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模式”融入幼儿园建构游戏的实践探究

2019-04-15吴慧欣

教育界·上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建构游戏实践分析幼儿教育

吴慧欣

【摘要】幼儿园在教学发展中建构游戏为常见的游戏教学内容。建构游戏教学的有效实施,对于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及乐趣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发展中关于情境模式融入幼儿园建构游戏的实践,引起了教学人员及研究人员的重视。文章针对当前情境模式融入幼儿园建构游戏的实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情境模式;建构游戏;幼儿教育;实践分析

建构游戏是幼儿教育发展中主要的一类教学方式,情境模式融入幼儿园建构游戏的实践,则为当前幼儿教育教学发展中主要的方式。笔者针对当前情境模式融入幼儿园建构游戏的实践,进行简要的剖析研究,以盼能为我国幼儿教育中相关课程的开展和实施提供参考。

一、情境模式融入幼儿建构游戏教育的作用分析

情境模式融入幼儿建构游戏教育为当前幼儿教育发展中常用的一类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整体分析情境模式融入幼儿建构游戏教学,主要的作用为提升幼儿游戏兴趣,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建立幼儿逻辑思维,提升游戏积极性,提高互动教学效果。笔者针对上述几点作用在建构游戏教学中的具体体现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一)提升建构游戏兴趣

3—6岁的幼儿好动,贪玩,纪律性不强为普遍现象,产生该类现象的原因之一为教程内容无法吸引幼儿兴趣,使得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建构游戏教学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推动幼儿教学,有效地提升了幼儿对建构游戲的兴趣,同时对于幼儿游戏中的精力集中以及教学成长中的基本社会规则养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幼儿的主动探索、思考,进行建构游戏的制作,最终达到合理发挥建构游戏的实践教学效果。

(二)提高幼儿动手能力

幼儿园教学中幼儿好动现象较为普遍,该类好动现象普遍表现为在学习中兴趣不足,学习意识不足,缺乏动力。建构游戏结合家庭教育及日常玩乐中的内容,如积木、拼图、塑料模型玩具等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幼儿对相关游戏教学内容的兴趣。同时,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建构游戏的设计和规划,提升幼儿在学习中的动手能力,并且通过建构游戏的教学实践应用,对于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建立幼儿逻辑思维

幼儿园教育及幼儿成长中逻辑思维的养成为重要的教学培养目的。分析建构游戏在实施中通过实践游戏教学,有效提升了幼儿在实际学习中以及成长中的逻辑思维。通过应用积木、拼图、塑料模型,进行建构游戏操作,有效增强了幼儿在游戏学习中的逻辑思维,同时通过逻辑思维的培养,对于幼儿日后的学习、生活中的自律性养成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提升学习积极性,提高互动性教学效果

在教学发展中,幼儿认知的拓展,对基础事物关系的熟悉、基础社会规则的熟悉、基本社会关系的熟悉,为幼儿园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分析建构游戏教学中,由于建构游戏安装涉及的操作量较大,因此多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建构游戏操作教学,一定程度上分析通过小组形式的建构游戏安装操作,提高了幼儿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效果。另外,通过对建构游戏的规划、设计、组装建构,有效增强了幼儿在游戏操作中的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关于情境模式融入幼儿园建构游戏实践的策略分析

在分析情境模式融入幼儿园建构游戏的教学实践中,宏观分析整体的教学应用效果较为良好,但受限于教师的教学经验、幼儿配合度、前期教学设计等方面的问题,实际在落实教育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情境模式融入幼儿园建构游戏教学的实践发展现状,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改善策略。

(一)明确分工,协调操作

幼儿教育中公平、公正、协调、合作意识的培养,对于幼儿后期的成长意义重大。“明确分工,协调操作”为情境模式融入幼儿园建构游戏教学中的主要改善策略。具体教学发展中为提升幼儿兴趣,并且体现公平和娱乐教学的效果,关于协调分工策略的实施,教师可通过让幼儿猜拳、角色轮流的形式,进行不同“岗位”的调换,以此提升幼儿在建构游戏教学实践中的配合度和积极性。

(二)积极讨论,取长补短

幼儿教育中认知的培养大于实际事物真实性的培养,因此在落实建构游戏教学实践中,结合情境模式的教学策略,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进行讨论,优化相关建构游戏的实践规则,以此在增进幼儿之间关系的同时,加强幼儿对相关知识以及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并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和处理,最终提升幼儿对建构游戏的兴趣。具体在建构游戏的实践教学中,对于讨论的侧重点应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观察引导以及前期的教案规划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实施,以弱化教师的教导角色,提升幼儿自我创造意识、自我探索的意识和能力。

(三)优化导向,主动参与

常规分析幼儿园教育中情境模式融入建构游戏,一定程度上的分析完全由幼儿主导,进行游戏教学的可行性较低。因此,为有效提升幼儿对于游戏教学内容的理解,并且提升情境模式融入建构游戏的实践效果,加强幼儿园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导向,实际分析也为重要的教学策略。同时,在具体实践中考虑教师主导造成的幼儿建构游戏实践中主动性弱化问题,可通过观察导向、问题导向以及重点导向的方式,进行建构游戏的教学实践推进。通过此类举措,提升幼儿对建构游戏中存在问题的认知,规避后期在建构游戏操作中再次出现该类问题。同时,教师通过观察导向和问题导向、重点导向,强化幼儿对建构游戏中相关重点内容的理解以及加深对重点内容的印象。

(四)总结分享,共同进步

在分析情境模式融入幼儿园建构游戏的实践中,为有效实现情境模式的应用效果,教师应注重教学游戏的总结分享。为确保规则制定的合理性,并且强化学生对相关规则的理解和认知,教师应在实施教学之前,讲解相关的游戏规则以及游戏方式,介绍相关的游戏教学组成成员。后期在实践中为有效推动相关教学规则的形成,教师在观察导向中应注重纠正幼儿在游戏操作中的误差,同时积极引导幼儿对游戏成果、游戏所得、游戏过程的讲解和分享,实现幼儿共进步的目的。

三、结束语

情境模式融入幼儿园建构游戏的实践教学,对于幼儿动手能力的提升以及认知能力的提升、逻辑思维的养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从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幼儿建构游戏教学实践的发展现状方面分析,后期在实际发展中关于幼儿园建构游戏教学中情境模式的融入以及相关教学成果的发挥,教师还应从协调教学、灵活性引导、总结性教学以及观察纠错教学的方向进行发展。

【参考文献】

[1]冯萍.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02):114-117.

[2]叶敏,张金荣.社会建构视域下幼儿园整合主题美术教学活动模式的实施策略[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12):107-111.

猜你喜欢

建构游戏实践分析幼儿教育
探究小学生自主学习音乐能力的提高
对应急状态下的医学护理实践的分析
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创造力水平的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在建构游戏中建构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幼儿园建构游戏开展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