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2019-04-13余扬锦
余扬锦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主要的教学目的之一,本文主要就在英语课堂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准备”、“有效的教学活动”、“有效的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来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展开阐述。从而实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培养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准备;兴趣;评价
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乐学、会学、会用”的目的呢?只有把课堂教学组织好,才能使学生准确、牢固地掌握和应用英语。组织好课堂教学,需要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下面我从三方面来叙述。
一、有效的教学准备
这一环节我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应该是以下三方面的结合体。如下:①学生的“教学”准备——预习“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思考问题,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而在这个“疑—思”过程中,预习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预习充分的学生紧跟老师的教学思路,而那些没预习的学生,像个观众看表演。因此,要充分重视预习;②教师的“教学”准备—备课,有效的课堂应该是教师能牢牢把握住本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认真备课是基础和前提。还记得自己刚接触英语教学时,认为备课是写教案,因此刚开始就是按教师用书的教学步骤而教,缺乏了对教材的深入理解,更是脱离了学生的实情以至于备好的教学方案与课堂的实际教学相差很大。所幸的是在反思与学习中,及时认识错误并加以改正,其后工作中有所改进;③师生的“教学”准备—情感,教学是相互的,因此有效的教学准备还有师生之间的情感准备。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师方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做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如果对某个老师有好感,就会“爱屋及乌”,喜欢他所授的课程。反之,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不愿再学课程。所以,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让教师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要注意方式,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正如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也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关心和谐,感情融洽,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从而有利于课堂教学。
二、有效的教学活动
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学习过程的真正动力。他主张围绕学习兴趣组织学生的学习。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也强调英语课程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将学习变成自愿、高兴的事。有了兴趣,才会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爱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进行机械地讲解,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在他们眼中枯燥无味的语法、词汇,学生完全不感兴趣,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有效的教学活动,就得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设计教学过程。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①充分利用课前几分钟,创设有效的学习氛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A go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可以是播放一首英语歌曲或CHANT,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感。有时也安排一些Warming-up exercises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怀着愉悦的心情融入浓厚的英语氛围;②创设情境,提高有效的主动学习。语言总是和情景连在一起的,有了情景学生才印象深刻。因而创设一些真实有趣的情景,将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在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中去看、去听、去说、去感觉。可以采用Daily talk,也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使课堂成为语言运用的有效场地。同时还可以运用多种直观的教学用具:实物、图片、简笔画、录音机,甚至是学生自制的教具等。这样可以将抽象的语言与实际建立联系,有利于训练学生“用英语思维”;③开展竞赛,调到学习兴趣。每位学生都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初中学生,争强好胜,勇于自我表现,这种天性注定他们会喜欢竞赛活动。因此,将竞赛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创设多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景,以增强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三、有效的教学评价
“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由此可见,让学生觉得我能行,也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一环。我们在上课时应该考虑到每一层次的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难易不一的问题,让每个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吃,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不可否认,人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总是有差异的。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考到高分。我认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用激励性语言,能够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提升自信心。激励性评价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体现为:以关注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为标准,努力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以表扬和激励为手段,尽可能地挖掘每个学生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因材施教,针对症因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消除学习英语的畏难情绪,尽快赶上其他学生。我班有个学生原来的英语成绩较差,通过和他交流得知,他怕发音不准,惹人笑话,针对这一问题,我教他练习发音,然后在人数不多的场合进行交流,等到胸有成竹时再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对他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与表扬鼓励,此后他在英语课上能积极主动发言,学习效果明显提高。激励性评价也可运用于合作学习和互助评价。
教學是一门科学,只要我们肯下功夫研究,总会找到解决各种问题的突破口的。在英语教学中,应当给孩子们说的权利。做老师的人,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做他们的好朋友,让“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参考文献
[1]中学课堂组织调控实用技巧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