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用几何直观培养数学能力

2019-04-13周小青

考试周刊 2019年32期
关键词:几何数学能力深度

摘 要:几何直观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的数学课程十大核心概念之一,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由于数学本身的抽象性,决定了学习理解的障碍性,而直观却可以解除这种认知的障碍。要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提升,教师要充分发挥几何直观的优势,才能让学生的学习从浅层走向深度。

关键词:几何;数学能力;深度

一、 借助几何直观 提高理解能力

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不是依靠在逻辑上,而是依靠在正确的直观上;数学的直观是对概念、证明的本质把握。”人教版小學数学三年级上册《集合》一课较为抽象,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用集合圈、集合圈中的每部分表示什么往往较为困难。而利用直观,让学生经历集合圈的形成过程,才会真正理解集合的内涵,促进集合知识的意义建构。

教师创设了生活情境:三(1)班参加跳绳的人数有8人,参加投篮的人数有7人,参加这两项运动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计算时得到共有15人参加,可经调查实际参加的人数是12个,为什么答案不一样呢?(1)请你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有哪些人参加?两项都参加的有哪些人?(2)同桌交流。学生画图有的用两个圈表示,重复的人在外面;有两个圈里面写的分别有8个和7个;有两个圈交叉的,中间写了重复部分,但左右两边又都是有8个和7个的;有个别同学用两个圈交叉,中间交叉部分写重复的。谁是正确的?教师让学生现场演示了这个过程,在黑板上画两个圈,每个人拿着号码,让这些同学上台把号码放在相应的位置。学生在上台放置的过程中产生了矛盾:重复的人该站哪合适?在学生的不断纠错下,终于认识到移动两个圈,把这些重复的号码放在交叉的部分。经历集合的形成过程。有了这样的经历体验,再让学生说出各部分的意义就已是水到渠成,从而就能较好地解决相关的问题了。

二、 借助几何直观 培养问题意识

借助直观,让学生从图示中引发联想,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比如,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解决问题》例题中,小红喝了一杯牛奶的一半,兑满了水又喝了一半,在没有画图之前,学生提出的问题是这两个12是一样的吗?喝了多少水?多少牛奶?随着解决问题的需要,画了直观图后,学生在解决了问题后有了图示的启发又会再次提出问题:如果第一次喝的是13,第二次喝的也是13,第二次喝的水和牛奶又会是怎样的呢?如果第一次喝了12,第二次喝了13,又是怎样的情况呢?喝了13后,第二次喝的牛奶与水又是什么关系?问题意识大大增强。

三、 借助几何直观 学会学习方法

联结主义认为:学习就是联结,心理是人的联结系统。人面临一种特定的情境做出相应的反应,这种情境和反应即构成了联结。直观图示让学生较快地把图与知识点进行联结,从而更好地找到本质的联系。比如,四年级下册《植物问题》,教师化繁为简把题目改为全长20米小路,每隔5米栽1棵,一共可栽几棵树?让学生画图,数出间隔数和数出棵数,感悟棵数与间隔数有关。列式,观察发现规律。

这个过程,通过动态演示让学生在图与算式中找到联结点——棵数与间隔数之间一一对应关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三种情况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内在关系,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了两端都栽为什么要加1的道理及其他两种栽树的情况。有了这样的直观图示,才能让学生把目光集中在本质问题上,并利用一一对应的方式先判断“段数与棵数”,进而判断哪种“栽树情况”,而不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解决这类问题。抓住本质联系进行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学习方法,利用几何直观,可以让学生从中找到学习的方法。

四、 借助几何直观 提高思维品质

数学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育学的任务是形成和发展那些具有数学思维(或数学家思维)特点的智力活动结构,并且促进数学中的发现。”

1. 培养批判性思维

美国学者格拉泽巧提出:“批判性思维是态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体,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必须有质疑的态度、逻辑推理知识及分析、综合和评价的认知技能。批判离不开反思、质疑。”

例如把常规题:写出若干个数,问下面哪个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60亿,改为如图:一个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得到近似数是60亿,这个数可能是( )

这样的直观图,并没有降低难度,不仅学生要学会解读信息,还要会分析和判断数量,教师还要求让学生说出如何判断和寻找正确答案,其他字母对应的数又是多少?从图中有何发现?这个过程就含有批判性思维在里面。批判性思维表现为一种能力,核心能力即分析、评估、推论和自我调节能力。让学生就一个图形或线段图进行分析解读,是一个重要的获取信息的来源,也是一个思维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批判性思维发展的重要过程。

2. 培养创新性思维

问题作为思维的起点,能够引发思考。直观先于思考又服务于思考,很多数学问题的发现与解决的灵感都源于几何直观,建立几何直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脑生理学研究表明,从人脑功能角度来看左脑具有分析的,算数的,言语的,逻辑的,抽象的思维;右脑具有直观的,综合的,非言语的,几何图形识别的形象思维。学生凭借几何直观理解有关数学内容,不仅仅能够深化理解,而且能够培养一种思维方式——凭借简捷、直观的载体,巧妙地化解相关问题。这种思维正是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成分之一。

教师要抓住学科核心内容,围绕数学本质,充分利用几何直观优势,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发展数学思维,培养学科素养,成为一个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未来建设者。

参考文献:

[1]斯托利亚尔.数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吴亚婕,陈丽,赵宏.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的探究[J].课程与教学,2014(11).

作者简介:周小青,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市康乐小学。

猜你喜欢

几何数学能力深度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现代油画构成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中几何画板的教学探微
三角函数问题中的数学思想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数学课堂教与学研究
提高农村学生学习几何的能力探索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