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玄秘塔碑》名迹赏析(三)

2019-04-10

老年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横画柳公权行笔

4.运笔中段的变化

学柳书者,多喜欢把笔画写得硬直。当代溥儒先生研习柳公权楷书,功力甚深,其所书《金刚经》劲健清雅,点画端直若引绳。如果仔细体味便可发现,溥儒先生的行笔其实更近似碑刻的效果,而与柳书原貌颇为不同。柳公权《〈送梨帖〉跋》墨迹中的笔画无一硬直之处,而骨力自在其中。如下面一组字“若”“書(书)”“此”“太”,几乎每一个笔画都带有自然的提按和弯曲,字中的长横尤为明显,如山路一般蜿蜒。从行笔节奏上看,柳体楷书绝非以怒张为能事,而是在悠游不迫之中表现出沉劲的风骨。

《金刚经》(局部)溥儒

碑刻总是容易让弯曲的笔形变得平直,让丰富的笔形变得简单。尽管如此,我们如果仔细体会《玄秘塔碑》中的笔画形态,还是能够透过刀刻的面纱看到柳体鲜活的样貌。

上引“侍”“紫”“者”“玄”四字,其中所有的横画——无论是短横还是长横——都并非一味平直。“侍”和“者”上方的短横向下方弯曲,四个字中的长横在行笔时都蕴含了丰富的提按。看似平直,却又弯曲;看似简单,却又丰富。在上引字形中,不仅横画如此,其他笔画亦然。我们固然知道柳体楷书的捺画一波三折,对于其他笔画,也应当看到其“常三过其笔”的妙处。以下再举两例,以说明柳公权楷书笔画中段之丰富变化。

“左”字的长撇,“也”字的末笔,皆在行笔的过程中运以微妙的提按。

黄庭坚受柳公权书法影响极大,他的笔法将这种趣味发挥得淋漓尽致。以其《松风阁诗》为例,轻重、直曲的变化无处不在,尤其是那些长笔画,真如千里阵云,起伏不定。

值得注意的是,笔画中轻重、直曲的变化是和运笔的缓急相关的。黄庭坚说:“盖用笔不知擒纵,故字中无笔耳。”所谓“擒纵”,如同骑马,擒之则迟重,纵之则轻快。笔画的粗重之处往往是行笔的迟缓之处,笔画的轻细之处往往是行笔的快捷之处。擒则随时可纵,纵亦随时可擒,全在书家指腕的掌握之中。

在《玄秘塔碑》中,横画的收笔处往往有一个上耸的尖角,比如“侍”“紫”“者”“玄”四字长横的收笔。为了写出这样的形状,临习者常常刻意地完成三个动作:向右上抬、向右下按、向左回收。其实,这个“垫肩”式的形状是由书写时的起伏造成的,并非描画而成。

上引两个字形,“一”字出于颜体楷书《自书告身》,“此”字出于黄庭坚《松风阁诗》。对于柳体楷书而言,颜体是其“来龙”,黄庭坚书法是其“去脉”。无论是颜体的“一”还是黄庭坚的“此”,长横末尾的顿笔都是在笔势的起伏中顺势一顿,这时笔尖自然地向上方顶出,从而形成一个高耸的凸起。这个高耸的凸起,在碑刻中会由于刀刻的作用而显得非常锐利。

综上所述,刀刻的痕迹让柳公权的楷书显得更多了些藏锋,而少了些许灵巧;更多了些棱痕,少了些许圆润;更多了些平直,少了些许丰富。品鉴柳公权的楷书,一方面要参考诸种墨迹中的笔法而挣脱碑刻的限制,一方面也要对碑刻中留下的笔法痕迹有更多的敏感。

猜你喜欢

横画柳公权行笔
苕溪诗蜀素帖 技法精讲(十一)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中)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下)
画说汉字——百
柳公权戒骄成名
学生写不好“横画”的原因分析与解决策略
柳公权拜师
王羲之《兰亭序》与赵佶《千字文》笔法之比较
王忠义教你写书法
写字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