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标准

2019-04-10

纺织检测与标准 2019年1期
关键词:黏贴伸长率防护服

碳纤维拉伸性能标准

碳纤维复丝是由多根碳纤维单丝并合而成的丝束,是碳纤维产品的主要形式之一,通常将碳纤维复丝与树脂浸渍固化后,测试其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

碳纤维复丝拉伸性能是评价碳纤维性能的重要力学性能指标,也是目前碳纤维生产厂家和应用单位最为常见的材料性能考核指标。

GB/T 3362—2017《碳纤维复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以下简称“新版标准”)于2018年9月1日正式实施,替代了GB/T 3362—2005《碳纤维复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以下简称“旧版标准”)。与旧版标准相比,以下为新版标准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

1 适用范围

新标准修改了碳纤维复丝的限定要求,由1K~12K改为1K~24K(见表1)。

碳纤维复丝每束中所含纤维的根数是碳纤维的一个重要指标。碳纤维每束有不同的根数,航空航天大多采用每束不大于24 000根(简称24K)的碳纤维,通常称为“宇航级碳纤维”或“小丝束碳纤维”。一般工业较多采用廉价的、每束大于48 000根的碳纤维,通常称为“工业级碳纤维”或“大丝束碳纤维”。

在2015年之前,国产PAN基碳纤维基本为1K~12K碳纤维。随着国产PAN基24K碳纤维原丝的研发成功和产业化,标志着国产碳纤维24K原丝生产制备技术实现了质的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因此,旧标准中规定的碳纤维复丝限定要求已不能覆盖国产PAN基碳纤维的规格,新版标准中将适用范围调整为1K~24K。

表1 新旧标准适用范围的变化

表2 新旧版标准中的夹具选用

2 仪器和设备

增加了试验机自动记录载荷—位移曲线的要求和推荐夹具的种类(见表2)。由于碳纤维试样质量轻且是脆性材料,建议采用气动夹具,夹持压力可根据加强片材质进行设置。

3 试样加强片

由于碳纤维复丝具有一定的脆性,直接将试样夹持到试验机的夹具上会导致试样断裂在夹具内部,从而导致试样测试数据无效。因此,对试样两端的夹持段应做适当的保护。一般的保护方法是在试样的两端贴加强片。经过试验验证,加强片的材料可以是牛皮纸、纸板、铝片等,也可以直接用树脂浇铸出来。

新版标准修改了加强片宽度,由20 mm改为10~20 mm,并修改了试样加强片的类型和厚度,删除了金属加强片。规定6K以下碳纤维复丝试样用0.2~0.5 mm厚的纸片或纸板;6K及以上碳纤维复丝试样用0.3~1.0 mm厚的纸片或纸板;修改了6K及以上碳纤维复丝试样加强片的黏贴方法。

作为结构材料使用的纤维种类,由1K、3K碳纤维向6K、12K、24K碳纤维发展,纤维的丝束越大,复丝试样的制作就越困难,进而影响拉伸性能测试。

加强片选用和黏贴不当,容易造成浸胶碳纤维复丝在拉伸过程中断裂在加强片内或者夹具钳口处,进而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大量的试验发现,按旧版标准的方法制备6K,特别是12K及以上碳纤维试样时,由于加强片选用类型及加强片黏贴方式的差异,测试结果与标样给定值往往有一定的差距,且不同测试机构的测试结果也容易出现差异,测试结果稳定性差,不具备可比性。

选用金属加强片制备的碳纤维试样进行拉伸性能测试时,在拉伸过程中随着拉伸强力的增加试样容易从金属加强片中滑出,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结合已有试验经验,新版标准对6K以上碳纤维试样的加强片类型及黏贴方式进行明确,以加强片黏贴后丝束平整无凸起、加强片与丝束黏贴处无多余胶珠、加强片黏贴选用胶液固化过程对浸渍碳纤维复丝性能无损伤等原则,以达到黏贴加强片试样断裂规整的目的,真实、准确地反映其本身的拉伸性能。

表3 弹性模量测量时应变取值范围

4 测试条件

(1)修改了仲裁试验加载速率,由2 mm/min改为10 mm/min。拉伸加载速率的变化对碳纤维的拉伸强度数据基本没有影响,但会对其拉伸模量有很大影响,随着拉伸速率的提高,碳纤维模量值会随之增高。

在实际的测试过程中,受到试验设备数据采集能力的限制、测试效率的影响等,一般来说10 mm/min是比较适宜的速度。因此,新版标准中仲裁试验加载速度规定为10 mm/min。

(2)增加了试验步骤中引伸计的装载和卸载。由于碳纤维材料本身伸长率低的特点,在复丝拉伸性能测试中需使用引伸计对碳纤维复丝拉伸模量进行测试。碳纤维复丝拉伸性能测试试样体积小、质量轻,且属于脆性材料,在使用引伸计过程中,接触式卡口极易对纤维试样造成损伤,所以新版标准中增加了试验步骤中引伸计的装载和卸载,减少引伸计使用过程对纤维试样的损伤,以便得到更为准确的碳纤维复丝拉伸性能测试值。

(3)增加了弹性模量测试时应变取值范围的对应关系(见表3),修改了拉伸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

