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9-04-12刘瑞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年6期
关键词:稳定型病程心绞痛

刘瑞霞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冠心病对中老年人群的生命和健康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例如肥胖、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吸烟喝酒等。在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过程中,积极护理干预尤为关键。本研究通过对我院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照试验,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均属于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一共120例,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和《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的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符合。排除标准:排除恶性肿瘤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脑血管疾病患者、药物过敏者、由其他原因所致的心绞痛患者等等。其中男患者和女患者比例为80:40,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为(63.00±5.50)岁,病程 1-10 年,平均病程为(5.50±1.50)年。包括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8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5例。随机分组,各组为60例,观察组男患者和女患者比例为45:15,年龄40-82 岁,平均年龄为(63.00±5.00)岁,病程 1-10年,平均病程为(5.00±1.50)年。包括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例。对照组男患者和女患者比例为35:25,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为(63.00±5.18)岁,病程 1-10 年,平均病程为(5.10±1.50)年。包括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阶段、病程时间、心绞痛类型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一方面按照常规进行药物治疗,例如抗血小板治疗、扩血管治疗、抗心律失常等。另一方面告知患者关于用药的注意事项,叮嘱患者按照医嘱用药。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包括以下:

(1)心理护理干预。因为许多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对疾病的发展、治疗感到过度担忧,随之情绪和心理状态表现越来越差,对患者的治疗疗效和治疗依从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护理人员应当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寻找患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并且寻找合适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通过积极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信心,保持良好积极的治疗心态,从而促使患者更加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2)饮食护理。因为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发病原因较多,例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等,因此必须对患者的饮食方面进行调整,根据患者的个人习惯制定健康合理的饮食方案。该饮食方案尽量保持低热量、低脂肪、低糖、低盐,还要加入富含纤维、优质蛋白的食物。

(3)疼痛护理。当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的病情发作时,患者胸口会感到剧烈疼痛,必须对患者进行适当的疼痛护理,从而减缓患者的疼痛感。可以指导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采取半卧位或者坐位,深呼吸,必要者给予止痛药治疗,例如硝酸甘油或者消心痛。可以在病房内播放轻音乐或者电视节目,转移患者对疼痛感的注意力。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科学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共20个项目,涵盖4个方面的内容:躯体、精神、心理、行为。

然后采用生存质量评价量表(WHOQOL-100)对两组患者的生存状态进行评估,共24个项目,满分100分,涉及到6个方面的内容:生理功能、躯体健康、社会职能、周围环境、情感、心理。分值高,则生存质量优。

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SAS评分、SDS评分、WHOQOL-100评分,并且进行统计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疗效评定标准如下:(1)显效:症状完全消失或者明显改善,心绞痛改善II级;(2)有效:症状基本改善,心绞痛改善I级;(3)无效:症状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数据的分布趋势,P<0.05表示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和生活质量

两组SAS评分、SDS评分、WHOQOL-100评分经对比,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护理后明显比对照组更低,WHOQOL-100评分护理后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WHOQOL-100评分经对比,两组SAS评分、SDS评分护理后明显比护理前降低,WHOQOL-100评分护理后明显比护理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 1)。

2.2 比较两组治疗疗效

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加高,P<0.05,(如表 2)。

表1 两组SAS评分、SDS评分、WHOQOL-100比较(±s)

表1 两组SAS评分、SDS评分、WHOQOL-100比较(±s)

组别S A S S D S W H O Q O L-1 0 0对照组(n=6 0)观察组(n=6 0)护理前5 0.5 0±1 0.8 0 5 1.0 0±1 0.6 2护理后4 8.5 0±1 0.1 8 3 2.5 0±1 0.0 0护理前5 0.5 5±1 0.6 2 5 0.5 1±1 0.8 0护理后4 6.5 0±1 0.5 0 3 0.5 0±1 0.6 2护理前5 0.5 1±8.8 0 5 1.5 0±8.8 2护理后6 9.5 1±1 0.8 0 8 8.5 0±1 0.8 0

表2 比较两组治疗疗效[n(%)]

3 讨 论

优质护理模式是一种现代高效率、高质量的护理方式,其在患者的康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发病因素来自于多方面,并且死亡率高,患者容易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进而心理状态感到焦虑、担忧,对治疗方案的实施和疗效造成一定影响。本研究采取优质护理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进行护理,结果发现该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究其原因,优质护理注重关注患者全面的护理需求,例如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给患者带来更加优越的护理感受。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减缓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稳定型病程心绞痛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
颞叶癫痫脑灰质和白质减少及其与病程的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