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解、审美、文化体认:小学诗歌教学之准备与设计

2019-04-14邹青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安西阳关诗歌

邹青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诗词在文体、语言、审美风格上的特殊性给一线语文教师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笔者在课堂观察和教学研讨过程中发现,“知作者一解诗题—明诗意—想画面—感诗情—悟诗境”是教师最常用的诗歌教学设计方式,这也决定了一线教师常常从作者生平、诗的字面意思、诗歌画面、思想感情、诗歌意境等角度人手进行文本的解读。这一套“流水线”虽然容易操作,但“标准化”在带来简便的同时,也不免带来机械化的弊端。

那么,我们能否有一条更加灵活、更加切近诗歌文体与本义的教学准备与设计路径呢?本文试以《送元二使安西》为例,从文本解读出发,论述“理解一审美一文化体认”的小学语文诗歌教学设计方式。

一、以教学设计为旨归的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既是文学研究的基础,也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基本功。以“研究”为目标的文本解读与以“教学”为目标的文本解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前者在于“拓荒”,后者在于“拣择”(即在文学研究领域已有认识的基础上,清理阅读障碍,确定教学重点,挖掘教学资源)。本文指的是后者,文本解读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明确诗体。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诗体之判定无须太过细致,但是最为基本的归类(如区分诗词曲、古体与近体)是对作品最为基础性的把握,应有所留意。对诗体的分辨不一定要设计成教学活动,而是应视诗歌自身特色和学生认知特点加以甄别。如相比于律诗,绝句一般不大讲究对仗,而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第一句和第二句却对仗工整,而且数、量、颜色、动物、植物一应俱全,符合低年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此“对偶”就可以作为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切近诗歌的语言表达。而对于《送元二使安西》一诗而言,首先要明确它是一首七言绝句,在学生对七言绝句的基本体式已经了解的情况下,就无须设计成专门的教学活动,只在朗读时注意节奏即可。

二是借助工具书,从关键字本义出发疏通字面意思,并牢牢扣住字句,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以教师最常用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为例,“使”为“出使”之意,“使”本身也有“命令、派遣”的意思,故元二为受命出使,友人送别因情真而深挚,但大可不必将“分别”提高到生离死别的层面,而让学生产生情感的距离。“青”所指颜色众多,如蓝色、深绿色、青绿色、黑色等,而本诗“青青”乃客舍青瓦之黑色。

三是充分利用经典诗评、词评,发掘教学的重点和切入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绝大多数为唐宋名篇,这些作品都经历了漫长的“经典化”历程。它们因何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哪些方面备受称赏?语文教學要突出诗歌哪个方面的亮点?一些经典的诗评、词评,恰恰可以回答这些问题,它们既是教学思路之启发,也是教学资源之所在。

《送元二使安西》在诗歌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说“盛唐绝句,‘渭城朝雨为冠”,王兆鹏教授通过选本入选次数、评点次数等项目的量化统计,也得出“七绝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为第一”的结论。此诗作于何时?有学者认为“疑作于安史之乱前”,可知其写作年代无法推定;元二到底是谁?后来王维和元二再见面了吗?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无从知晓。故教学无须在“知人论世”上纠缠。网络上一份广为流传的教学设计有“元二去安西的第二年,王维就去世了,没想到他们这次离别竟然是一次诀别”之说,实属不必要之情感升华。诗的结构是什么?前两句写离别之景,后两句染离别之情,“先点别景,次写别情,唐人绝句多如此”(黄生《增订唐诗摘钞》),故只是惯用套路。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握这首诗的教学重点呢?

