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视角下泉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研究*

2019-04-14刘春雨刘英英陈秋霞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年12期
关键词:南安市晋江市安溪县

刘春雨,刘英英,李 萍,陈秋霞

(1.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福建泉州 362021; 2.华侨大学政治发展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福建泉州 362021;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081)

0 引言

在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确定了一个具体的方向:经济与环境、城市与城镇协调发展。在2012年,中共“十八大”首次对新型城镇化的正式提出,新型城镇化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经济开始注重速度和质量的发展时期,为经济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提供新路径。随后,泉州市政府正式印发《泉州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走具有泉州特色的以人为本、科学布局、绿色发展、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促进泉州科学跨越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新”由以往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转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高品质的宜居城市[1-3]。

早期,英国学者E.Howard《Garden City》的出版映射出人们对城市的初究; 自此之后,不少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探讨。如,David等主要从人口规模、用地规模以及人口密度来界定城市地区[4]; Hirotsugu等根据人口密度、通勤时间和城市人口规模划分城市与乡村的区别[5]; Sanjib等将一定范围内的人口变化情况和人口居住分布作为城镇化的判定指标[6]。我国对城市的研究起步晚、发展快、成果显著,学者主要通过因子分析法[7, 8]、层次分析法[9]、熵值法[10]、线性加权和法[11]等判定城镇化发展水平。其中,牛晓春等以人口、经济、基础设施、生活质量、生态环境和城乡统筹发展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信息熵与层次分析法(AHP),对陕西省新型城镇化进行评价[12]; 卓德雄等以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Topsis改进的因子分析法对福建省新型城镇质量进行测度[13]; 安晓亮等在分析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从资源与环保、经济发展、社会发展3个层面构建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对新疆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14]; 陈明星等运用熵值法从人口、经济、社会、土地4个方面,构建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城市化进行综合测度[15]。目前,国内外研究城镇化发展水平,主要从传统城镇化为切入点,阐述不同层面的城镇化发展水平[16-18]。

亟待从新型城镇化入手,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探讨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还鲜为少见。文章拟以泉州市为靶区,以相关理论与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实地调研和统计资料为基础数据,利用单一指标与复合指标相结合方式构建指标体系,通过评价模型对泉州市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科学、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该文拟以探索出泉州市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美丽泉州”的和谐目标,提出适宜泉州市新型城镇化的建议与对策,对加快泉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建设泉州市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图1 研究区的区位

泉州市简称“鲤”,地处北纬24°30′~25°56′和东经117°25 ′~119°05′,福建省东南沿海,北接福州(省会),南连厦门(特区),现辖4个区、3个县级市、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图1)。泉州市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干湿分明,一般年均温在19.5~21.0℃之间,全市年降水量为1 000~1 800 mm,自东南向西北呈递增趋势。在2015年,泉州市年底总人口为851万。泉州市被誉为“品牌之都”,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闽南文化的源头、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和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1.2 数据来源

统计数据主要来源2011—2016年的《泉州市统计年鉴》,参考其他有关资料; 其中,在研究时间内丰泽区和鲤城区指标数据不一致,以及金门县有待统一,暂不做考虑。对于矢量数据,该文通过ArcGIS10.2软件的功能:地图扫描、图像配准校正、图像拼接、图像裁剪、要素采集、属性录入、数据保存,得到泉州市行政边界和泉州市县/区行政单元等。最后,在空间上文中的所有数据统一采用Albers Conical Equal Area投影和GCS_Krasovsky_1940地理坐标系。

2 研究方法

2.1 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又称“标准差率”:变异系数越小,指标固有的信息量越小,反之,指标固有的信息量越大。变异系数计算过程简单、易操作、无量纲影响等优势,已被得到了广泛应用[19, 20]。计算公式为:

(1)

式(1)中,j>0,Wj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CVj为第j项指标的变异系数。其中,CVj的计算公式为:

(2)

(3)

(4)

其中,为排除指标正负项所造成的影响和操作方便,该文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原始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公式为:

正向指标:z′j=(zj-zmin)/(zmax-zmin)

(5)

负向指标:z′j=(zmax-zj)/(zmax-zmin)

(6)

式(5)、(6)中:zj为第j项原始指标,zmax和zmin为原始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2 评价模型

在生态文明视角下,为了评价泉州市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该文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模型。计算公式为:

qij=wij×zij

(7)

(8)

式(7)、(8)中,Qi为第i个评价对象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qij为第i城市第j项指标的评价得分,zij为第i城市第j项指标的标准化值。

