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困境及超越

2019-04-10刘正正

中国德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育人传统学校

摘    要:在当代,强调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而且还是我国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体现,是文化传承的必然途径,是打赢未来文化战争的必由之路。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有着特殊的时代意义,但当前我国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还存在认识偏差、内容窄化、形式单一、合作乏力等问题。对此,可从澄清认识、转变教育模式、重视家校合作等方面进行改进,将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落到实处。

关 键 词:传统文化;文化认同;传承

作者简介:刘正正,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内容,作为文化育人、立德树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中小学教育中备受重视。同时,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却遭遇了一些新的困境和挑战。那么传统文化教育的新时代意蕴何在?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问题有哪些?传统文化教育又何以肩负使命,超越困境?这便成了当前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要思考的基本问题。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当代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文化复兴”的口号就此起彼伏,新世纪以来这种诉求更是深入人心,重视传统文化已经上升到国家民族的高度。近几年来,我国相关教育文件也在不断强调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这其中的原因自然有很多方面,但特殊的时代背景是决定性的因素。当前学校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有着特殊的时代意义。

1.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是我国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体现

在全球化的时代,西方文化以普适化的文化价值观身份强势袭来,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猛烈的撞击。在这种情况下,提倡文化传承,重视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对传统文化地位的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但有着现代西方文化所不能替代的独立性价值,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而且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宝贵的财富,对现代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因此,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种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体现。在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也明确提到这一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1]因此,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就要强调这种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2.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是新时代文化传承的必然途径

新时代的传统文化传承是一个艰巨的历史任务。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自近代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传统文化几度遭遇重创,传统文化传承几近断裂,我们面临着失去文化根基的危险。另一方面,全球化时代我们面临着西方现代性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与平衡问题。西方现代性文化价值观虽已深入人心,但也产生了诸多问题,不管是在其生根发芽处,还是在移植到我国文化过程中。所以,传统文化还急需发挥“现代性文化危机解毒剂”的作用。清华大学唐文明教授说过:“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变中,传统文化一度断裂,但当这种转变完成,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古代的教化传统和现代社会也正在慢慢和解。”[2]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强调传统文化教育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通过公共教育普及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熏陶人、培育人,使之承担起时代的历史重任是必然要求。

3.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是打赢未来文化战争的必由之路

未来世界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竞争。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要在国内夯实基础、繁荣复兴,也要走向更大的世界文化舞台,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认可中国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文化是精神支柱,在全球化与多元化的矛盾与冲突中,中华传统文化必须成为我们坚实的基础和支撑。唯有如此,我们才有充足的底气和鲜明的立场在未来的世界文化舞台上站稳脚跟。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是全球化、多元化时代背景下的必然要求。概言之,弘扬传统文化,通过传统文化培育华夏子孙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应有之义。

二、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与困境

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已经在中小学得到了广泛普及和重视,但在实施中还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和误区,它们削弱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因此必须得到足够重视。

1.理解偏差

所谓理解偏差是指在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还不是很全面,甚至有些地方存在误解。首先,很多学校将传统文化教育等同于经典诵读。在这种认识之下,传统文化要么成为语文课程的一部分,要么成了独立的一门课程。同时,文化育人几乎成了語文老师或专门的传统文化老师的特定职责。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在提到中华传统文化的育人现状时就曾指出过这一问题,他说:“为什么只有语文老师可以教,历史老师、数学老师、物理老师为什么不能教呢?”[3]实际上这就反映了老师在传统文化教育认识上的偏差。其次,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时代意义认识不够深刻,缺乏教学反思。传统文化为何受到如此重视?学校为何要将传统文化教育看作教育工作重要的一部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问题缺乏必要的探究能力和反思能力,这势必导致传统文化教学的盲目性。

2.内容窄化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怎样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什么样的内容来培育国人是一个值得不断探讨的问题。当前我们已经挖掘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包括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流传至今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传统,诸如“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4]“仁义礼智信”“以德育代替宗教的优良传统”[5]等等。这些既可以从诸子百家的思想典籍中找到,也贯穿在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当前,学校通过阅读经典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从这些典籍中挖掘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精髓。但中华传统文化不应仅仅包括这些,它还应有更加广泛的内容,如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医、历法、文化艺术等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蕴含的精神意蕴同样是育人的重要内容。