1.写出了人类最为普遍化的情感

赵翼在《瓯北诗话》里指出“王摩诘‘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至今犹脍炙人口,皆是先得人心之所同然也”。金圣叹曾说:“诗非异物,只是人人心头舌尖所万不获已,必欲说出之一句说话耳。”王维最善于写人们难以表达的普遍化情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亦是此类。《送元二使安西》一诗广为传唱,不因这一场送别之“特殊”,恰因送别情景之普遍。这一点关乎诗歌主旨之理解与感情基调之把握。

2.含蓄隽永的自然表达

自是口语,而千载如新。(胡应麟《诗薮》)

惜别意悠长不露。(黄培芳《唐贤三昧笺注》)

凡情真以不说破为佳。(张谦宜《茧斋诗谈》)

“含蓄”与“自然”是中国古典文艺理论的两个重要范畴。《送元二使安西》能历久不衰,与其“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密切相关。这一点关乎诗歌之审美。

3.文学史与艺术史上的多重经典

《渭城》一日《阳关》,王维之所作也,本《送人使安西诗》,后遂被于歌。(郭茂倩《乐府诗集》)

唐人歌入乐府,以为送别之曲,至阳关句,反复歌之,谓之阳关三叠,亦谓之渭城曲。(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

中国古典文学与艺术密不可分,本诗之所以成为唐诗压卷之作,与其“阳关诗—阳关曲—阳关图”的体系化传播接受路径有关。这一点关乎对中国文化传统之体认。

因此,辨别文体为认识诗歌之前提,疏通文字为理解诗歌之基础,接受史为寻找诗歌教学重点与突破口之关键。由此,《送元二使安西》一诗的教学准备工作自然呈现出“理解—审美—文化体认”三个层次(详见表1)。

相比于“知作者—解诗题—明诗意—想画面—感诗情—悟诗境”的流程而言,上表力图以更宽泛、更包容的“理解”代替标准化流程对诗意、诗情、诗境的简单拆分.充分体现出对不同诗人与诗歌的个性化解读。由此,以“理解—审美—文化体认”为基础的教学设计也就呼之欲出了。

二、从理解到审美——教学设计之一

第一份教学设计是五年级《送元二使安西》常规课堂教学(1课时),主要体现“理解—审美”的递进关系。

1.理解:清理诗歌理解障碍

环节一:理解“使”

“使”是学生理解题目字面意思的障碍和关键,故在教学设计中将对字义的理解转化为两个有针对性的问题。

问题1:依据诗题的意思,下面哪种朗读方式更合理?

A.送元/二使/安西

B.送/元二使/安西

C.送/元二/使安西

问题2:“使”与“去”有何不同?

材料: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之士矣。《论语·子路》

在问题1中,学生如选A,意味着理解“元”为人名,“二”为出使次数;如选B,意味着将“使”理解为官名,并可能把地名“安西”理解为“安定西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两个选项都有学生误选,教师可以借此澄清“元二”为人名、“安西”为地名,通过字义词义的厘清,提升学生朗读与背诵的品质。题目断句方式厘清之后,对“使”的理解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在“去”与“使”都可以从字面上理顺题目意思的情况下,如何帮学生理解“使”之特殊性?笔者引用了《论语》中的一则材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字的意思,并由此奠定本诗情感理解与认同的基调:元二此去路途遥远,故友人间依依不舍;受命出使不同于生离死别,虽依依不舍而不至于哀恸。

环节二:理解“安西”“渭城”“阳关”与“西出”

本诗在极短的篇幅内涉及三个历史地名,故借助地图和工具书厘清位置关系亦为此诗教学重点。对于小学生而言,一步到位地建立起方位感难度是比较大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可有意识地将任务分解成三个逻辑相续的小任务,帮助学生结合诗歌文本,理解写作背景。

步骤一:默读诗歌,在诗中圈画出所有的地名(不要漏掉题目)。

理解地名的前提是能够准确识别出地名,“关”“城”与“西出”都是找出地名的线索。在这一环节,不少学生判定“客舍”为地名,教师可以通过“渭城”与“北京”以及“客舍”与“教室”两个概念之类比,帮助学生理解地名必为“专称”。

步骤二:给出唐代疆域图,指出图上三个特定位置分别对应诗中的哪个地名。

在标出确定的三个地点之后,学生可以凭借诗歌透露的丰富信息作出推理和判断,如距离唐政权中心最远的为“安西”,中间位置为“阳关”等。

步骤三:说出元二出使的路线。

在元二出使路线已经明朗的基础上,教师由此提问“‘西出是指自西向东,还是自东向西”,学生可以通过地图和路线,轻易地理解“西出”为“出而向西”;还可与“故人西辞黄鹤楼”之“西辞”勾连对比。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学生熟悉了诗歌的写作背景,亦理解了“安西”“渭城”“阳关”“西出”四个词语的意思。