3 结果与分析

3.1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在遵循可操作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和精简性原则的前提下,参考已有的相关研究[21-23],为了能够科学而合理地构建适宜泉州市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文选取泉州市的9个县/区行政单元(3个县级市、4个县和2个区)从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3个层面的20个指标能够全面反映泉州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如,社会生活层面有6个:交通运输支出(万元)/X1、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万元)/X2、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3、教育支出(万元)/X4、在校生数(人)/X5和互联网用户数(户)/X6; 经济发展层面有9个:城镇人口比重(%)/X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X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万元)/X9、生产总值(万元)/X10、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万元)/X1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万元)/X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万元)/X13、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X14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X15; 生态环境层面有5个:能源消耗情况(t标准煤/万元)/X16、全社会用电量(万kW)/X17、节能环保支出(万元)/X18、垃圾集中处理村个数(个)/X19和建成区绿化面积(hm2)/X20。

在某个时间截面上,首先,为了减弱数据的突变和误差,对2000—2015年的数据求平均值。其次,为了排除不同量纲的影响,采用标准化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最后,为了尽量避免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尽量利用指标本身信息表示指标的重要程度[24],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的权重(表1)。其中,正向指标与城镇化发展呈正相关,反向指标与城镇化水平呈负相关[25]。

3.2 泉州市城镇不同子系统发展水平分析

在构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变异系数确定指标权重,通过评价模型估算了泉州市新型城镇化社会生活系统、经济发展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以及综合发展水平,采用ArcGIS10.2实现空间可视化,并以(最高值—最低值)/等级个数的近似值为间隔划分5个等级,直观了解泉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图2)。

表1 泉州市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权重指标属性泉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社会生活(0.259 8)X10.051 8正向指标X20.048 2正向指标X30.034 8正向指标X40.040 4正向指标X50.047 6正向指标X60.037 0正向指标经济发展(0.417 3)X70.053 8正向指标X80.044 8正向指标X90.031 2正向指标X100.034 9正向指标X110.069 9正向指标X120.035 3正向指标X130.035 1正向指标X140.063 8正向指标X150.048 5正向指标生态环境(0.322 9)X160.094 3负向指标X170.083 4负向指标X180.069 1正向指标X190.045 1正向指标X200.03 10正向指标

a.社会生活系统,b.经济发展系统,c.生态环境系统,d.综合发展水平图2 2000—2015年泉州市各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

3.2.1 社会生活系统发展水平分析

在社会生活系统上(图2a),在2000—2015年内晋江市位居泉州市第一(0.204 3),社会生活系统最好; 与晋江市为中国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之一,品牌数量位居全国县级市前列,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位居全省县级市第一; 此外,晋江市也是闽南金三角经济开放区、全国著名侨乡、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等为一体有关,社会生活的地位日益凸显。南安市是极具有势力的县级市,注重教育强市,落实教育的“两免一补”,全面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及国家级“双拥模范城”两连冠,城镇社会生活(0.155 4)在第二个等级。安溪县已有千年的产茶历史文化,中国乌龙茶之乡和世界茗茶(铁观音)的发源地; 还在基础设施取得新进展,实施乡村道路硬化,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契机制定与设施各项社会生活指导方针,城镇社会生活(0.131 0)在第二个等级。惠安县通过“项目落实年、文化提升年、群众工作年”的活动,努力开展惠民生、促改革等各项措施,民生保障不断改善,社会不断发展,社会生活(0.130 8)和安溪县基本相当。石狮市对片区改造有序推进,主动对接城市管理中心下移,社会生活(0.106 5)与泉州市的平均水平(0.100 5)基本相当。对比而言,永春县(0.088 6)、德化县(0.048 6)、泉港区(0.033 7)和洛江区(0.005 5)都比泉州市的平均水平低,与晋江市差距显著,处于较低水平; 将来,亟需加强社会生活发展层面的建设,逐步跟上其他城市的步伐。

3.2.2 经济发展系统发展水平分析

在经济发展系统上(图2b),晋江市中上市企业数在全国各县(市/区)排在前列,逐步形成证券市场的“晋江板块”; 此外,晋江市在福建省和泉州市中综合实力最强的县级市,经济发展水平(0.327 3)遥遥领先,处于第一个等级。南安市(0.262 3)、石狮市(0.221 9)和惠安县(0.220 3)都处于第二个等级, 3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当,都比泉州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平均值(0.182 6)高; 如,南安市坚持“大中小一起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施品牌战略,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石狮市逐步形成以纺织服装为主导,以五金类、鞋类、和食品类等为支柱的产业体系,并在2013年获得“2012中国创意产业推动奖”荣誉称号,都是经济发展实力象征; 惠安县秉承“开拓创新和爱拼敢赢”的精神,经济得到跨越式发展,并连续九年跻身于“全国百强县”之列。而安溪县的经济发展水平(0.177 2)略低于泉州市的经济发展平均水平,处于第三个等级; 其他,永春县(0.138 4)和泉港区(0.124 1)处于第四个等级; 处于第五个等级为德化县(0.104 1)和洛江区(0.068 2),与晋江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显著;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抓住经济发展的机遇,加快经济发展的进程。