当前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显然是非常窄化的。一方面,主要强调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在这其中又主要侧重于儒家思想的传递,忽略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髓。另一方面,单单囿于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是片面的,传统文化还应包含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医学科学、天文地理等领域的传统文化遗产。只有广泛涉猎、全面了解,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也才能更顺利地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3.形式单一

在当前的文化育人中,读、诵成为学生们接触、感受传统文化的主要,甚至唯一途径,而灌输则成为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将传统文化看作一种“知识”,而且这种“知识”可以通过记忆来传递。很多小学,甚至幼儿园让孩子死记硬背《三字经》《弟子规》,这种形式是否真的能够做到“以文化人”是值得怀疑的。楼宇烈先生就曾明确反对当前传统文化教育中读经、背经的惯常做法。他认为:“没有必要背,要去学习其中的精神,根本的精神……我们继承传统文化,根本之道在于继承其精神。”[6]

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经由文字或口耳相传所承载的思想来进行传承和为后人所了解,但文化不是静止的思想和文字。文化能够被人们认识并形成一种牢固的观念和价值体系还不够,它必须能够指导人们的生活和行为,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古代所谓“化民成俗”就包含这层意思。只有动词意义的文化才真正有活力,才是可以传承的文化,才不是断裂的文化。文化不是“死”的,不是停留在书页中的知识,而是一种活的精神;文化的传承并不是靠记忆、背诵来延续的,而是通过行动、习惯传递的。因此,文化育人的正确方式不是记忆、背诵,也不仅仅是理解,更重要的是理解之后要落实到行动中去,形成身体力行的习惯,也就是要成为“百姓日用”的文化。如此,优秀的文化精神才能真正传承下去,才能真正达成育人的目的。

4.合作乏力

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也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单纯依靠学校教育的力量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是不够的,必须充分调动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力量。当前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浓厚,但这主要体现在学校教育中,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家校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合作。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浓厚,很多学生在学校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但在家里家长信奉和践行的可能是恰恰相反的一套理念。家校之间的文化割裂,使学生产生认知错位,不能形成一以贯之的认知和习惯。其次,很多家长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对学校文化育人理念缺乏支持动力。在这方面,学校没有充分发挥教育优势,没有对家庭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宣传。最后,社区文化环境缺乏必要的传统文化氛围。社区文化宣传和教育仅停留在墙面文化和宣传栏的形式中,能够与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相呼应的教育活动很少,学生能够参与的活动更是凤毛麟角。

以上现象体现出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的育人活动衔接不畅,这就很容易造成“5+2=0”的教育现象。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合力,才能保证教育的质量、巩固教育的效果。而当前我国学校、家庭以及社区之间的传统文化教育协同合作是欠缺的,还有很大的推进空间。

三、基于意义与问题的传统文化教育策略

综上而言,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既肩负着特殊的时代使命,也面临着现实的困境和问题。因此,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必然要回应时代的要求、面向现实的困境,基于时代意蕴和现实问题改进育人策略,才能将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1.澄清认识,着力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

传统文化是一个具有广泛内涵和外延的词汇。首先,在现代社会转型期,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要对二者的关系有清醒的认识。传统文化是相对于西方文化而言的,但二者并不对立,而是独立并行且相互借鉴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民族之根。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仍然要滋养民族的灵魂,支撑民族持久发展。二者都是人类持久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给养,不能厚此薄彼。在全球化环境中,二者的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传统文化教育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两者的精华与糟粕,正视传统文化中一些与时代精神不协调的等级观念、非理性成分。其次,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内容。传统文化不仅仅局限于传统伦理道德思想,而是包含了中华传统文学艺术、科学、医学、天文地理中最优秀和璀璨的成分,它是世界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精神遗产。传统文化教育不是语文学科的一部分,不等同于经典阅读,不是某个老师的责任。传统文化教育要贯穿在所有学科的教育中,需要所有老師的共同努力。