环节三:理解“先点别景,次写别情”的篇章结构,形成画面感

在学习单或幻灯片上给出材料:“先点别景,次写别情,唐人绝句多如此,毕竟以此首为第一。(黃生《增订唐诗摘钞》)”请学生结合诗歌文本和经典诗评,识别出“先点别景,次写别情”的结构,进而以此为序,进一步疏通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别景”与“别情”相映成趣的诗歌常用手法。在此环节,笔者设置了两个主要问题,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诗歌的画面。

其一为“送别的时间、地点、天气分别是什么”,学生能够很轻易地回答出来;教师可继续追问“是怎样的雨”,学生可借助“渑”的注释判定是一场小雨;教师进一步解释“渑”字带给读者的直观感受,那种湿润的、清新的、会感染人情绪的下着小雨的清晨。由此,诗歌所谓的“画面”首先建立起来了。

其二为“‘青青是谁的颜色”,学生多会冲口而出“是柳的颜色”。教师可引导学生依据“客舍青青柳色新”的语感,“客舍青青”“柳色新”各为一个单元,故“青青”是“客舍”的颜色。通过“青丝”中“青”为黑色,帮助学生理解“客舍青青”指的是客舍黛瓦的黑色。此时可再追问“柳的颜色是什么”,帮助学生体会“新”字蕴含的雨后柳色鲜嫩之感。由此,王维和元二在雨中饮酒拜别的画面就更加具体了。

2.审美: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之美

“不说破”“悠长不露”的含蓄之美是理解本诗审美特质的关键。对于小学生而言,记忆“含蓄”这两个字容易,真正体会到中国文学艺术对“含蓄之美”的追求和“含蓄”所带来的审美体验却很难。故在教学过程中,须将“不说破”“悠长不露”这种抽象的审美特征转化为可见的学习活动。

其一,诗歌表达的是普遍化的离别之情,是无论古今、无论长幼都可能经历的。因此,首先勾连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理解生活中的送别场景与文学作品中的送别场景有所不同:

(1)如果你送别转学的好朋友,可能会跟他说些什么?

(2)王维送别友人,可能会对元二说些什么?

(3)诗中是怎样描述的?

学生由自身经验迁移到诗人,可以更清晰地感觉到,诗人在送别叙话、依依不舍的场景中,单单选择了“劝酒”一个细节写入诗中,而忽略了送别时的千言万语。这是诗人“主观”选择的结果,而非送别场景的“客观”描述。

其二,“对比”是呈现不同事物特点的重要方法。学生熟悉的另一首送别诗《赠汪伦》,其离别之情的表达是偾张的、显露的,与《送元二使安西》之含蓄委婉的表达恰恰显示了审美的两个维度。故两首诗对比,可以让“情真以不说破为佳”之说转化成具体可感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在勾连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审美特质。

以上教学设计有意识地破除了既有的流程化操作方式,依据文本解读的结果和学生的学习条件,直接转化为学习活动。但略作回顾可以发现,诗题、作者、诗意、结构、画面、意境等要素事实上又都有所涉及。

三、从审美到文化体认——教学设计之二

第二份教学设计是以《送元二使安西》为切入点的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从“阳关诗”到(阳关曲)与(阳关图)》(1课时),是在理解基础上由审美到文化体认的尝试。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要义在于,以语言和文字为基础,综合考量教师所长、教学资源、学生兴趣、校园条件、地方文化、授课背景等条件,设计一套有逻辑的教学活动。考察教学资源,李公麟《阳关图》已佚,故邀请北京教育学院马小虎老师绘制《阳关图》作为教学材料;相比之下,诗歌的音乐资源更为丰富,清代张鹤《琴学入门》所载琴曲《阳关三叠》以及《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所载昆曲《渭城曲》均传唱至今,前者更是古琴曲中当之无愧的经典,所以“音乐”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其一,从“阳关诗”到《阳关图》。

