要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主动性,积极互动,减少和消除减重人员的心理负担和紧张情绪。

结束后体检评估: 目的在于使减重志愿者客观认识并接受柔性辟谷方案的科学性、安全性与可行性,为后期减重方案的实施奠定基础。

1.2 研究对象

分别于2016年1月在京东中美医院体检科组织了31位院内志愿者(均为医院内部工作人员)以及2016年2月组织了26位院外志愿者,分两批进行了为期1周的柔性辟谷体验。在参与柔性辟谷减重门诊体验的57位志愿者中,男24名,女33名,年龄(36.80±7.20)岁,其中有1名男性志愿者在柔性辟谷第4天放弃,其余56名志愿者顺利完成7 d柔性辟谷过程,所有人员为自愿参加。所有参与者在柔性辟谷前在体检中心进行了详细体检,柔性辟谷1周后共收集到25份检测结果,形成了完整的对比数据。其余31人因工作忙碌等原因,未进行柔性辟谷1周结束后的身体指标检测。

1.3 减重方案及评价体系

柔性辟谷[12]为期1周,期间以柔性辟谷饮料代餐(由北京云医国际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在柔性辟谷前后分别进行基础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的采集检测,包括身体成分、血压、血糖、血脂4项、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等。

2 结 果

2.1 柔性辟谷减重门诊期间跟踪观察

在柔性辟谷减重门诊建立初期,通过医院体检中心进行组织,开展肠道菌群与肥胖相关的知识讲座,介绍“菌心说”学说相关理论以及此前关于柔性辟谷技术的研究情况,使得体检中心医护人员以及减重人员能够更加深入了解柔性辟谷技术以及相关的理论基础,知晓率100.0%。在此基础上,针对参与柔性辟谷减重的体验者和减重门诊医护人员建立微信群,通过微信群进行互动交流,可以随时提问、及时回答,从而有效促进柔性辟谷减重体验。

在柔性辟谷期间饥饿感较轻,大部分志愿者基本无食物补充,肠道伴随腹胀、排气增多,肠鸣现象,部分志愿者有排稀便现象,而且肥胖程度越高的人,排稀便现象越严重,尿颜色为淡黄色或黄色; 对睡眠基本无影响,在柔性辟谷期间,睡眠质量良好; 对精力状况基本无影响,在柔性辟谷期间,志愿者疲劳感较轻,精力良好。见图1。

以0~5代表主观感受程度,随分值增加,相应的正向主观感受越强烈图1 志愿者主观反馈分析

2.2 干预前期及结束后体检评估

柔性辟谷前期,对参与人员进行健康体格检查,志愿者对其自身健康状况进行相对客观的了解,同时体检中心也对参与人员进行建档,以此作为健康管理基点。数据收集率80.7%, 纳入本研究的志愿者超重率45.7%, 肥胖率28.3%, 内脏脂肪等级偏高,高血脂率26.5%。

柔性辟谷1周后,参与减重的柔性辟谷志愿者的体质量、腰围、体脂肪下降; 血糖、血压、电解质钾、钠、氯、心肌酶谱、肝功能指标、肾功能中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均基本在生理范围,心电图正常,尿酮体阳性,尿酸升高,其中尿酸升高与柔性辟谷期间酮体增加相关。见表1。以上结果均直接向体验人员反馈、沟通和解释,结合体验者的主观反馈,充分说明柔性辟谷技术能够有效实现生理性减重目标。

3 讨 论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也在逐步提高,以健康需求为导向,以前的“以患者为中心”和“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理念正在进一步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作为医院对外窗口的门诊服务,尤其是体检中心的门诊服务,既需要面向患者的慢性病防控,同时也需要面向正常人群的健康管理,从而实现针对慢病的“体检、建档、教育、管理、防控”等全过程、全周期、全链条、闭环式的慢病防控与健康管理系统方案,也是目前医院开展慢病管理转变的新模式[13]。

