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皂素洗涤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019-04-15郭吉旋麻文效张晨曦宋金恺

山东化工 2019年5期
关键词:皂素白度洗涤剂

郭吉旋,麻文效,张晨曦,宋金恺,任 铭

(内蒙古工业大学轻工与纺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800)

毛纺产品加工过程中,洗涤剂在原毛洗、复洗、纺后洗、染后洗、成衣洗等环节都有应用,共同的要求是在不损伤毛绒蛋白质以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1],而传统的表面活性剂支链烷基苯磺酸盐(ABS)、脂肪醇磺酸盐(AS)等生物降解能力较差[2],且对羊毛纤维有较大损伤,易产生羊毛泛黄、毡并现象[3]。因此,生产去脂性能好、使用条件温和、价格低廉、易降解的原毛绒洗剂是必要的趋势。

茶皂素是一种天然、环保、绿色、安全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生产洗涤剂的理想原料,具有乳化、分散、发泡、稳泡等理化性能[4-5]。李扬对茶皂素提取工艺进行了探讨,并制备了颗粒洗涤剂和茶皂素香皂[6];卢向阳等研究了茶皂素的表面活性及其对丝毛织物的洗涤效果,为利用茶皂素研制高级洗涤剂提供了依据[7]。

本研究利用实验室提取的茶皂素与其他表面活性剂复配,通过对配比进行优化设计,分析洗毛的影响因素,并对羊毛原毛进行洗涤,考察茶皂素洗涤剂的去污力和残脂率,从而制备出性能优良、环保绿色的毛绒洗涤剂。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料

实验中采用羊毛原毛,茶皂素(实验室自提)、脂肪醇醚硫酸钠(AES)、脂肪酸甲酯磺酸盐(MES)和烷基糖苷(APG)(青岛优索化学科技公司)共同制备洗涤剂;柠檬酸、羧甲基纤维素(CMC)、椰油酸二乙醇酰胺(6501)为助剂。

1.2 实验方法

1.2.1 茶皂素洗涤剂的复配实验

称取一定量的MES、AES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并搅拌至充分溶解。另称取一定量的茶皂素、APG放入烧杯中,在40℃恒温下搅拌溶解,20 min后,加入助剂继续搅拌15 min,静置。

茶皂素洗涤剂的配方如表1所示,除此之外,还需加入4%的柠檬酸、4%的椰油酸二乙醇酰胺、3%的羧甲基纤维素以及蒸馏水。

表1 茶皂素洗涤剂的配方

1.2.2 洗毛实验方法

洗毛前挑出粘附于原毛上的草籽草杂,进行原毛开松。本实验采用五槽洗毛法模拟工厂洗毛,各洗槽作用分别为:一槽浸湿,二、三槽洗涤,四、五槽漂洗。工艺参数如下:

(1)温度:一槽浸洗温度为60℃,二、三洗涤温度为55℃,四、五漂洗槽温度45℃左右。

(2)二槽活性物用量2.5 g/L,助剂碳酸钠用量为1 g/L,二三槽的洗剂浓度比为1∶0.6。

(3)浴比设为 150∶1。

(4)时间:每槽洗涤时间均为3 min。

(5)pH值:一般为7~9。

(6)干燥:在70℃的恒温烘箱中烘干。

1.3 检测方法

1.3.1 洗涤剂的外观稳定性测试

取250mL各样品,分别置于-5、25和40℃恒温条件下24 h。取出后恢复至室温,观察各组样品的稳定状态并记录。

1.3.2 洗涤剂的pH值测试

配置一定浓度的洗涤剂溶液,插入pH计电极,待数值稳定后记录。每组样品测试3次取平均值。

1.3.3 洗涤剂的粘度的测试

根据国家标准《GB/T 22235-2008液体黏度的测定》,进行测试,使用NDJ-79型旋转粘度计,调整速率至344 s-1,控制温度为25℃,测试洗涤剂粘度。

1.3.4 洗涤剂的起泡力测试

采用测试方法为《GB/T 13173.6-91洗涤剂发泡力的测定Ross-Miles法》对洗涤剂的起泡高度进行测量,以此判断所配洗涤液的洗涤效果[8]。

1.3.5 洗涤剂的去污力测试

制备标准污布并洗涤,完成后取出污布并用一定体积的清水淋洗数分钟,使用测色配色仪测定洗涤前后污布的平均白度。去污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RW为洗后白度;RS为污布本身的白度;RO为洗前白度。

1.3.6 洗净毛的含脂率的测试

将5 g的样品在105℃下烘干2 h,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重,记录干重。用定性滤纸将样品包好,放入索式提取器中,上端不得超出虹吸管,缓慢加入乙醇浸过样品,至回流为止。控制温度使乙醇轻微沸腾,回流3 h后取出,回收乙醇,后将接收瓶在105℃下烘干2 h,冷却称重,烘干至恒重。接收瓶在测试前同样烘干至恒重。含脂率计算公式如下:

