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04-15董永华

西藏医药 2019年1期
关键词:阿替普丁苯溶栓

董永华

驻马店市汝南县人民医院 河南驻马店 463000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该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致死率及致残率,临床发病机制主要由于脑血供突然中断后导致的脑组织坏死。患者需及时接受治疗,从而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1,2]。目前早期通常采用溶栓治疗,丁苯酞和阿替普酶是溶栓常用药物,丁苯酞可作用于多个脑缺血生理环节,改善颅内微循环,保护脑组织;阿替普酶可促使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从而促进颅内血栓溶解,达到治疗效果[3]。但是如何在达到最佳疗效基础上保护患者神经功能仍处于探寻阶段[4]。鉴于此,本研究将进一步探求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9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24例;年龄43~80岁,平均年龄(61.23±5.47)岁;病程1~4h,平均病程(2.31±0.84)h。对照组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61.20±5.43)岁;病程0.8~4h,平均病程(2.28±0.83)h。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入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5]中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且经头颅CT、MRI影像学确诊;②发病时间<4.5h;③患者家属了解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者;②对研究药物有过敏史;③近3个月有颅内出血、脑外伤等病史;④治疗中途退出者或依从性较差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降颅内压、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血糖、控制血压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注射用阿替普酶(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批准文号:S20110051)治疗,首先取5mg药液溶于1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推注,10s中结束,再取45mg药液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h内滴注结束,1次/d;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观察组100ml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41)静脉滴注治疗,2次/d,间隔时间>6h,每次滴注时间为60min左右。两组疗程均为15d,均连续治疗1个疗程。

1.4 评价指标

1个疗程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基本治愈:病残程度为0级,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NIHSS)降低幅度>90%;显效 :病残程度为1-2级,NIHSS评分降低幅度50%-90%;有效:病残程度为3级,NIHSS评分降低幅度20%~49%;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总有效率=(基本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采取两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ml,离心取血清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等炎症因子水平;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表(NIHSS)[6]进行评估,分值越低表明神经功能恢复越好;对两组生活自理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7]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自理能力越好;采用MRI染色法测量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脑梗死体积大小。记录两组治疗期间消化道出血、恶性呕吐、牙龈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47/49),其中基本治愈16例,显效23例,有效8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63%(40/49),其中基本治愈7例,显效18例,有效15例,无效9例。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18,P=0.025)。

2.2 炎症因子水平 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表1 治疗前、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组别 IL-6(ng/L) CRP(mg/L) IL-10(n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9) 58.26±5.24 19.35±4.21 23.42±4.06 12.41±3.57 13.88±4.20 10.66±3.54观察组(n=49) 58.27±5.23 12.38±3.47 23.39±4.11 7.26±3.69 13.86±4.19 9.03±3.13 t 0.010 8.943 0.036 7.021 0.024 2.415 P 0.993 0.000 0.971 0.000 0.981 0.018

2.3 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脑梗死体 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NIHSS、BI指数评分及脑梗死体积对比()

表2 治疗前、后两组NIHSS、BI指数评分及脑梗死体积对比()

组别 NIHSS评分(分) BI指数(分) 脑梗死体积(cm3)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9) 7.48±2.54 5.41±1.90 57.68±10.26 65.58±11.54 16.23±2.14 13.09±1.07观察组(n=49) 7.46±2.53 4.05±1.21 57.71±10.23 72.64±13.57 16.21±2.15 11.15±0.98 t 0.039 4.226 0.015 2.774 0.046 9.359 P 0.969 0.000 0.989 0.007 0.963 0.000

2.4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8.16%(4/49),其中消化道出血1例、恶性呕吐1例、牙龈出血2例;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2.24%(6/49),其中消化道出血1例、恶性呕吐2例、牙龈出血3例,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6,P=0.505)。

3 讨论

近年来急性脑梗死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展,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临床病理机制较为复杂,表现为多基因多靶点的参与过程,当缺血脑组织发生再灌注时,机体可引起一系列应激反应,包括自由基释放、炎症因子损害、能量耗竭等,从而导致神经细胞受损,脑细胞组织死亡[8,9]。故临床于再灌注时间窗内快速恢复缺血区血液循环,挽救半暗带区,减轻脑组织损伤,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关键[10]。

目前溶栓治疗是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首选方法,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溶解血栓,促进血管再通,从而恢复脑部微循环,进而达到治疗效果[11]。阿替普酶是一种新型的溶栓药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注射后可与阻塞部位纤溶酶相结合,及时促进闭塞血管再开通,同时可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减少外周阻力,利于缺血部位脑组织血液循环恢复。但其扩张血管作用较差,需与其他药物联用。丁苯酞是我国自主开发的一种新型药物,其分子量较小,易于通过血脑屏障,直达病灶区域,且用药后药效发挥较快,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增加缺血区域毛细血管开放数量,从而建立促织循环,增加缺血区域血流量,改善脑部微循环[12]。可提高缺血区脑细胞内线粒体膜流动性,从而改善复合酶IV和ATP酶活性,调节脑部脑能量代谢水平;此外,还可抑制谷氨酸的释放,增强细胞抗氧化酶活性,从而达到清除氧自由基目的,缩小梗死面积,减轻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BI指数较对照组高,炎症因子水平、NIHSS评分、脑梗死体积均较对照组低,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果提示,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分析原因在于丁苯酞可有效扩张血管,且临床应用不受溶栓时间窗限制,从而确保临床疗效。且与阿替普酶联用达到相互协同作用,进一步改善脑部微循环,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从而提升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溶栓可提高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缩小脑梗死体积,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自理能力,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阿替普丁苯溶栓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时间窗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阿替普酶溶栓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