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2019-04-10戚梦蛟陈建军

中国德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诸暨市劳动基地

戚梦蛟?陈建军

为着力构建劳动教育课程化建设体系,我市学校积极将劳动教育与义务教育拓展性课程、高中選修课程建设有机结合,遵循“以劳辅德、以劳增知、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养心”的新劳动教育理念,让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融为一体。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浙江省诸暨市作为农业大市,拥有诸多可利用的劳动实践基地,从2010年开始进行区域推进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我们的思考

劳动教育一词并不是近些年的新兴词,从建国初期至今,劳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其目的性、课程设置及其在教育中所处的地位都在不断变化。2015年发布的《教育部 共青团中央 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劳动教育意见》)中就明确指出,劳动教育不仅包括劳动技能的学习和劳动行为的养成,还需要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全面培养,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17年,教育部在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进一步阐述了劳动教育应如何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如开展热爱劳动的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劳动实践、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等等。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在与全国劳动模范座谈和出席重要国家会议时强调劳动的意义,号召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要身体力行向全社会传播劳动精神和劳动观念,让勤奋做事、勤勉为人、勤劳致富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一次明确指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也反映了近几年来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

新时代,劳动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即通过对劳动知识的运用,在劳动中锻炼技能、收获经验、体会情感、感悟精神,最终实现自我的成长。首先,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养成吃苦耐劳、独立自主的优良品质。其次,劳动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勇于创造的精神,有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学生养成勤奋好学的行为习惯。再次,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通过劳动来释放压力,缓解心情,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最后,劳动教育还可以与美育相结合,如让学生美化校园、装扮教室,在劳动中感受美、创造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也帮助学生在美好的体验中爱上劳动。总的来说,劳动教育是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我市一直以来都重视劳动教育,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日益复杂,逐渐发现以往的劳动教育方式还是存在不足。一是劳动教育在全市发展不均衡。部分学校重视劳动教育,配备了专业的师资团队,但也有个别学校存在无法保障劳动课程和活动顺利开展的情况。二是劳动实践基地不足。在本市可供学生进行参观、实践的劳动基地有限,也无法同时承担过多学生,导致学校在组织和计划活动方面都受到了局限。三是学生认识不足,且执行不一致。部分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不足,认为劳动就是干脏累差的工作,还有部分学生知道参与劳动很重要,但在实际参与方面却并不积极,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该表现越明显。四是家长对劳动存在错误的认识。一些家长会认为劳动挤占了孩子学习的时间,是获得好成绩的“威胁”,这种包办现象直接束缚了孩子的手脚,使孩子形成错误的劳动观念,最终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这些问题都促使我们思考开展劳动教育的新方式、新途径。鉴于诸暨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市内许多学校拥有劳动实践基地,这样的优势资源为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我们决定采取区域推进的方式,通过建立实践基地、加强课程设置、学校和家庭共同形成教育合力来帮助本市整体提升劳动教育水平。

二、我们的举措

根据《劳动教育意见》,诸暨市着力从培养学生劳动兴趣、磨炼学生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入手,坚持“依托实践活动基地,区域推进劳动教育”的工作思路,精心谋划方案,大胆实践探索。

1.强化基地建设,夯实基础

首先,加强市级内建基地建设。利用诸暨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现基地各类基础性教学设施齐全,拥有2,000平方米连栋大棚和苗木基地、蔬菜基地、帐篷露营、烹饪、家政实训、拓展基地等上万平方米的实践场地,年接待能力2万人次以上。同时,加强镇、校级基地建设,提出了一个镇至少建设一个实践基地的要求,建成率达100%。我们还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根据当地实际、历史传承、发展需求、区域特色建设实践基地。教育局坚持每年开展诸暨市级示范劳动实践基地评比活动并进行一定的经费奖励,有力地推动了实践基地的建设。

