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阅读链接”的教学价值及实施策略
2019-04-14朱旭光
朱旭光
统编教材与以往各版本教材相比存在很多不同,其中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在一些课文后面编排了“阅读链接”。据统计,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共编排32个“阅读链接”,随年级升高而递增。这些阅读链接有的是片段,有的是篇章;有的在精读课文后,有的在略读课文后;有的课后习题中涉及阅读链接,有的只是放在课文后,不提要求。它们与单元教材具有同质性,主要涉及人文主题、写作内容及表达策略等方面,其价值在于助力课文学习、加强单元整合和拓展阅读边界。教学时应依据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内容及具体学情,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一、助力課文学习
统编教材的助学系统十分完备,对于课文学习而言,有文前的阅读提示、文中的批注及泡泡图、文后的资料袋等,编者也把一些阅读链接融入了助学系统,意在助力课文学习。
1.借鉴与感悟
统编教材中,有些课文与学生的生活距离遥远,学习难度较大,学生不易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文中之意”,必须借“他山之石”,助一臂之力。因此,编者往往在文后编排相关阅读链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文后编排了琦君的《留予他年说梦痕(片段)》,并要求学生联系阅读链接,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含义。教学时,教师可将阅读链接作为支架,引导学生阅读,明确琦君在片段中表达的两个观点:一是童年难忘,故乡难忘;二是故乡的稻田和木樨已成为故乡的意象,永久镌刻在记忆中。进而由此及彼,借鉴到《桂花雨》中,学生自会顿悟:母亲和琦君一样,同样也忘不了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在母亲心中,比的不是“香味的浓与淡,而是感情的深与浅”;在母亲看来,“桂花”同样是家乡的代名词,是家乡的意象,闻着他乡桂花的香气,思念的却是故乡和亲人。六年级上册《好的故事》晦涩难懂,文后的阅读链接选取了冯雪峰和李何林关于此文的论述与注解。教学中,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产生对资料的需求后,教师可提示学生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借鉴专家的“论述与注解”,结合《野草》的补充资料,去感悟鲁迅写作的深层意图,以及“昏沉的夜”“美的人和美的事”的象征意义。
2.改编与表演
针对一些故事情节很强的课文,编者为了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文本,内化语言,且学有兴趣,在阅读链接中编排了不同于课文体裁的文本,并提出相关要求,变换形式让学生开展后续的深度学习。比如,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西门豹治邺》后面的阅读链接中,要求学生“根据链接所给的剧本开头改编课文,并演一演这个故事”。教学中,可将此阅读链接融入《西门豹治邺》的教学,课上指导改编,课后排练,然后集中以小组为单位演出课本剧。这样,以改促悟,表演体验,积淀语言,实现对课文的延伸学习,进一步体会人物的言行描写及西门豹的智慧。
二、加强单元整合
教参在统编教材的编写说明中明确指出:“教科书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除了加强不同年级、不同册次之间的纵向联系,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发展梯度,教科书还着力加强单元内部的横向联系,使各板块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发展……单元各部分内容环环相扣,相互配合,使每个单元形成一个系统。”阅读链接是单元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加强单元整合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1.比较与发现
比较是深度学习的思维方式,“有比较才有鉴别,有比较才有思考”,在比较中求同存异,发现规律。统编教材中,一些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内涵相对丰富,由于单元教材篇数限制,有些内容不宜作为课文,编者将其作为阅读链接,既节省了教材空间,又拓展了人文主题,丰富了语文要素。这类阅读链接适合用比较与发现的教学策略。
(1)人文主题。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爱国情怀”,编排了精读课文《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节选)》《圆明园的毁灭》和略读课文《小岛》,四篇课文所涉及的年代、人物、事件各异,贯穿其中的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爱国情怀。该单元在《圆明园的毁灭》后面编排的“阅读链接”是《七子之歌》中的两首诗以及《和平宣言(节选)》,并配有练习:“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结合相关资料,体会其与《圆明园的毁灭》表达情感的相似之处。”教学时,学生通过阅读链接、查资料、谈理解,进而两相比较,发现相似之处:一是都抒发了爱国之情,赞美祖国,呼唤和平,渴望统一;二是都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憎恶,且认识更深刻,侵略者不但抢掠、毁坏文物,还掠夺土地,屠杀百姓。这既是对文本人文主题的补充,也是对爱国情感的升华。
