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2019-04-10邓俊超

智慧健康 2019年8期
关键词:乳糖阿奇支气管炎

邓俊超

(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儿科,四川 成都 610041)

0 引言

小儿支气管炎有称为毛细支气管炎,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由于细菌或者病毒引起的支气管病变,小儿支气管炎与一般的气管炎存在差异,患儿的毛细支气管炎的症状和肺炎相似,该病多发于1 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 个月以下的婴儿,患儿病发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憋喘、咳嗽以及发热,如果病发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1]。因此加强临床治疗方法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对我院小儿支气管炎患儿给予了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探究了该药物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炎患儿中随机选择70例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时间为2017 年5 月至2018年5 月,纳入标准:患儿确诊患有小儿支气管炎;患儿对于本次研究药物没有过敏史;患儿没有合并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家属对于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35 例患儿,对照组男女患儿数量分别为20 例、15 例,年龄为2.3 岁~6.5 岁,平均年龄(2.0±0.3)岁,观察组男女患儿数量分别为18 例、17 例,年龄为2.7岁~6.8 岁,平均年龄(2.2±0.4)岁。在一般资料方面对照组和观察组存在的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内容包括有止咳、抗病毒、保持呼吸畅通以及解痉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将剂量标准为0.25g/kg 的乳糖酸阿奇霉素(国药准字H20030192;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混入含量为5%的葡萄糖中,将其稀释成浓度为1mg/mL,然后给予患者定静脉滴注治疗,滴注时间控制在1h~4h,每日1 次,患者需要持续治疗1 个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各项指标情况(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疗效评估标准:如何患儿治疗5d 后肺部啰音、咳嗽、发热等症状完全消失,胸片检查结果良好,说明治疗显效;如果患儿治疗后7d 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胸片结果显示肺部症状有改善,则说明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病情没有丝毫改善,甚至有加重的趋势,则说明治疗无效。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有上腹部不适、肝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 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平均年龄、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等计量资料通过±s 的形式进行表示,并采用t 检验;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数的形式进行表示,通过χ2进行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性效果

观察组显效20 例,有效14 例,无效1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显效15 例,有效13例,无效7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组间差显著(χ2=5.081,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均更快,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

表1 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

观察组(n=35) 3.20±1.10 5.69±2.18 3.22±1.03对照组(n=35) 6.84±2.14 9.82±3.24 6.95±2.17 t 值 8.950 6.257 9.187 P 值 <0.05 <0.05 <0.05

2.3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照组有5 例上腹部不适,3 例胃肠道反应,2 例肝功能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7%,观察组有1 例上腹部不适,1 例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组间差异显著(χ2=6.437,P<0.05)。

3 讨论

小儿支气管炎是儿科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病,多发于婴儿期和幼儿期。相关研究返现,支气管炎是造成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患儿病发后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和咳嗽,部分患儿会出现程度不同的食欲不佳、嗜睡、烦躁等情况[2]。该病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病情严重的患儿存在嘴唇发紫等情况,且该病不分季节,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病,在冬春季节比较常见,需要做好保暖措施以预防小儿支气管炎的发生。小儿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是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导致患儿的肺部细小支气管发生了炎性病变,由于临床症状与其他疾病差异不显著,极易出现误诊的情况,严重威胁了患儿的生命安全,对于患儿的病情而言,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改善其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至关重要[3]。临床上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主要方法为抗病毒治疗,同时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针对性的给予氧气疗法,虽然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是治疗后再次复发的几率极高,且极易发生不良反应,临床效果缓慢,加之患儿的耐受力弱,致使病情反复迁延,久治不愈,极大的影响了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由于该病多由病毒引起,在临床治疗早期一般不需要应用抗生素。乳糖酸阿奇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能够有效阻碍细菌转肽作用,使得细菌蛋白的合成被抑制,抗菌效果效果显著,其药动力学经过改善后,分子内环化的几率较小,因此发生肠胃不适症状的几率较小,患儿用药后能够直接作用于病灶,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性,而且该药物药效稳定持久,只需要很小的剂量就能实现治疗的目的,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比对照组(80%)的治疗总有效率高,组间差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均更快,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果说明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效果优越,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帮助患儿快速康复,尽快出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小儿支气管炎应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临床效果优越,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症状,且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猜你喜欢

乳糖阿奇支气管炎
小儿乳糖不耐受咋回事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阿奇,出发
号称能告别“乳糖不耐受”的牛奶靠谱吗?
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干预
舒化奶“终结”不了乳糖不耐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