其次,着力市级外联基地建设。主要依托我市发达的现代特色农业项目。我市特色农业项目多、遍布广、特色明,我们从200多个大小基地中,综合考虑基地规模、技术力量、社会责任、发展趋势等方面,命名市级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做到区域布点均匀,劳动实践项目涉及现代农业,生态农业,蓝莓、茶叶、樱桃、铁皮石斛种植开发,珍珠养殖、深加工,粮食生产,等等。

2.依托内外基地,区域推进

市级内建基地主要通过课程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集中实践。近年来,教育局、学校每年组织五年级、八年级的学生,以校为单位到基地参加实践活动,时间一般为5天,达35个课时。实践活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实行走班制,学生在基地推出的蔬菜种植、花卉养护、烹饪、露营等10多个模块中自主选择课程,重新组班。这样的集中实践,既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场地,培养了劳动技能,又对学校劳动教育进行了一次检验和评价。自2010年开始每年接待中小学生近2万人次,初中学生受众覆盖率在我市已达95.7%,学生对课程满意度达98%以上。各镇、校级基地承担了镇域内的学生劳动实践任务,要求每位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1次集中实践活动;同时以项目为依托开发劳动教育类拓展性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通过学生动手实践的方式,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

市级外联基地主要采用“走出去、请進来”的方式,“走出去”就是组织学生到基地听取介绍、参观现场、参与劳动实践;“请进来”就是邀请基地的项目能手走进学校,传授劳动技能,指导学生实践。

3.课程建设跟进,融入课改

为着力构建劳动教育课程化建设体系,我市学校积极将劳动教育与义务教育拓展性课程、高中选修课程建设有机结合,遵循“以劳辅德、以劳增知、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养心”的新劳动教育理念,让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融为一体。如赵家镇中学围绕当地香榧特色,开发了“走进榧乡”校本课程,逐渐形成了以劳动技术为特色的“榧趣”课程,每周推出“榧乡,我的骄傲”“小小CEO”“榧乡ABC”等选修课程,指导学生香榧育苗、嫁接、护理、采摘、炒制等方面的学习与实践,进一步拓展学生实践能力。牌头镇小学紧紧依托同文少年农科院,既注重各类学科的渗透,开设了“玩出诗意的语文农场”“玩出智慧的数学农场”“玩出洋味的英语农场”“玩出时尚的艺术农场”“玩出创意的综合农场”等课程,又开发了“七彩开心农场”课程群,分年级实施“野趣”“大农科小童谣”“孩童护果乐”“种子的秘密”等课程,使农科院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乐园、精神的桃花源。

4.实现教育合力,家校共育

劳动教育不能仅依靠学校教育和校内外活动,还需要结合家务劳动。我们主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这一阵地,帮助家长认识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如何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来安排适合的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都能获得劳动机会、增长劳动兴趣、提升劳动观念。例如,有的学校设计了系列“亲子项目”,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开展小种植、小养殖,一起了解二十四节气及农事,一起在亲近自然的活动中认识各种植物、动物;有的学校则通过任务单的形式,为学生进行劳动创造机会并给予帮助,让孩子记录自己的实践过程和体会,达到了家校共育的良好成效。

在2015年10月,诸暨市被教育部确定为10个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单位之一;2017年10月,《依托实践活动基地 区域推进劳动教育》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丰富了“学在诸暨”的品牌内涵。

在下一阶段,诸暨市首要开展的是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在全面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如何构建劳动教育课程化建设体系和评价方式,提高劳动教育成效;其次是提升实践基地内涵,加大投入力度,激发基地建设的积极性,丰富基地教育实践内涵;最后是强化劳动教育统筹融合,通过做好校内与校外、集中与分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比如加强与“美丽校园”建设的结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的结合,将劳动教育融入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之中,融入学校发展之中。

【戚梦蛟,浙江省诸暨市教育局副局长;陈建军,浙江省诸暨市教育局普教科科长,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谷 月

读者热线:010-62003990

投稿邮箱:zgdy_huati@163.com

猜你喜欢

诸暨市劳动基地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诸暨市学勉中学
诸暨市浣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