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肾衰宁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2019-04-10王鹏张鹏曹维张彩慧

智慧健康 2019年8期
关键词:肾衰肾衰竭病患

王鹏,张鹏,曹维,张彩慧

(山东省立医院 重症医学科,山东 济南 250000)

0 引言

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善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而糖尿病肾病是其最严重的合并症之一,其也是诱发病患出现慢性肾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慢性肾衰竭则为糖尿病肾病的终末期,有着较高的病死率,而近年来临床糖尿病肾病的研究重点之一即为氧化应激微炎症学说,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疾病的进展,对其进行调节,对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旨在分析研究在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病患的治疗中采用肾衰宁胶囊对病患体内的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情况,具体情况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 年4月我院收治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病患80 例,随机将病患分为两组,给予其中一组病患常规基础治疗设为参照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另一组病患肾衰宁胶囊进行治疗设为观察组,每组分别各40 例病患。其中观察组病患男性21 例,女性19 例,年龄41~70 岁,平均(55.5±14.5)岁;参照组男性20 例,女性20例,年龄40~69 岁,平均(54.5±14.5)岁。所有病患均排除处于哺乳期或者是妊娠期的女性;排除合并严重造血系统、心、肝、脑等原发性疾病者;排除合并甲亢、肿瘤等消耗性疾病者;分析对比两组病患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给予本组病患常规基础上治疗,给予病患低脂、优质低蛋白、低磷、低糖的饮食控制,使用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对病患的血糖进行严格的控制;维持病患的血压低于140/90mmHg;可给予病患除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之外的α 受体阻断剂、利尿剂、β 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断剂;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记忆铁剂对病患的贫血情况进行改善。

1.2.2 观察组

在基础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本组病患肾衰宁胶囊进行治疗,取4~6 粒肾衰宁胶囊口服,每天服用三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病患的Hcy、BUN、hs—CRP、Alb、24-UP、Hb 水平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組间比较采用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病患各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病患的Hcy、BUN、hs—CRP、24—UP 明显低于参照组,且观察组病患的Alb、Hb 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分析见表1,表2。

表1 比较两组病患治疗前的各实验室指标

表2 比较两组病患治疗后的各实验室指标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尚不明确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但认为其与遗传因素、细胞因子、血流动力学改变、糖代谢紊乱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有一定的关联;目前临床还认为微炎症状态在糖尿病肾病的发展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其认为在多种趋化因子、炎性细胞因子、黏附因子、生长调节因子等因子的相互作用及交联下,从而将炎症的级联反应进一步扩大了,继而推动了糖尿病肾病的发展[2],因此目前临床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对糖尿病肾病病患的微炎症状态如何进行有效的调节,从而将病患的生存质量进行提高。

微炎症状态可刺激机体导致氧化应激的出现,使得LDL 氧化成为oxLDL,从而对肾小球的内皮细胞造成直接的损伤,继而导致血管内皮中单核细胞的黏附及浸润有所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球的硬化,其还可通过多种途径致使肾脏出现损伤[3];而Hcy 可对过氧化酶的产生进行诱导,从而降低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自由基清除系统水平,从而致使血管内皮损伤情况进一步加重,因此临床认为血清Hcy 可以作为对氧化应激微炎症状态进行反映的一个有效检测指标[4],且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病患的Hcy 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提示肾衰宁胶囊,可有效改善病患体内的微炎症状态。

在中医学中,“微炎症状态”属于“浊毒、瘀血”的范畴,而肾衰宁胶囊则具有通腑泄浊、活血化瘀、益气健脾的效果,其主要是由陈皮、红花、太子参、牛膝、茯苓、半夏、甘草、黄连、丹参、大黄组成,其中大黄、太子参为君药,以起到通腑降浊、益气健脾之功效;牛膝、红花、茯苓、丹参则为臣药,以起到通络活血的功效;其中大黄泄浊毒、太子参气阴双补,牛膝、丹参、红花则活血化瘀,茯苓以利湿泄浊[5-6];由此可见,方中攻补兼备,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的病机相符合;另外,据临床研究显示,丹参、大黄的提取物可对尿毒症非透析病患的氧化应激状态及微炎症状态进行改善;并且方中的茯苓可对细胞的免疫反应进行激活,提高机体清除抗原的能力,修复肾小球基底膜的损伤,从而对尿蛋白水平进行降低[7-10]。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病患的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采用值得推广实行。

猜你喜欢

肾衰肾衰竭病患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Cys C、β2-MG、MCP-1及ANG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基于数据挖掘对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组方规律的分析
肾衰宁胶囊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和mate分析
研究序贯性通气在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Wnt/β-catenin通路在肾衰康灌肠液抑制HK-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
心血管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
肾衰合剂对大鼠肾盂高灌注压损伤的保护作用
海昆肾喜胶囊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42例疗效观察
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