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故事创编教学策略的应用

2019-04-14张建勇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动作心理过程

张建勇

故事创编以贴近生活、结构简单、语言口语化、情节连贯生动、富有想象力等特点,成为学生学写、乐写、易写的一种写作体裁。同时它又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核心载体,主题的创意、结构的组织、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对写作元素的学习是各种写作能力的基础投射。然而,教师对于故事创编教什么、怎么教却莫衷一是。

布鲁纳强调学科结构:“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照弗劳尔和海耶斯的写作认知模型,故事创编思维的基本结构主要由故事创编的任务情境(包含创编的任务、主题及潜在读者和激励线索)、工作记忆中创编过程(包含构思、起草和检查)和关于故事创编的长时记忆(包含故事体裁知识、读者的知识和储存的创编策略)三个部分组成。学生在创编思维中的任何部分都可能遇到障碍,需要教师的教学指导。但是,工作记忆的特征有一定容量的限制,过多的写作认知加工活动必然会造成学生思维负荷。因此,故事创编教学应针对“这一次”故事创编过程中的核心写作要素展开。本文拟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故事创编类习作为例,讨论故事创编教学策略的应用。

故事创编过程中,学生面临着写作经验和生活经验方面的困难。它们又具体表现在故事创编的创意生成、素材积累、文章组织、语言运用四个过程之中。这些困难的形成主要与写作的长时记忆有关。一方面是经验缺乏,长时记忆系统中缺少有关“这一次”故事创编的写作和生活经验;另一方面是调取障碍,长时记忆中有“这一次”故事创编的写作和生活经验,但不能形成关联,无法调取。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故事创编的四个过程開展有针对性的指导。

一、创意的生成策略

有研究者指出,学生写作不能达到要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在写作前没有“这一次”写作的预期样式。故事创编因较强的包容性和较高的自由度,给予学生创编更多可能性的同时,也带来了“选择性”模糊。如此,“边想边编”的过程就会造成创编思维的反复问断,完成的故事没有明确的主题和主线。因此,写作伊始就应让学生确定特定的、明确的写作创意。

在小学习作阶段,故事的创意有其基本的创意框架,下面为低、中、高三个层阶的故事创意策略表。

创意策略表的运用能有效地给予学生以下支持:

降低难度。故事创意策略表上的创意脱胎于更有经验的故事创编者的写作经验,是对优秀故事创意进行总结、提炼的结果呈现。这些策略可以成为一种思维中介,能有效地将“这一次”创编的创意与已有的创编经验和阅读中的故事经验相关联,降低生成创意的难度。

简化复杂。创意看似是一种“顿悟”,实质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它包括对已有经验的梳理、新旧知识的关联、敏锐的洞察力、广阔的视野等。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产生有新意的创意是有一定困难的。故事创意策略表将各层次的故事创意进行分类,直接呈现可供选择的多个结果,从而简化了创意的复杂过程。

分化要求。故事创编对不同学生、不同阶段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故事创意策略表的三种样式既概括地罗列了各阶段故事创意的类型,也将小学阶段故事创编的要求进行分化。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我来编童话”可选择低阶创意策略,四年级上册“我和____过一天”可选择低阶或中阶创意策略,六年级上册“变形记”“笔尖流出的故事”可选择高阶创意策略。教学中,教师可灵活处理,根据学生实际的写作能力,给予相应的创意策略指导。

二、素材的择取策略

故事创编中离不开三个方面的内容:环境、人物、事件。在故事创意明确“主线事件”后,环境与人物的择取成为创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故事的精彩度与完整度。故事创编的“创”主要体现在故事中有创意的环境及人物的选择与安排上,它们的确立会“牵连”出有创意的故事。对这一环节的思维引导,教师往往缺少应有的重视。这一现象有其客观的原因,由于环境与人物元素只是从长时记忆系统里已有的图式中调取的,所以教师会将其作为“不用教”的项目。但学生在实际创作中调取图式本身就存在障碍,需要教师提供思维策略的支持。T型思维策略图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消除这一障碍。如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变形记”中,笔者设计了T型思维策略图,详见图1。

将你会遇到的各种人和物填在T型图上。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人,可以是动植物,可以是现实中的,也可以是故事或想象中的。

以上基于情感的对立面同时制作两项列表的表格,即T型思维策略图。它的运用对于材料的选择有以下几个优点:

思维定向。策略图上列举了内容指向,缩小了选择范围,确定了思维目标,让学生不在“有什么”的问题上花费时间,而直接进入材料的自主思考与选择,减轻了学生工作记忆的负担,将有限的注意力集中于关键内容。

情绪维持。策略图是依托两个对立面同时制作的。矛盾本身即是一种强烈的信号“刺激”。因此在整个填写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冲动、兴奋状态。这种“头脑巡航”式的思维活动有异于“头脑风暴”,是在一定目标的牵引下积极、有效开展的。

基于生活。策略图是基于情感制作的。学生在思考时主动过滤套路化、模仿式的假主题,罗列自身有经历、有感受、有体悟的真实材料,且选择过程伴随强烈的情感体验和写作价值的预判断。

三、故事的组织策略

故事的组织属于高水平思维认知活动,需要学生结合故事创意,对选择的素材进行分析、综合、评价和灵活应用,形成关于故事架构的假设和推论,并对自己的构思进行反思性推敲与检验,最终形成最佳的故事结构。由于故事结构构思方案的多元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思维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教师在教学中提供一些组织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得到同化并顺应,最终内化为个体的写作经验。

