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钢板内固定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踝大块骨折的疗效及其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2019-04-10孔靖
孔 靖
后踝大块骨折主要是指骨折超过关节面25%的后踝骨折,临床针对该类骨折多采取内固定手术治疗,而采取何种内固定材料尚未达成共识[1],本研究旨在比较微型钢板内固定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踝大块骨折的疗效,为此,针对70例后踝大块骨折患者进行研究。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2014年1月—2017年6月柳州市工人医院手足踝外科收治70例后踝大块骨折患者,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其中空心钉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25~87岁,平均56.19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24例,长跑运动伤9例,高空坠落伤2例。微型钢板组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23~87岁,平均55.89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23例,长跑运动伤8例,高空坠落伤4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均确诊为后外踝大块骨折,无夹层骨块,均对研究知情,自愿予以配合。本研究获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批号AF/SQ-02/3.0)。
2方法微型钢板组采取微型钢板(江苏金鹿集团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掌、足L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采取仰卧位,行连续硬膜外麻醉,于外踝断端作纵向切口,对嵌顿组织予以清除,对外踝进行复位,采用克氏针进行暂时固定,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解剖复位,再采用微型钢板对后踝进行挤压复位和加压固定,关闭切口。
空心钉组采取空心钉(苏州苏南捷迈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直径4.0空心型锁定螺钉)内固定治疗,采取仰卧位,行连续硬膜外麻醉,于外踝断端作纵向切口,对嵌顿组织予以清除,对外踝进行复位,采用克氏针进行暂时固定,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解剖复位,即可拧入2枚空心钉进行固定,关闭切口。
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治疗优良率。
4疗效评价术后患者定期返院复诊,术后6个月评估疗效[2]:(1)优:X线片示后踝向近端移位不足2mm,下胫腓间隙与对侧相等;(2)良:X线片示后踝向近端移位不足5mm,下胫腓间隙与对侧相比增宽不足2mm;(3)差:未达到优、良标准。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5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性别、致伤原因、治疗优良率等作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年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作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结果
6.1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微型钢板组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空心钉组(P<0.05)。见表1。
表1 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
与空心钉组比较:*P<0.05
6.2治疗优良率比较 微型钢板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空心钉组(P<0.05)。见表2。
表2 治疗优良率比较[n(%)]
与空心钉组比较:*P<0.05
讨 论
踝关节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关节内骨折,主要包括外踝骨折、内踝骨折、后踝骨折等,其中后踝骨折在踝关节骨折中较为常见,其发生率在踝关节骨折中占比约44%[3]。后踝骨折发生后,患者的踝关节稳定性往往会丧失,其关节软骨易发生退行性病变,导致其踝关节、后足功能障碍,其治疗难度较大,尤其是骨折面较大的后踝大块骨折,如何有效恢复其踝关节功能是后踝大块骨折治疗时的难点问题[4]。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临床上治疗后踝大块骨折的主要方法,通过在患者外踝后外侧作纵向切口,使后踝骨折面显露,再采用内固定材料对骨折断端进行有效复位和固定,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踝关节功能恢复。而在后踝大块骨折内固定术中应采取何种内固定材料尚存在争议,常用的内固定材料主要为空心钉、微型钢板,具有其各自优势和局限性,其中,空心钉可对骨折累及关节面30%以下的后踝骨折断端予
以加压,有效固定胫腓后联合韧带、跟腱韧带,但空心钉对部分骨块无法妥善固定,患者无法尽早开始功能锻炼,且其存在骨折移位风险;微型钢板是一种轻薄的钢板材料,其对患者骨折断端周围血运的影响较小,可随意塑形,更加贴合于后踝骨折块,且微型钢板还可对一些空心钉无法固定的小骨块予以加压固定,其固定作用稳定,可防止骨折移位,术后无需采用外固定,使患者尽早开展功能锻炼,有利于促进其踝关节功能恢复[5]。
本研究发现,微型钢板组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空心钉组(P<0.05),其治疗优良率高于空心钉组(P<0.05),这充分说明在后踝大块骨折内固定术治疗中,采用微型钢板固定的效果优于空心钉。
综上所述,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踝大块骨折的疗效优于空心钉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