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偏远民族聚居地区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9-04-13黄星林

速读·中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实践性民族地区课程改革

黄星林

摘 要:在偏远民族聚居地区小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由于存在一定的语言障碍等因素,这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阻碍。相比较于汉族学生而言,少数民族学生将会付出更多的努力,严重的制约了民族地区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认真分析这一问题,为能寻求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民族地区;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实践性

我国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已经有了十多年的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在我国还有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交通落后的偏远民族聚居地区,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现状让人堪忧。下面就偏远民族聚居地区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偏远民族聚居地区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

小学生年龄尚小,身心发育都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与此同时,他们对于外界的一切新鲜事物都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乐于探索未知的存在。具体到偏远民族聚居地区小学生成长现状来看,虽然其活泼好动,热爱学习,但是,在使用汉语版教材和汉语言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语言沟通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障碍,使得这一地区小学生对于教师所教学的相关知识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缺失。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们的沟通和交流,同时有针对性地做到充分备好课,并为此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有所获。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又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于在偏远民族聚居地区从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就提出了较高的素质要求。教师既要不断适应普遍课程改革的新形式,探索新型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不断探索新型的课堂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又要尽可能多的了解并努力学习一些该地区相应的民族语言和习俗,以适应教学和与学生交流的需要。总之,教师要结合偏远民族聚居地区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实施有效课堂教学,让枯燥的数学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变学生 “要我学“为”我要学”的目的,使学生真正爱上数学。

又由于偏远民族聚居地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决定了在该地区实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必须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们的后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将来的人生发展起好步、铺好路。

2偏远民族聚居地区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实践

目前贵州省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仍然与我国东部大城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贵州较为偏远的民族聚居地区又与交通相对便利的城市和地区存在着差距。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偏远民族聚居地区素质教育理念还没有完全得到全面的落实,产生了教育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因此,在偏远民族聚居地区进行程改革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教师们仍然要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实践,联系实情不断全面深化教育教学课程改革,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2.1转变教育理念,培养学习兴趣

我们的教育受应试教育影响深远。课程改革指出:教育教学不但要重视教学结果,更要重视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要真正落实课程改革的要求,并加以实践,就要破除传统的唯分数论,理性认识应试教育,并坚定地把教育教学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上来。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分析问题和考虑问题,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小学数学课堂的快乐。偏远民族聚居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课程改革思想,彻底转变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的陋习,不但要重视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多强化他们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真正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兴趣。

2.2强化数学教育及训练,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

態度往往决定成败。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对待数学应有严谨的态度。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数学素质训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培养起学生认真负责,勇敢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情操,这也是一个优秀学生所必具备的基本素养,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在偏远民族聚居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又要结合地区特点,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上述素养,并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勤于探究,勇于拼搏,这也是数学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

2.3不断健全和完善教学环节,开展启发式教育

在偏远民族聚居地区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不但要传授给学生们相关的基础数学理论知识,而且还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教育教学环节体系,积极开展启发式教育。任何事物间都是相互联系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也是如此,是一个由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不断循环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具体问题和实际,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如教学与操作有关的数学课程时,学生就要在教师的适当启发下勤于动手操作,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最终探索出新的数学知识。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总而言之,民族地区素质教育改革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在偏远民族聚居地区从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教师们应当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策略和方法,并且充分结合民族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有效的教育手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忠碧.民族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8):185.

[2]赵战勤.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教学浅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6(01):48.

《对民族地区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实践性研究——以贵州福泉仙桥地区苗族小学为例》课题组。

猜你喜欢

实践性民族地区课程改革
高中物理教材实践性栏目育人价值及其实现策略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第一性
实践性教学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