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训练在高校体能课程改革中的策略分析
2019-04-10杨学坤
杨学坤
摘 要:近年来国内高校体能课程改革工作正在不断深入,教育领域也在针对如何强化功能性训练在体能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为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创新提供了参考和借鉴。该文结合这一现状,探究功能性训练的重要性,并提出强化功能性训练与体能教学工作融合性的相关策略,目的是增强大学生群体的体质素养、改善身体运动功能,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功能性训练 高校 体能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2(b)-0172-02
功能性训练的开展有助于对学生全面身体素质的开发,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运动功能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体力和耐力,并增进参与体育健身的决心和毅力。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是高校体能课程改革的首要目的,而选择科学而合适的功能性训练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1 高校功能性训练教学工作的开展现状
1.1 功能性训练教学的开展频率较低
当前功能性训练课程在高校中开展频率较为均一,每次功能性训练课程的时常均为40min。从开展频率和时间来看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从功能性训练课程的参与情况来看,学生参与功能性训练课程的比例较低,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的参与度相对较低,说明高校对功能性训练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得不到有效调动。
1.2 功能性训练教学的主要内容单一
当前受访高校功能性训练课程的内容种类较为单一,但仍以传统课程为主,特色课程开展较少。其中跑跳训练内容占比在70%,更关注体育运动中的力量、爆发力、反应力、速度、平衡、心肺等综合教学,而在大学生群体中受欢迎的杠铃、壶铃、哑铃、普拉提等课程的开展较为不足。这也说明当前高校功能性训练课程的活动相对固定,存在一定的单一性问题。高校功能性训练课程内容的选择思路上较为保守,缺乏与时俱进的观念,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功能性训练教育发展趋势的预测和把握不足,造成活动内容十分相似、固定。
1.3 功能性訓练教学的授课场地和器械设施情况
授课场地和器械设施是开展功能性训练课程的基础条件。5所受访高校的室内授课场地以教室合用、活动室为主,拥有专业场地的高校占比为40%。在室外授课场地上60%的高校设有沙地、塑胶跑道。虽然在器械设施的配置上相对完善,但由于缺少标准的活动场地可供高校功能性训练课程开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功能性训练课程的发展,需要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更多的支持。
2 功能性训练在高校体能课程改革中的优化策略
2.1 提升对功能性训练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水平
2.1.1 加大对功能性训练课程的支持力度
大部分高校的功能性训练课程还处于初步开展阶段,很多高校的功能性训练课程开设频率和时间较短。为提升功能性训练课程的开展效率,当前高校的功能性训练课程应以对社会有实用价值、对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有益的目标为基础,并以此来设计、选择和评价功能性训练课程的开展情况。首先,高校领导需要认识到开设功能性训练课程在高校体能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要求体育教师全力跟随功能性训练课程目标,并制定有关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其次,应加大对功能性训练课程的支持力度,组织体育教师参与功能性训练课程调研、学习,从优秀的功能性训练课程案例中学习相关知识和应用技能。
2.1.2 加强功能性训练课程的管理
各高校领导要时刻监督功能性训练课程的发展状况,使功能性训练课程的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科学先进,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推动功能性训练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应加强对高校教师正确、合理开展功能性训练课程的引导,如聘请专业功能性训练指导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经验分享,提高体育教师对功能性训练课程的认识和积累的经验。
2.2 加强继续教育,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2.2.1 走出去,请进来
一方面,可以组织体育教师针对功能性训练课程优秀案例进行观摩和评价,指出在功能性训练课程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组织体育教师进行反思和优化,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功能性训练课程的发展需要有专业的教师指导团队,未来必须要进一步巩固体育教师团队的综合素养,尤其培养青年教师在功能性训练课程开设的创新意识,使其能够准确把握功能性训练课程的教育重心,并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应以体育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为导向,调动体育教师提升自我教学素养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推动高校体能课程改革水平的提升。鉴于目前在高校功能性训练教学队伍整体水平低的情况下,高校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招聘高素质、高学历的体育教师,引导体育教师学习相关技能和知识,逐步提高功能性训练教学工作的整体水平。
2.2.2 定期组织相关教师交流讨论
定期组织相关教师交流,可以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开展交流工作,或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类关于功能性训练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讨论研究,能够解决体育教师在课程开展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尤其是对可能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或者处理比较费时的各种问题,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必不可少。
2.3 完善功能性训练课程设计,加强自主创新
2.3.1 增加互动协作内容
通过增加互动协作内容,功能性训练课程内容的设置应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与时俱进,注重对创新性课程的开发和推广,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设置相应的困难场景,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或组织学生采取鼓励性课程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任务。
2.3.2 促进功能性训练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发展
將功能性训练课程与其他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如将功能性训练课程与其他体育教学结合起来,有机渗透其他体育教学的内容,调动学生参与功能性训练课程的积极性。
2.3.3 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
高校应鼓励体育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发挥现有现代教学技术环境的可能性,如播放功能性训练课程的动画视频,提升功能性训练课程的丰富度和趣味性,确保功能性训练课程与学生兴趣特点的有效结合,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2.4 改善功能性训练课程开展的环境条件
2.4.1 加大专业设施的投资力度
目前高校的功能性训练课程开设场地主要是室内综合教室、室外场地,软硬件条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使得高校功能性训练课程的风格独树一帜,成为示范性的特教课程。应加大高校功能性训练课程专业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大投资力度,建立专业的功能性训练课程活动场地,引入先进的教学设备。完善的硬件环境是提升功能性训练课程效率的前提,激发学生的兴趣。
2.4.2 高校之间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机制
高校之间可以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提高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如定期组织学生到其他高校参与功能性训练课程互动游戏,加强不同高校之间的合作和沟通,相关部门应对高校功能性训练教学工作的开展保证充足的经费支持,只有在硬件环境上提供必要的保障,才能更好地控制高校功能性训练课程的教学效果。
3 结语
探索功能性训练的改革策略,组织开展学生积极参与功能性训练教育,能够改变当前高校体能课程模式单一,体能课程内容与学生实践需求相分离的问题,更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开发,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全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迪.浅谈功能性训练与高校体能课程改革[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6(9):14-16.
[2] 胡启良,兰自力,王云玲.论功能性训练与大学生体能教育互动的策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12(4):18-21.
[3] 王丽莎.大学功能性训练资源的开发路径探究[J].西安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7,19(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