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及法学课堂教学革新之探讨
2019-04-15江滢
摘 要 课堂教学是法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当代大学生由于受网络经济和时代发展的影响,思维方式和性格特点与前几代人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课堂教学中应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变革授课方法与技巧,打造高效课堂,探索培养创新型法学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因材施教 高效课堂 教学革新
作者简介:江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婚姻家庭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4.095
教学讲究“因材施教”,教师要从学生的特征与实际出发,使教学的广度、深度及方式方法適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现在时常会听到有教师感慨:“如今的大学生不好教了!”为什么“不好教”了?是因为“材”发生了变化。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已是“97”“98”后,其思维理念与价值观明显不同于老一辈人,他们思维活跃、崇尚个性,喜欢表现自我,求知欲旺盛,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的能力强。想用一层不变的教学方法“通吃”几代大学生,肯定是行不通的。掌握当代大学生的行为特点与思维模式,探索一套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创新型的法学人才至关重要。
一、 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笔者作为一名在高校从教多年的法学老师,对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认为有三个明显特征。
(一) 收集信息能力强,信息化程度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广泛普及,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大大拓宽,打破了通过诸如书本、图书馆、课堂听课等方式获取信息的传统路径。多元化的信息渠道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大学生对搜索引擎的依赖空前强烈,对老师的提问以及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他们的第一反应是去网上搜索答案,而不是请教老师,更不是去图书馆查找资料。所以当代大学生有一句口头禅:“如果你不擅长思索,那你一定要擅长搜索”。这一代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出生和成长的,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搜索与收集,这一理念已经深深植根在他们心中。
(二)思维活跃,敢于“存疑”和“质疑”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个性突出,在他们眼中,“老师”的界定与过去有很大不同。过去我们视老师为教育的“权威者”,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虽不一定全盘接受,但一般不敢轻易怀疑。但当代大学生更多的是视教师为朋友,师生之间更多体现的是平等和独立。传统的师道权威和师道尊严的味道在今天的大学课堂上少了很多,这也导致了一些大学老师心中的失落感。学生们对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不会轻易盲从,会更加辩证全面地去思考,他们敢于挑战书本和教师的权威,对教师授课中不准确甚至错误的地方敢于质疑。①他们崇尚创新,反对因循守旧与照本宣科。这可能也是部分老师认为现在的学生“不好教了”的一个主要原因,换句话说,现在的大学生没有以前那么“听话”了。
(三)求知欲旺盛,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的速度快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知识空前繁荣的时代,大量的信息每天呈几何倍的增长,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且自由无拘束,学生的思想与视野不受限制与阻碍,因而他们对新知识与新事物的接受灵活且快速。大学生的求知欲望强,他们对老师上课的要求也不断在提高,他们希望老师在课堂上充当的是知识的引领者,是知识殿堂的开启者,让他们每堂课都能感受到汲取知识的乐趣。照本宣科的教学以及“一讲概念,二讲性质,三讲特征,四讲法条”的程序式授课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要。
二、“因材施教”的课堂教学途径探讨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法学的课堂教学进行完善与革新。
(一)充分、有效的备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不二法宝
学生希望教师在课堂上是知识的引领者,希望老师集知识大全于一身,但实际情况是“术业有专攻”,绝大多数老师只能是对自己的授课领域较为精通。那么如何能让自己的授课内容吸引住学生,抓住课堂的主导权,这恐怕与课前充分细致、认真高效的备课密切相关。一本教案数年不变的情况在目前的大学课堂上并不少见,有的老师因为对教案内容已经很熟悉,因而花在备课上的时间很少,甚至有老师临到上课之前才浏览一下教案就去上课,这样必然带来知识的陈旧和课堂的低效。建议教师们对每一节课都能保持“初心”,进行认真充分的备课,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备课”并不是机械地把教案内容再背诵记忆一次,而应当是对每堂课所要讲授的知识点进行完善与夯实,并对课堂教学情境进行有机安排与设计。例如,教师在备课时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包括:本堂课所要讲授的知识点在司法实践中有没有新的典型案例发生?相关法条有没有修改或更新?能否从社会学或经济学等角度进行知识的扩充?在某个知识点上能否进行讲授模式的更新?同时,对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提出的问题老师在心里也要有一个预设。