对于碳纤维复丝弹性模量测试时的问题,美国先进复合材料供应者协会于1990年发布了SRM16-90碳纤维复丝拉伸试验标准。该标准规定了以应力-应变曲线上两个特殊应变点的正割模量来表示应力-应变关系,且ASTM D4018采用了该方法。旧版标准中未规定计算模量的应变区间,导致模量测试结果的不确定性,且不同测试机构的模量测试结果也存在差异性。新版标准中对于模量计算,增加了弹性模量测试时应变取值范围的对应关系,并对应修改了拉伸弹性模量计算公式,与国际标准对接,增加了标准的先进性,以便更准确地对碳纤维复丝拉伸弹性模量进行测试。

(4)修改了断裂伸长率的计算方法。碳纤维复丝浸胶固化后脆性大、直径小,精确测量其断裂伸长率较为困难,旧版标准中通常采用横梁位移测试得到表观断裂伸长率。

横梁位移测得的变形量,除纤维的变形量外,还包含整个测试系统的变形量,包括纤维的滑移、夹具和横梁等的微小变形量,但试样标距是试样本身的长度。因此,测得的表观断裂伸长率比实际纤维断裂伸长率大。

考虑到碳纤维是脆性材料,根据胡克定律,依据εt=σt/Et的原理,新版标准中用直接测得碳纤维强度与模量的比值推算得到断裂伸长率,相对于旧版标准方法测得的表观断裂伸长率更为准确。

(5)删除碳纤维复丝密度的测试方法,直接应用GB/T 30019。新版标准关于碳纤维复丝密度测试方法,直接引用GB/T 30019《碳纤维密度的测定》方法标准,删除旧标准中的附录C。而GB/T 30019—2013《碳纤维密度的测定》标准在重新起草修改时采用ISO 10119:2002《碳纤维密度的测定》,该标准适用于连续碳纤维纱和定长碳纤维纱密度测试,可满足碳纤维复丝拉伸性能测试中碳纤维密度值的测试要求。

(6)增加了浸渍胶液可室温固化的树脂体系。新版标准中对树脂胶液的选择原则进行规定,要求树脂应与碳纤维表面或其表面上浆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且固化后树脂的断裂伸长率应大于碳纤维的断裂伸长率。同时,新版标准推荐的环氧树脂体系在原有三种树脂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了浸渍胶液可室温固化树脂体系,固化后树脂的断裂伸长率为2.6%(典型值)。

对于高强型碳纤维(如T700、T800、T1000等)等断裂伸长率大的碳纤维类型,旧版标准中推荐的树脂已不能满足其拉伸性能测试的需求,需要选用适宜的断裂伸长率更大的高韧性的树脂体系来浸胶制样进行拉伸性能测试。

同时,通过大量的试验发现,固化温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碳纤维复丝最后的固化效果。随着固化温度的升高,树脂胶液与碳纤维之间的界面相容性下降,碳纤维浸胶试样的拉伸性能随之下降。因此,常温固化碳纤维复丝试样拉伸强度高于同批试样高温固化后试样的拉伸强度。

机械损伤类防护服装的标准

我国安全防护用纺织品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从军事及国防安保领域、公共安全应急产业的刚性需求,到广受关注的职业安全及户外运动中的安全防护,安全防护用纺织品已经从“特殊需求产品”转变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最终功能来看,机械损伤类防护服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类。

随着人们对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视,机械损伤防护服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在工业作业防护领域,机械损伤防护用品可防止高空坠落物、机械等对人体的伤害,例如建筑及工业作业用手套、面罩、头盔等。

1 防弹防刺领域

机械损伤防护服可用于防止子弹、刀刺等对人体的伤害,例如士兵、安保人员防弹、防刺割服装和设备。防弹防刺服将防弹、防刺功能合二为一,其柔软、轻便、舒适性是目前研究开发的重点和热点。

2 运动防护领域

机械损伤防护用品可防止运动中摔伤、撞伤等意外伤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运动的安全性,不仅适用于专业运动人士,也适用于普通民众。

3 相关标准

我国机械损伤防护服标准包括防护服装材料抗刺穿及动态撕裂性试验(GB/T 20654—2006)和抗刺穿性测定(GB/T 20655—2006)等方法标准。而国外相关标准与我国相比较为完善,其中,ISO标准有12项,CEN标准有11项,详细分类及信息见表4~5。

4 建议

我国可借鉴ISO 11393补充手持式链锯防护服的性能要求、测试方法等标准,借鉴ISO 13999系列标准制定刀切割防护服产品标准。在产品标准方面,可借鉴ISO 14877补充喷砂操作防护服标准;在方法标准方面,可借鉴ISO 13997补充抗尖锐物切割特性测定标准。在此基础上,应及时跟进“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灾害环境下人体损伤机制研究与救援防护技术装备研发及应用示范”项目中抢险救援服的轻便性能和抗撕裂性能以及警用轻型防割服耐切割性能的研究成果,兼顾机械操作防护服性能和经济性,及时修订相关标准,包括GB/T 20654、GB/T 20655等。

表4 12项ISO标准

表5 11项CEN标准

猜你喜欢

黏贴伸长率防护服
基于COMSOL 的黏贴层对矩形压电薄板振动特性影响分析*
集成有散热功能的防护服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热湿舒适性主动式改善方法研究
独具IP魅力的防护服时装秀
浅析AICA(爱克)不然板施工工艺
油田注水用复合管受力性能研究
基于高温防护服设计的数学模型研究
橡胶条的黏贴方法及黏贴装置
DC03冷轧钢板断后伸长率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其不确定度评定
我的宝贝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