统编小学教材对故事创编的要求是逐步上升的:编写简单的童话故事一围绕人物特点编写想象故事一编写情节有波折的想象故事。故不同学段对故事组织的要求也应由简单到复杂。教师可以提供三种故事组织的思维策略。

1.简单故事组织策略表

以三年级“我来编故事”为例,教师可以提供一个简单的故事组织表:

这是学生第一次编写童话故事,目的是让其掌握编写童话故事的一般要求:几个角色(人物或动物)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因为某个特定的原因(问题或挑战),发生了一个或多个事件。这个简单的故事组织表能够减少故事组织的困难。学生在填表的过程中将无序、劣构的内在语言变成具有一定逻辑、显性化的书面语言,同时了解和学习了童话故事的一般结构。

2.复杂故事组织策略表

以四年级“我和____过一天”为例,教师可以提供如下稍复杂的故事组织表:

四年级的故事创编与三年级相比,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提供的故事组织策略表要尽可能地将这一复杂性预先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尽可能地将之简化。学生在利用表格组织故事时,能够围绕人物的特点充分考量故事情节的安排。这样就能真正达到故事“预写”的目的。

3.“W”曲线策略图

以六年级“笔尖流出的故事”为例,教师用“W”曲线情节策略图,帮助学生完成情节有波折的故事组织:

此策略图结合形状维度、图像效果、写作知识及过程性方法等元素,实现了形式与知识的统一,将写作思维可视化。它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一个情节曲折的故事脉络与机理的同时,准确把握故事创编的过程,从而能从篇章的视角构思故事结构。填表过程为:确立人物及特点一构思故事的起因与结局一组织事件的内容与排序。

四、语言的运用策略

故事起草阶段,重在语言表达方式与方法的运用。传统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从结果层面进行评价与指导,如语言要生动、过程要具体,再进一步则是要有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细节的描写。这种甄别式的指导实质毫无意义,因为缺少过程性引导。语用学指出:语用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是话语的意义内容是否恰当,是否准确表达了说话人的意愿,又是否为听话人接受、理解。这指出了语言运用的最终结果是指向听话人的反应,从写作层面讲就是读者意识。故事创编中语言运用的优劣标准是能否让读者有画面感,并将读者代入其中。教师可以从故事语境出发,基于读者提供适当的语言运用策略。

1.“动作项链”策略图

故事创编的语言运用中,动作描写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习作中的难点。“动作项链”策略图能够帮助学生顺利捕捉角色动作。教学实例如下:

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动作不走样。

(要求:二人一组,一人观看一段视频后通过语言描述,让另一人准确表演出来)

师:准确而详细的动作捕捉能够让读者有电影般的画面感,能将读者与角色融为一体。我们在观看时,将关键动作按顺序填在下方的“动作项链”图上。然后再根据图来描述,这样就能准确地表达,别人就能轻松地再现出来。

(生学方法:看视频填图,表演)

师:写故事的某个特定镜头时,我们可以用“动作项链”图帮我们放大、放慢动作,这样就能让读者在阅读中再现画面。

以下为学生实例:

猪小呆重新开始了学习。只见他两脚分开稳住重心,右脚用力一蹬,接着左脚一收,他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而后娴熟地右脚蹬、左脚收;左脚蹬、右脚收……周而复始这个动作,手也自然摆动了起来。他终于学会了轮滑。

“动作项链”策略图以读者的阅读需要为情境,让学生充分模拟故事中角色的动作,并记录下来。这个过程仿佛是电影画面的镜头切片,通过分解、组合将文字画面丰润起来。

2.“心理曲线”策略图

最佳的故事创编是通过心理描写让读者感同身受。如何在故事叙述中体现角色的心理变化,是故事创编的一个重要指标。教师可以运用“心理曲线”策略图,帮助学生在故事创编中体现角色的心理发展。实例如下:

师:用“心理曲线”捕捉心理变化,可从侧面表现画面的精彩,同时能够引发读者共鸣。大家试着将故事中角色的心理变化在图上用关键词表现出来。

(生填图)

师:将“心理曲线”图上的心理变化,在你的故事中显现出来。

(生修改故事)

以下为学生习作摘录:

……一身新衣的赵小飞利落地来到厨房,熟练地系好围裙,拿出刀和菜板,轻轻地放在桌子上。呵,不错,还真有点大厨的范儿!只见他拿着鸡蛋往碗边轻轻一磕……啊,真棒!我真佩服赵小飞,还有同学吹起了口哨。接下来,赵小飞打着了火……太厉害了!简直是“食神”下凡!就这样,他的拿手好戏表演完毕……最后大家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我心里只有四个字“顶礼膜拜”!……

“心理曲线”策略图的运用方法有两种:一是在故事起草之前填写,将心理变化作为故事构思的一條主线,带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二是在故事起草之后,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集中构思角色的心理发展,然后再进行补充、修改。

以上是针对故事创编过程中的创意生成、素材择取、故事组织和语言运用四个方面的教学策略。但不是每一次教学都需要一一引导,教师须根据学段要求、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写作经验确定的“这一课”的写作要素学习目标来选用。一般情况下,一次习作只学习—个核心写作要素,其他作为背景写作要素辅助学习即可。

猜你喜欢

动作心理过程
下一个动作
心理小测试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心理感受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心理小测试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圆满的过程
雪花的形成过程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