表1 柔性辟谷1周减重相关指标

数据以中位数(最小值, 最大值)表示。

除了目前在医院已经常规开展的慢性病防控与健康管理方面,将柔性辟谷技术引入针对超重和肥胖人群的体质量管理,是作者实验室在前期发现“饥饿源于菌群”这一科学假说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方案,在此期间使用柔性辟谷饮料消除饥饿感之后,只喝水不吃饭,人体基本无能量摄入,从而切换为不得不消耗自身库存糖原和库存脂肪的特殊生理代谢过程。自2013年以来,先后经过研究者自身和大量志愿者体验以及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等进行了大量临床研究,根据主观反馈情况以及生理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分析证明,柔性辟谷期间,志愿者大多主观反馈良好,饥饿感较轻或无,精力、体力良好; 柔性辟谷后与柔性辟谷前相比,除过尿酸显著升高(后来发现这种情况与志愿者饮水量不足有关,增加饮水量至小便无色、淡黄色、澄清透明后即可),其他生理生化指标无显著异常,而且并未出现高尿酸症状,恢复饮食1周后的复检结果显示,尿酸值恢复到柔性辟谷之前的水平或者趋于更好,其他指标也未见异常。针对柔性辟谷前后进行比较,志愿者体质量、脂肪量显著下降,本次调研中结果与前期临床观察结果一致,从而为在医院体检中心开设基于柔性辟谷技术的减重门诊奠定了重要基础,为超重、肥胖人群提供一种科学、可靠、安全、有效的减重方式。

在医院体检中心开设减重门诊,使用逐渐成熟的柔性辟谷技术进行生理性减重是一个新的尝试。根据本次研究以及在其他医院开展柔性辟谷技术的实践经验,作者提出门诊减重为一个系统的闭环回路: 前期体检评估、期间跟踪观察、结束后体检评估、周期跟踪、阶段性体检评估、减重终点体检评估,为超重和肥胖人群的健康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在柔性辟谷减重门诊的前期体检评估时,志愿者均按照要求,完成了前期的基础评估,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在减重期间的跟踪观察过程中,志愿者主观感受均未表现出明显不适现象,微信群沟通比较活跃,医护人员和相关专家通过微信直接沟通答疑,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配合适用电子表单收集志愿者主观数据,为后续的系统评估取得了系统的资料。同时,在跟踪观察期间,以科普讲座的方式与体检中心医护人员以及志愿者进行直接、面对面沟通,有效地促进了志愿者更新科学知识和健康观念。在研究结束后的体检评估过程中,我们收到了近一半参与人员的体检数据,说明志愿者一方面相信客观理化指标,同时更关注自身主观感受,这一点作者将在后期开展门诊实践中进行强化教育,包括通过知识讲座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健康指标的认识。

超重、肥胖是众多慢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因此,通过减重门诊对外开展慢病防控与健康管理服务,协助志愿者和患者从肥胖状态开始建档,是促进健康管理的重要路径,这是因为门诊病历档案可以作为医疗方案制定的重要依据。建立完善的门诊档案体系有利于节省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效率,推动医疗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高[14-15]; 同时,减重门诊服务虽然与常规医疗服务密切相关,但是却更典型地具有健康管理的性质,因此在管理服务之前需整合临床医学、健康管理学、客户关系管理3个领域的优势资源,设计服务流程,提供以规范化诊疗为基础,以生活方式干预为重点,以密切医患关系为纽带的全方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服务[16]。提供规范化诊疗服务与个性化干预为一体的系统化管理,这是医院开展慢病管理的优势,因为患者更容易听取和相信临床医护人员的建议[17], 进一步依托门诊服务,构建个体、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模式[18], 形成预防性、预测性、个体化、参与性(4P医学管理)[19]的体质量管理新模式。本研究显示,基于柔性辟谷技术的减重门诊服务,将在超重、肥胖人群以及相关慢病患者的慢病防控与健康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

猜你喜欢

辟谷体检中心柔性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的应用探析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医院体检中心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像马云那样辟谷,有用吗
“辟谷”能治便秘吗?
神奇的辟谷养生术
针对提高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的管理与方法
人本位理念在我院体检中心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