请学生对比诗歌内容与《阳关图》,说出文字与画面的对应关系。学生能够很容易地发现画上的柳、王维、元二,进而产生疑问,为何不见客舍?此时教师转述马小虎老师的创作理念:由诗入画,不必面面俱到,客舍可在畫面之外,留下想象空间;一般画柳,先勾柳枝,待干后再染叶色,因此诗中的“柳”有“雨后新色”,故未等柳枝干透就染色,呈现出朦胧水润的画面。由此,以《阳关图》为依托,在勾连课内所学,帮助学生回忆诗歌内容的同时,又带领学生从“文学世界”走向“艺术世界”。

其二,从“阳关诗”到《阳关曲》。

昆曲遵循了“以文化乐”的基本原则,深刻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与音乐的表里关系。本教学环节依据昆曲“以文化乐”的基本原则,设计了从“音韵美”到“音乐美”的教学活动。先请学生在学习单上给诗歌的每个字标注声调,理解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的根本原因在于音韵和谐流畅;进而欣赏昆曲《阳关曲》,理解昆曲之美听之处在于将音韵之抑扬有规律地转化为音调之起伏,由此理解中国古典文学与音乐之关系。

其三,从“一诗”到“三叠”。

王兆鹏教授在《论(阳关三叠)的N种叠法》中详细列举了数十种“三叠”之法,可选其有代表性者,增强学生朗读的趣味,并体会“重复”手法之于情感表达的作用。举一例如下: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朝雨浥轻尘,青青柳色新。更尽一杯酒,阳关无故人。

浥轻尘,柳色新。一杯酒,无故人。

其四,开放式讨论:升华情感还是画蛇添足?

《琴学入门》所载《阳关三叠》是古琴名曲,这一版本的琴曲在《送元二使安西》诗的基础上有所扩增。为节省篇幅起见,兹举“一叠”以为例: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芳草遍如茵,旨酒旨酒,未饮心已先醇。载驰骃,载驰骃,何日言旋轩辚。能酌几多巡,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穷的伤感,楚天湘水隔远滨,期早托鸿鳞。尺素中,尺素申,尺素频申。如相亲,如相亲。噫,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闻雁来宾。

王兆鹏教授认为:“站在文学的立场,这些续添的尾巴谈不上文学艺术性,但从乐曲的角度考量……至少延长了曲调的演奏,丰富了曲调的声情。”故以此为基础,设计成教学活动,请学生在琴歌欣赏的基础上,讨论“你认为这些增句好不好?是升华了情感,还是画蛇添足,破坏了‘含蓄的美感”。此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以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与思辨能力为主。

由诗入画,由画入曲,虽然涉及绘画、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但是万变不离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又力图以《送元二使安西》为基础,带领学生体会中国古典文学与艺术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进而对中国文化传统有所体认。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应以教学为旨归进行文本解读,以“理解—审美—文化体认”的路径对解读要点进行归类,进而依据学生认知水平与学习经验,以理解为基础、审美为导向、文化体认为高阶目标,有逻辑地开展教学活动。其中,“理解—审美—文化体认”不是预设的流程与纲要,而是直面文本之提炼要点之后的分类方法。诗人是有“个性”的,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也是有“个性”的。只有直面文本生成教学设计,才能在语文课堂上充分体现诗人与作品的个性,进而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对这一类文体产生阅读与探究的兴趣。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对于专业的文学研究而言,作家作品研究虽已非常成熟,但是细致的文本解读依然能够产生优质的学术成果。语文教学亦是如此。在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学已经发展为专门之学的大背景下,直接面对文学作品,巧妙吸收文学研究成果为教学资源,既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回归”。

猜你喜欢

安西阳关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浅谈递归算法的教学策略
前面就是阳关
七月诗歌
阳关:虚实印象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阳关路
唐诗中的“阳关”
要钱还是要命
“基地”大头目被美无人机炸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