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案导学式教学法在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019-04-15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导学式学组病案

内科疾病种类较多,医学知识涉及方面较多,患者治疗过程较为复杂和精细,所以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内科教学质量,以及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病案导学式教学法是在实际病案的基础上,以问题为主教学中注重分析和讨论[1]。病案导学式教学法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杜林[3]研究指出,病案导学式教学法以实际病案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在教学中有助于教师的发挥主导作用,促进教学目标的实施,并且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本文主要研究病案导学式教学法在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7月在我院实习的内科实习生60名,其中男32名,女28名,年龄20~24岁,平均年龄(22.5±2.3)岁。将所有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病案导学组,各30名。对照组男15名,女15名,平均年龄(22.8±2.5)岁;病案导学组男17名,女13名,平均年龄(22.6±2.2)岁。两组实习生在性别比例、平均年龄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教学方式 对照组实习生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讲解内科知识。针对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以及总结。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查房教学,教师对观察到的患者具体情况向学生进行分析和讲解,以及提出治疗意见,之后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病案导学组实习生采取病案导学式教学法进行教学。要求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病案,把握案件的难易程度,不能超出教学大纲要求的范围。教师要善于对教学大纲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设计教学目标。具体包括,教师带领实习生对典型的病案资料进行阅读,之后让学生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对学生疑问进行总结后,一一解答学生疑惑,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师在病案导学式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驾驭好课堂氛围,紧紧围绕病案进行分析,适当的进行扩展,注意要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难点以及重点及时总结,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结合实践,引领学生将理论结合实践,在具体的内科疾病诊治中,充分认识,实现教学目的。最后,教师在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及时的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以及评估,促进学生全面认识到整个病案的教学,为临床实践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1.2.2 教学质量评估 两组实习生对同时期的内容进行考核,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病案分析成绩和理论成绩,总计100分,各50分。分数越高说明教学质量越好。学生综合能力主要临床思维能力、问题探究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知识归纳能力。

1.2.3 课堂教学质量评分 采取“护理专业实验课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进行评价,主要包括5个维度教学态度、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统计实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

?

1 .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进行描述,两组间比较实施独立样本t检验,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和病案导学组两组教学成绩比较

如表1所示,病案导学组病案分析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案导学组理论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教学成绩比较(分,±s)

表1 两组教学成绩比较(分,±s)

对照组 30 39.85±2.49 46.11±1.74病案导学组 30 47.93±1.61 47.45±1.93 t值 - 14.93 2.60 P值 - <0.05 >0.05

2.2 对照组和病案导学组两组学生综合能力比较

如表2所示,病案导学组临床思维能力、问题探究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知识归纳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对照组和病案导学组两组课堂教学质量评分比较

如表3所示,病案导学组教学态度、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教学能力、教学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传统的内科教学以灌输式教学法为主,教师是主体,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强烈,导致教学的效果差强人意[4]。病案导学式教学法属于一种开放的教学方式,具有创新性[5]。学生成为主体,其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体现教学的科学性[6]。

表2 两组学生综合能力比较(分,±s)

表2 两组学生综合能力比较(分,±s)

对照组 30 16.85±1.49 16.11±1.74 15.32±2.33 15.62±2.13病案导学组 30 20.23±1.01 20.45±1.33 20.66±1.12 20.31±1.35 t值 - 10.29 10.85 11.31 10.19 P值 - <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课堂教学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课堂教学质量评分比较(分,±s)

对照组 30 12.45±1.44 16.11±1.74 15.32±2.35 11.31±1.42 19.35±2.66病案导学组 30 16.44±1.04 18.45±1.35 20.65±1.11 15.52±2.13 22.74±2.42 t值 - 12.30 5.82 11.23 8.95 5.16 P值 - <0.05 <0.05 <0.05 <0.05 <0.05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病案导学组学生的理论成绩与传统教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其病案分析成绩较高。说明病案导学式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病案分析能力。张驰[7]研究显示,在重症医学科采取病案导学式教学法教学,教学效果明显。李忠心[8]将导学式教学结合循证医学用在肾内科教学查房中教学质量较高。说明病案导学式教学法教学在教学中应用效果显著。病案导学式教学法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可以创设出真实的场景和角色,体现真实性,学生在学生中也可以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出问题,锻炼思维能力,促进发展[9-10]。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病案导学组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较高。说明病案导学式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病案导学式教学法由教师将选好的典型的内科病案展示给学生,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做到针对病案具体情况适当的进行延伸,通过实际情景模拟可以让学生更快的适应接受,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11-12]。教师提出病案典型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学生要完成角色转变,把自己当成医护人员,根据具体的病案情况作出反应,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13]。最后要进行讨论,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惑,学生自主讨论,创造强烈的氛围,之后由教师进行解答和总结[14]。本文研究显示,病案导学组课堂教学质量评分较高。说明,病案导学式教学法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李蓓[15]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指出采取问题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临床工作适应性。病案导学式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式教学法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在实践教学中应用广泛。

综上所述,病案导学式教学法在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实习生的综合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导学式学组病案
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2022年度重点学术活动计划
基于二维码的病案示踪系统开发与应用
试析病案管理中预防病案错位发生的方法
CORESTA2019年农学&植病学组联席会议关注可持续发展、植保、低烟碱烟草等主题
首届华夏医学胸部创伤论坛在昆山召开
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探析
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导学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中的应用
PDCA循环改进对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正确选择的影响分析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分会各地区学组相继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