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提出“一更新,二扩充,三准备,四变革”的备课方法。“一更新”是指对每堂课的重要知识点,要关注相关法条有没有修改或更新,司法实践中有没有相关的最新案例,如果有,则要及时更新之前的教案。教学中的大忌是传授过期甚至错误的知识,学生在发生一次、两次的质疑后,就会从整体上降低对老师的信任度,教师的权威性会大打折扣。“二扩充”,是指在讲授知识点时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点本身,而应思考能否从经济学、社会学等角度进行知识的适度扩充,这样能使知识点的内涵更加丰富,也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里举一例。笔者在讲授国际技术贸易法时,分析“技术”的无形性特征,在课堂上背诵了学生们在高中时学过的北宋欧阳修的《卖油翁》一文,文中对卖油翁倒油之精湛技术的描写以及古文朗朗上口的熟悉韵律,一下子使学生对技术的“无形性”特征有了感性认识,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对老师的记忆力和文学素养肃然起敬。但这实际与课前充分备课密不可分。“三准备”,是指教师要对学生可能产生疑问的地方作一些准备,对学生课堂上可能提出什么问题要有一个预估,从而才能更好地解答学生的问题。“四变革”,是指对同一知识点,尽量不要年年都采取一成不变的授课形式,而是应适当进行教学情境的变更,例如创设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或者分律师与法官角色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也可以把重要的知识切分成小点,让学生上讲台来主讲。这些教学模式都可以采用,最终目的是改变低效、单一的课堂讲课模式,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
(二)讲究教学技巧,掌握教学策略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现自己,求知欲强,敢于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应当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技巧,掌握教学策略,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作一些革新。从目前的课堂教学效果看,如果教师对知识点的讲授仅仅是复述教材,其内容也仅囿于教材上的“概念”“特征”,课堂效果一定不好,打瞌睡、玩手机的学生比比皆是,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甚至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和反感。教师的讲课既要紧扣知识点,又要能脱离教材、跳出教材,让学生感觉到新意。掌握教学策略至关重要。教学策略是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而有目的地制定的教学过程的系列方案。老师应当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合的教学策略,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关于课堂教学策略,笔者有两点体会:
第一,合理规划课堂节奏,忌满堂灌、一言堂。首先,知识点的讲解求精不求多,不能为了抢进度而马不停蹄地给学生灌输知识点。其次,知识点的讲解应当有详略、有取舍,要相信学生的自学和理解能力,要给学生一定的自学空间,同时要让学生有思考和消化知识的时间。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保持高度注意力的状态一般持续十三分钟,十三分钟后就会出现通常所说的“开小差”,思维开始放空。这时要提问或者转换话题,让学生思想得到放松。课堂教学讲究张驰有道。有的教师习惯一上课就滔滔不绝地讲满45分钟,这种做法不可取。一堂课的节奏规划为三部分比较合理:前20分钟讲授重要知识点;中间15分钟引入契合知识点的案例或者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时事热点的讨论;最后5—10分钟进行要点的提炼和答疑,对本堂课的重要知识点作一个快速归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并掌握重点和难点,同时学生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及时提出,防止学生下了课就“懒得问”“忘了问”或者“找不到人问”的情况发生。
第二,讲究案例教学与情境教学的授课技巧。②传统的案例教学方法是教师把案例在多媒体课件中放出来,要求学生回答或讨论。一到这种时候,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局面,学生们一片沉寂。不回答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思想早已开了小差,有的是不会回答,有的则是怠于思考,坐等别人回答了再分享成果。结果最后又演变成由教师一人来回答和分析案例。名为“案例讨论”,实则还是教师的独角戏,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对学生进行细化分组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由教师来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每一小组的学生都必须参与讨论,提出分析意见。组员的发言与全小组同学的平时成绩挂钩,对某一组员发言不完善的,其他组员可以帮忙补充。这个方法乍看有“摊派”的嫌疑,但却是消灭学习惰性和扭转部分学生“坐享其成”观念的一个好方法,它把任务细化和落实到小组,切实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全组成员休戚与共。除了案例讨论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情境角色扮演。由教师精选2—3个实务中的案例,由学生自主选择扮演案例中的角色(原告、被告、代理人、法官等),为案中人的利益进行多角度辩护,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提出代理意见(或辩驳对方的代理意见)。这一方式对于思维活跃、喜欢挑战和表现自我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很有新意,除了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外,对学生的法律思维以及综合概括、表达能力是个很好的锻炼。教师的任务是对学生的角色扮演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总结案例,帮助学生巩固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
时代在发展,作为我们教育对象的学生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我们应当积极因对这种变化,针对学生们的特点来改进教学理念,变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有教育保持“常新”,教学质量才能得以提高,也才能最终实现培养新时代法学卓越人才的目标。
注释:
①许江南.试论90后学生思想动态与管理.科教新时代.2012(6).
②程旭.法学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法.吉林教育.2009(7).
参考文献:
[1]朱悦蘅.美国大学法学院课程教学方式的特点及其启示.世界教育信息.2010(10).
[2]邵燕.翻轉课堂在法学本科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法制与社会.2016(9).
[3]苗玉坤.论法学本科教学改革实践课堂创新.才智.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