澄清传统文化的相关概念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心,进而培养对文化的认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提。它首先要求在理性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更是世界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笔宝贵财富。失去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不仅仅意味着在全球化的环境中失去自我,也意味着世界文化丧失了一笔可贵的财富。其次,要让学生认识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走向世界的必要条件。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没有认同感的国家和民族永远不可能成为强大的国家,更不可能成为伟大的国家。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世界根本上是因为我们有着不可战胜的文化,在未来的发展中,传统文化将为我们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支持。

在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老师要有反思意识,厘清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清楚传统文化教育的现代意义。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树立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全面理解传统文化的地位和意义,从培养学生的理性认识开始,着力强调文化认同的培养。

2.改变单一灌输模式,将传统文化教育落实到行动中

文化一词自古以来就有动词的意义。《周易·贲卦·象传》中曾有:“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此来看,文化本身就蕴含着“以文化人”“化成天下”之意。

以文化人就是文化育人,因此,文化育人的核心和关键在于行动,在于“化”。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要重视文化的动词意蕴,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日常的生活中去,贯穿到行动中去,使之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指导人们的行为举止。在新文化运动10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和台湾智慧大学校长曾仕强在北大的一次交流中都曾提到传统文化要回归生活,从行动开始。[7]

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就要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日常班级教学活动中、师生日常生活中、学校文化制度建设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其耳濡目染。传统文化教育不能仅依靠背诵记忆或者庆典仪式,而是要稳扎稳打,长期落实。将传统文化教育落实到行动中要改变单一灌输的教育模式。在“说理教育法”“实践锻炼法”“情感陶冶法”“共情理解法”等诸多的教育方法中,尤其要强调“实践锻炼法”。那种认为通过背诵,甚至把经典变成考试内容就能复兴中华传统文化、达成育人目的的想法是无益的,必须改变单纯文字记忆、口号化、形式化的教育方式。只有将认知教育与学生的实践相结合,并最终付诸生活实践,形成一种道德习惯,才真正达到了“知行合一”,才真正实现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

3.家校协同教育,重视代际传承的作用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提到要坚持协同配合,“大力促进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8]。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协同合作的积极性,形成育人合力,尤其是要发挥家校协同配合的作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另外,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和艰巨的任務,单纯依靠学校教育的力量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中小学德育工作要坚持协同配合,这是学校德育工作开放性、系统性的反映,也是克服以往教育界所诟病的‘5+2=0现象的必由之路。”[9]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德育的一部分,自然也要遵循这一原则。

学校要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开辟家校沟通合作的渠道,指导家庭教育工作,促进家庭与学校教育工作的衔接。学校可以通过讲座、家校联系手册等方式与家庭进行沟通,向家长宣传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沟通和引导让家长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使其能以身作则,从而发挥代际之间的传承作用。学校还可以通过家庭作业、组织文化活动等方式让家长和孩子参与到传统文化教育的活动中来,为代际传承提供仪式化的契机。

参考文献: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EB/OL].(2017-08-22)[2018-12-10].http://www.moe.edu.cn/srcsite/A06/s3325/201709/t20170904_313128.html.

[2]唐文明.传统文化需要现代化转化[EB/OL].(2014-10-15)[2018-12-10].http://cul.china.com.cn/2014-10/15/content_7296190.htm.

[3][6]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及其传承[J].人民教育,2017(Z2):12-29.

[4]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24.

[5]张岱年.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M]//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第1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17.

[7]高杨.北大学子问道两岸国学名家楼宇烈、曾仕强[EB/OL].(2015-05-30)[2018-12-12].http://www.rmzxb.com.cn/c/2015-05-30/508767.shtml.

[9]石中英.牢牢把握德育工作的根本性质和价值方向[EB/OL].(2017-09-13)[2018-12-11].http://www.jyb.cn/zgjyb/201709/t20170913_766678.html.

责任编辑︱李 敏

猜你喜欢

育人传统学校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少年力斗传统
学校推介
清明节的传统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