(2)语文要素。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编排了老舍的《猫》《母鸡》和丰子恺的《白鹅》。三篇课文中,两位作家对动物表达感情的方式同中有异。相同点在于:《猫》和《白鹅》都运用了“贬义词褒用”的策略,从“古怪”“鹅老爷”“架子十足”这些词可以看出。不同点在于,《猫》一文中,老舍巧用语气词、叠词,将猫爪印比作小梅花及把小猫当作孩子来写等策略来表达对猫的喜爱;《母鸡》则写清了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变化过程,表达对母鸡的赞颂。但是,这三篇课文并没有穷尽作家对动物表达感情的方式。编者在《猫》的后面编排了阅读链接,内容是夏丐尊和周而复写《猫》的片段,并作为练习让学生阅读,“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教学时,学生通过阅读两个片段,与前面诸文比较,不难发现:这两位作家是通过猫的外形描写、小孩喜欢逗它、“我”也对它充满遐想及借别人的嘴夸猫等方式,来表达对猫的喜爱的。显然,这与单元教材中表达对动物的感情方式不同,进一步丰富了语文要素,让学生了解了其他作家对动物表达感情的不同策略。
2.迁移与运用
深度学习理念倡导,学习应“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从迁移发生的学习类型维度来分,主要有认知领域的迁移和动作技能的迁移。教材中的有些阅读链接,编者就是为了加强“横向联系”,“形成合力”,为学生的迁移与运用而编排的。
(1)认知领域的迁移。认知领域的迁移,是指学生利用学到的语文知识和方法,在阅读链接中进行拓展运用。比如,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灯光》后安排了一组阅读链接,编者旨在将《灯光》中学到的借助场景和细节体会文中感情的认知方式迁移到阅读链接中来。《毛主席在花山》重在通过“关心群众碾米、给群众送茶水、帮助群众推碾子”三个场景中的细节描写,体现毛主席對群众的关心与爱护;《狱中联欢》迁移的是本单元学习的场面描写,重在关注“叠罗汉”的场面,体会中国共产党人的献身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而对《伟大的友谊(片段)》的阅读,则是将阅读场面描写时“既关注整体,又重视细节”这一原则(语文知识)迁移过来,在阅读中发现这两段文字是从“概括写”和“具体写”两个方面写“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互相关怀是无微不至的”,这种写法叫“概具式”,与场面描写中的“点面结合”在本质上有相同之处。
(2)动作技能的迁移。动作技能的迁移,是指学生把课文里学到的策略,在新情境中运用,解决新问题。阅读实践告诉我们,凡是让学生掌握的策略,不能满足于教过或学过,而应多找机会让他们练一练,使之能及时将策略转化为技能,实现迁移。比如,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一文后编排了阅读链接,内容是两篇日记。教学时,学生可以把《蟋蟀的住宅》中学到的连续观察的策略,在两篇日记中加以印证与强化,实现迁移,并在生活中加强运用,选择观察对象进行连续观察,记录变化,写下心情,为本单元写观察日记积累素材。
三、拓展阅读边界
“现在语文课最大的弊病就是读书太少。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课文,光是教课文读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材设计了阅读‘链接,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书目,可是很多老师不重视,这有点可惜”。显然,教材中的一些阅读链接,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由一篇文带动阅读另一篇文,从而走向无数篇文;从一篇文走向一本书,最终拥抱无数本书。实现以篇带篇,以点带片,由篇到书,由“个”到“类”到“整本书”的拓展。
1.拓展与交流
语文联结性学习理念倡导,“不同文体,它们具有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与美学特征。教师就应该抓住同一类文本,整合它们‘言意共生的关键点,引导学生从中体会不同文体的不同‘味道”。比如,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在《十六年前的回忆》文后安排的阅读链接是叶挺的现代诗《囚歌》,并设置练习:“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仆后继。李大钊、叶挺、刘胡兰、董存瑞、飞夺泸定桥的红四团……他们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谱写了壮烈的篇章。查找资料,了解先烈的革命事迹,和同学交流。”教学时,要分三步走:一是查找资料,搜集故事、小说、诗歌、剧本等不同文体的文本;二是自主阅读,了解事迹;三是和同学交流,重点关注“同题材、言相异、意相同”的特点,体会不同文体的不同“味道”。同时,通过阅读链接的学习,学生由一篇文带动阅读数十篇文,大力拓展同类题材的“篇”的阅读边界。
2.感受与尝试
统编教材中有的课文是由古典名著片段改编而成的,编者在文后编排原文作为阅读链接让学生阅读,感受古今语言异同,意在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引领学生阅读。比如,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第5课《草船借箭》后面编排了阅读链接,要求学生读读,“找出课文对应的段落,感受语言的特点”。其作用一明一暗,“明”的是通过链接的阅读,感受原著语言的简洁与凝练;“暗”的是引导学生由阅读链接的学习,感受语言特点,激发阅读兴趣,学习后续教材,继而走向课外,学以致用;鼓励学生尝试阅读《三国演义》,并由此延展到阅读《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古典名著。
综上所述,阅读链接是统编教材中的新生事物,价值多元,且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发掘;教学策略要根据课时目标、教学内容及学情实际来选择,做到多种策略有机结合,综合运用。笔者希望有更多的教研人员及一线教师关注、研究阅读链接,寻求更多更好的教学策略,用于课堂,服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