3.2.3 生态环境系统发展水平分析

在生态环境系统上(图2c),晋江市的生态环境发展水平(0.273 4)位居第二,低于南安市的生态环境发展水平(0.300 8),仍处于第一个等级上; 与南安市的气候温和,四季如春,植被生产旺盛,大污染企业较少; 而晋江市大力推进城乡造林绿化,但企业较多,能源消耗和用电量都比较大。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在第二个等级上出现断层,石狮市(0.216 5)和德化县(0.213 7)的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在第三个等级,两市之间相差微弱。对于位居泉州市生态环境发展水平(0.206 5)之下的有永春县(0.197 2)、安溪县(0.177 3)、洛江区(0.172 8)、泉港区(0.155 0)和惠安县(0.151 5),在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时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同步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永续发展。

3.3 泉州市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在分析社会生活系统、经济发展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基础上,探讨泉州市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图2d)。总体上,泉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呈现“中间高,边缘低”的空间格局,晋江市(0.805 0)和南安市(0.718 5)在第一个等级上,第二个等级上没有城市分布,石狮市(0.544 9)、惠安县(0.502 6)和安溪县(0.485 5)在第三个等级上,除安溪县均在泉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平均值(0.489 6)之上。其他城市均低于泉州市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的均值之下,与永春县(0.424 2)和德化县(0.366 4)差距并不大,而与泉港区(0.312 8)和洛江区(0.246 5)差距明显,最高值是最低值的近2倍。在空间上,泉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在各个等级分布的城市数量基本相当,除在第二个等级上没有城市分布外,城市差异明显,存在一定的聚集状态。

泉州市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显著,主要受到政治、经济、历史和自然方面原因。在政治上,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对东南部地区有所侧重; 如,晋江市被选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的综合试点,石狮市和南安市等多镇被列为国家级或省级发展改革小城镇试点,政府政策倾斜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显著。在经济上,只有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才有能力致力于改善人民的生活和生态环境,如,晋江市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稳居全国第5位,县域经济实力连续23年居全省首位。在历史上,经济起步对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如,泉港作为福建省重要的石化工业基地,经济发展基础好; 在2000年,泉港区才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行政区,发展起步晚,当前工作重心是经济,对社会生活的改善及生态环境的保护重视还不够。在自然条件上,泉州市东南环湾,天然海港众多,地理位置优越,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动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4 结论与讨论

该文以泉州市为研究区,通过评价模型估算了泉州市新型城镇化的社会生活系统、经济发展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3层面的发展水平,得到泉州市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最后,在政治、经济、历史和自然上,综合分析泉州市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形成的原因。

在2000—2015年,在社会生活系统上晋江市发展最好,依次为南安市、安溪县、惠安县、石狮市、永春县、德化县、泉港区,洛江区发展最差; 在经济发展系统上晋江市依然发展最好,依次为南安市、石狮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泉港区、德化县,洛江区还是发展最差,其他城市经济发展系统与社会生活系统上有一定波动; 在生态环境系统上发展最好不是晋江市而是南安市,依次为晋江市、石狮市、德化县、永春县、安溪县、洛江区、泉港区,发展最差而是惠安县。在社会、经济和生态层面,采取相应措施推进发展进程,同步发展,推动泉州市新型城镇化永续发展。

在2000—2015年,泉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处于0.246 5~0.805 0之间,呈现“中间高,边缘低”的空间分布。对于不同的等级,第一个等级上分布有晋江市和南安市,第二个等级上分布存在空白,第三个等级上分布有石狮市、惠安县和安溪县,除安溪县均在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平均值之上; 而均在泉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0.489 6)之下的有:永春县和德化县处于第四个等级、泉港区和洛江区处于第五个等级,在数量上分布基本相当。泉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晋江市(0.805 0)最高,洛江区(0.246 5)最低,它们之间差距近2倍,城市差异明显,存在一定的聚集状态。泉州市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显著,主要受到政治、经济、历史和自然等方面原因。今后,亟需从社会生活系统、经济发展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3个层面同步发展,推动泉州市新型城镇化永续发展,以期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定量研究提供基础。

猜你喜欢

南安市晋江市安溪县
跟妈妈学做菜
世界文化遗产
——青城山
游鼓浪屿
做冰镇小吃
南安市首批石材产业星级人才初步人选公布
“三位一体”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走进福建省南安市英都中心小学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掠影
——走进福建省南安市崎峰小学
晋江市实验小学
“三位一体”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