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性研究

2019-04-10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肺泡呼吸衰竭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性炎性疾病,该疾病早期的临床发病症状并不太明显[1],只会发生一些呼吸浅且频率的症状,但是对于严重患者来说,会发生呼吸衰竭的症状,同时将伴有呼吸困难、呼吸频率的异常、心率加快、呼吸困难、发绀、神智模糊等表现[2-3]。虽然在临床上,将COPD判定为是可预防、可治疗的一种慢性疾病,但该疾病的后期病情的演变后果是十分严重的。研究发现[4-5],因COPD导致患者死亡数量已经超过了90%,所以,对此类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提高COPD呼吸衰竭患者生存质量。本文主要分析无创呼吸机对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有效性,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均经过诊断确诊。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为55~80岁,平均年龄为(70.2±4.2)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为53~82岁,平均年龄为(71.3±3.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入组患者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关于COPD的诊断标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患者合并有重要脏器的衰竭;合并有精神行为的异常。

1.2 方法 [6-7]

对照组进行常规疗法,主要有止咳、扩张气管、祛痰、吸氧等治疗方法。祛痰止咳治疗:将10 mL生理盐水和60 mg盐酸氨溴索的注射液进行充分的混和,然后按一定剂量进行雾化吸入疗法,2次/d;吸氧疗法:患者进行吸氧治疗,氧气流量≤3 L/min,应维持氧气通道的畅通。扩张气管的治疗方法:给予患者注射氨茶碱的注射液,每天2次,每次250 mg。研究组患者在上述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无创呼吸机疗法。患者应在床上保持平卧状态,将呼吸机面罩扣在患者的面部,在进行治疗之前,将呼吸机的吸气气压调节在7~22 mmHg,而呼气末正气压值应控制在4~14 mmHg,控制患者的呼吸频率每分钟在12~18次,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约为95%,一次的治疗时间位1~2 h,治疗次数为4~6次/d。两组患者治疗周期为20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HR)、氧分压、血氧饱和度(SaO2)、呼吸频率(RR)、血气分析(PaO2);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再入院次数(随访时间半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心率、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再入院次数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RR、HR、SaO2及PaO2水平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HR、R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SaO2及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住院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天数及再住院的次数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COPD呼吸衰竭疾病患者经常会发生通气功能较差、呼吸肌疲劳及气道堵塞等临床症状,上述发生的原因通常是感染、营养不良及电解质紊乱等,由于病灶性肺不张多发症状,使得患者的肺泡形成一种透明膜,使得通气/血流比例的失调和肺内动静脉分流,从而导致患者肺泡换气的功能发生一定的障碍而引起了缺氧[8-9]。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疾病的治疗,多采用呼吸兴奋剂、扩张支气管及抗感染的治疗方法,但起效困难。呼吸衰竭主要的病理原因为呼吸肌疲劳,而无创呼吸机工作的原理是通过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使气体顺利的进入通气不畅的肺泡当中[10-11],使肺泡内气体分布达到平衡,痉挛的支气管得到扩张,进而缓解了V/Q比例,改善了CO2潴留症状及低氧血症状。无创呼吸机不仅能够升高患者在吸气时的吸气压,帮助患者克服其气道阻力,而且还会有效提高肺泡通气量,使气体的分布达到均匀状态,使得肺泡中氧气可以充分向血液的方向弥散,有效降低无效死腔的气量[12]。当患者呼气时,PEEP还能够抵抗内源性呼气末正性压力力量,预防患者肺泡萎陷,缓解肺泡弥散性的功能,有效将肺泡内的CO2排出,从而起到提高PaO2及降低PaCO2目的。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对比(±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对比(±s)

研究组 治疗前 40 130.25±10.09 74.02±1.18 31.06±1.01 80.18±2.48治疗后 90.24±11.11 98.25±2.54 21.25±1.26 68.35±1.65对照组 治疗前 40 132.95±10.85 75.05±2.02 32.01±1.12 79.05±3.15治疗后 120.53±26.24 80.13±1.34 29.65±2.45 52.16±1.57 t值 治疗后 - 9.647 4 7.365 4 4.267 8 6.465 4 P值 治疗后 -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例(%)]

表3 两组患者住院情况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住院情况对比(±s)

研究组 40 8.5±2.1 8 034.4±1 113.4 0.18±0.19对照组 40 14.1±3.2 9 934.2±1 938.3 2.02±0.38 t值 - 5.093 7 35.138 5 12.362 7 P值 - 0.000 0 0.000 0 0.000 0

本研究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RR、HR、SaO2及PaO2水平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HR、R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SaO2及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天数及再住院的次数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和朱漫清等[12]人的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无创呼吸机能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效果,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降低。

猜你喜欢

肺泡呼吸衰竭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苜蓿素对哮喘小鼠肺泡巨噬细胞TLR4/MyD88/NF-κB通路的抑制作用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