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2019-04-13陈斯益

速读·中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师生关系新课标

陈斯益

摘 要:现阶段,体育教学正处于传统教学与新课改教学相互交替的过渡时机。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严重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很好的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将从情感交流、师生合作、教师素养、加强对话四个方面对师生关系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体育教学;师生关系

在教育活動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而在新课标实施的背景下,不论是从老师的角度,学生的角度,还是教学模式的角度等方面都应该发生转变。初中的学生处于青春发育这一特殊时期,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研究这一时期的师生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师生关系的概念

师生关系是在教育中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体现,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学习过程中的直接交往和联系,它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新课程教育下,要做好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这一情感交流的过程中,不但学生能够学到东西,同样教师也可以得到实际教学实践经验,也是个学习的过程。

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认为,体育课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抓课堂组织纪律性及课堂常规、做操、立正、稍息等统一行动。传统的教学形式单调、死板:规定的活动内容,机械的组织活动方法,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一味地要求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却不注意对学生进行诱导和启发,不善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进而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逆反心理,造成学生的冷漠和对抗等。当然,也不能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方式,适当的操练、适当的督促、强烈的语音及语调也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增进师生关系的渠道

初中体育教学可以分解为教师的课程教学和学生对课程的学习这两个双边过程,不但学生可以对自己的身体进行练习,从而增强自身身体素质,而且对学生的智力也是个发展,毕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不能够机械的模仿练习。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学生心中所想,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把握学生情感,拉近师生距离(情感交流)

师生之间通过教学交往所建立的是一种人际之间感情相互传递的关系。体育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对人对事公平合理,对学生的进步能及时表扬,对犯错误的学生不能简单粗暴批评,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二)师生共同合作,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师生合作)

所谓师生合作,即指体育课堂上形成的互动的师生关系。它在师生关系中处于较高的层次和境界。合作是现代生活中交际交往的重要内容。“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因此,师生合作也给予了学生自我完善的动力,促使学生自我塑造,逐步形成各种社会交往中应有的品质。在教育实践中,但凡成功的体育教师,都善于在体育锻炼时精心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教师制定目标,而不是包办代替,充分发扬课堂民主,师生共同参与完成。

(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好学生榜样(教师素养)

中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感染,生活的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一生。老师是学生第一模仿对象,老师的一举一动都时刻感染着每一位同学。对于体育而言,从事体育运动的人性格大部分都比较直爽,有时候在语言和行为方面有点过激,这对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有很大的弊端,从而拉远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因此,应时刻保持体育老师的个人修养。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从情感交流、师生合作、教师素养、加强对话等方法,阐述了如何发展良好健康的师生关系,时代呼唤和谐,构建和谐的体育课堂,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个体育教师的责任。按照新课程教育的要求,进行初中体育教学时必须树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独立的人格,使得身体素质得到提高,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提高,而初中体育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则在立足做好自身工作的情况下,还必须对自身的修养进行提高,从而适应新课程的发展需要。

(二)建议

应当鼓励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支持学生的不同想法,并逐步促使教师的外在鼓励内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当教学过程中师生作为具有不同个性的人相遇、期待并相互理解时,师生之间的不和谐就会消融,并在和平相处的基础上,共同挖掘各自的创造精神,并从共同构筑的教学活动中,摄取有利于自我发展的有价值意义的东西,不断建筑与丰富自身。体育教师应积极创造这种和谐关系,使教师教的方法与学生学的动机和谐统一。

总之,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谈举止、知识技能等都要给学生起到示范榜样的作用,这是得到学生信赖和喜欢的关键,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在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的同时,还要注意教师威信力的树立,保持好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在体育教学中,公平公正原则也是影响师生关系好坏的一大原因,教师必须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偏爱,更不能歧视某个学生。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都是有利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师生关系的良好性,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体育课上,有益于体育教学的进行,进而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兰,范兵.民主与权威:师生关系再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2010,33(2):4-7.

[2]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J].高等教育研究,2001(6):27-30.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教学师生关系新课标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
如何关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