1.3.7 洗净毛白度的测试

将洗涤前后的羊毛散毛均匀铺开,用电脑测色配色仪测试白度[9]。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茶皂素洗涤剂的外观及稳定性

根据样品制备过程中样品的外观、颜色、稳定性状态、溶解度等性质,筛选配方。对洗涤剂的要求如下:所配毛绒洗涤剂需要无色透明状或浅色状,无浑浊沉淀产生,不分层,无刺激性气味等[10]。

如图1,第1~9组样品均为澄清透明,淡褐色溶液,无味。置于-5、25和40℃环境中24 h,没有分层和浑浊现象产生,样品稳定性良好。

图1 1~9组茶皂素洗涤剂样品

2.2 茶皂素洗涤剂的粘度

粘度是评价洗涤剂产品的一项重要的指标,本实验采用NaCl为增稠剂,采用旋转粘度计进行测试,在同一剪切速率条件下,测定洗涤剂的粘度。一般洗涤产品粘度控制在1.0~4.5 Pa·s为优。对洗涤剂进行粘度性能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样品1~9中茶皂素的量逐渐增多,AES逐渐减少,粘度逐渐增大,均在 1.0 ~4.5 范围内。

表2 茶皂素洗涤剂的粘度

2.3 茶皂素洗涤剂的发泡力

油渍可以抑制泡沫,所以泡沫是否丰富体现了洗涤效果是否良好。对茶皂素洗涤剂进行发泡力的测试,结果如表3,样品1的其实泡沫高度最低,原因是样品1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比较低。5~10 min后,泡沫高度普遍降低,样品7稳泡性最好。结果表明茶皂素是影响泡沫的主要因素,且茶皂素含量较高时,泡沫持久、稳定。当茶皂素∶MES∶AES∶APG 的比例为6∶3∶9∶2时,洗涤剂的起泡性能和泡沫稳定性最好。

表3 茶皂素洗涤剂的发泡力

2.4 洗涤剂的pH值

按照《GB/T6368-2008表面活性剂水溶液pH值的测定》要求[11],洗涤剂的pH值应保持适中,以达到手感温和,不刺激皮肤的目的。一般洗涤剂的pH值应保持4~8之间。由表4可知,当茶皂素∶MES∶AES∶APG 的比例为 6∶3∶9∶2 时,样品 1 ~9的pH均处于6~8之间,符合洗涤剂对pH值的要求。

表4 茶皂素洗涤剂的pH值

2.5 茶皂素洗涤剂的洗毛白度

在所有去污方法中,光学白度法是出现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和使用最普遍的检测方法[12]。洗涤剂洗毛白度测试结果如表5所示。九种洗涤剂漂洗后的白度存在差异,其中1、3号样品白度较低,而5号试样白度值最高,去油脂性最好。

表5 茶皂素洗涤剂的洗毛白度

2.6 茶皂素洗涤剂洗毛残脂率

对于毛用洗剂,残脂率是最重要的指标。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着协同增效的作用,由此设定三水平四因素正交水平如表6。正交实验结果如7所示。

表6 茶皂素洗涤剂复配正交因素水平表

表7 茶皂素洗涤剂正交因素实验数据表

表7 (续)

可以看出,5号试样残脂率最低,去油脂性最好。洗涤剂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对残脂率有着较大的影响,AES是影响的主要因素,且AES与APG含量较高时,去油脂性能最强。当茶皂素∶MES∶AES∶APG 的比例为 2∶2∶3∶1 时,洗涤剂的去污性最佳。

3 结论

利用茶皂素与MES、AES、APG进行洗涤剂的复配,实验效果最优的各组分比例为:茶皂素4% ~6%、AES 5% ~9%、MES 4% ~6%、APG 2% ~3%、柠檬酸2% ~4%、CMC3% ~5%、6501 2%~4%、其余为蒸馏水。实验表明采用多元复配的羊毛洗涤剂有着良好的协同作用,稳定性好,泡沫适宜,生物降解性好,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洗后手感好、残脂率低、色泽洁白等优点。

猜你喜欢

皂素白度洗涤剂
日本の寒地,北海道の稲作限界地帯におけるもち米の精米蛋白質含有率および米粒白度の年次間地域間差異とその発生要因 (日语原文)
I Helped Mum
基于荧光增白织物的白度公式评价
茶皂素
油茶籽粕中茶皂素的优化提取及抑菌活性的研究
山茶油中茶皂素的分离及其性能分析
多次洗涤对面料白度的影响分析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油茶饼中茶皂素的分离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便捷型洗涤剂的应用及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