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仕女画画法(一)
2019-04-10
《人物夔凤帛画》战国
一、仕女画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绘画在表现形式上,分为工笔画法和写意画法两大类。人们一般把以笔触洗练、水墨淋漓为方法完成的画称为写意画,把以工整细致、色彩浓丽为方法完成的画称为工笔画。工笔画作为一种古老的绘画形式和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形式,以鲜明的自身特点独立于世界艺坛。大笔触的写意画法产生和成熟得比较晚,基本上是宋代以后才出现的。因此,在此之前中国的绘画面貌基本上属于工整细致一统天下的局面。
从考古发掘和历史遗留来看,早在战国时期工笔画就已经成熟,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楚墓帛画《人物夔凤帛画》(如图),就是一幅典型的工笔仕女画作。帛画刻画了一位长衣细腰、体态轻盈、面貌姣好、侧身合掌而立的妇女形象。汉代宫廷画家毛延寿,是有史料记载的我国最早的一位仕女画家。汉、魏、晋三代是仕女画发展趋向成熟的阶段,晋代顾恺之的仕女造型秀骨清像,服饰薄衣广袖,线描圆润挺秀,均匀一致,如行云流水、连绵遒劲,特点分明,被誉为“春蚕吐丝”。唐代是仕女画繁荣兴盛的时期,作品大都以描写当时宫廷贵妇的生活为主。画家在继承前代仕女画的基础上吸收了西域文化,并与之融会贯通,各持所长,呈现出流派纷呈的局面。其中,杰出的仕女画家有张萱和周等,他们的作品风格古拙凝重、刚柔相济,人物造型大多形态丰腴、服饰华丽、笔法精细、设色浓艳,生活场景刻画细致生动,体现了唐代仕女画在写实方面的卓越成就和绘画风格。五代仕女画已由唐代的肥硕丰满变得较为修长,人物表情也刻画得更加细腻传神,线条细劲圆浑、疏密有致,这从顾闳中的画中可以得到验证。宋元时期的仕女画内容也得到拓宽,在绘画中反映世俗性和文学性,人物造型也更接近生活,刻画的形象更加俊俏、娟秀,窈窕多姿。这一时期,仕女画在风格上形成了两派,一派继承了前代工笔重彩的传统,而另一派则开创了白描画风,如李公麟、武宗元等都有白描杰作传世。明、清两代是仕女画发展的全盛时期,明代仕女造型上大都纤细瘦削,取材表达内容从仙女、后妃到村姑、歌妓,从历史到现实,从传说到小说、诗词、戏曲人物,相当广泛,代表画家有唐寅、仇英等。而陈洪绶开创的夸张变形、清奇高古的画风对后世人物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清代仕女画在造型上更追求柔弱媛婉、风姿绰约的情调,以“弱不禁风”的削肩美人为尚。清代著名仕女画家有很多,如焦秉贞、冷枚、改琦、费丹旭、任伯年等。
总之,工笔仕女画历史悠久,形式优美,有着深厚的传统,是我们从事绘画学习的宝贵文化遗产。近年来,工笔仕女画广泛吸收其他画种的营养,探索的空间更加广阔,观念更加现代,呈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随着画家绘画技艺、艺术修养,以及社会艺术品位的普遍提高,仕女画在新的历史时期正以一种新的面貌向人们展示着它的不朽魅力。
二、工笔人物画的工具和材料
工笔人物画非常讲究工具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得心应手的工具材料是画好一幅画的物质基础,在绘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求不必过高,一般能使用而不破坏效果的就可以,但搞创作时则要根据作画的目的、用法以及表现形式上的特点和体现个人风格的需要进行选择,以保证画面效果。
图例1:勾线的用笔
图例2:线描人物
工笔画的工具和材料,包括笔、墨、纸(熟纸或绢)、砚、颜料五大方面。每种材料都会有具体的分类细化,使用时可根据个人喜好和作画要求进行不同的选择,在此不再赘述。
三、线描
在传统的中国绘画中,线描的地位和作用是崇高的。宋元时期的仕女画就有白描作品的传世,如李公麟的《五马图》、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等。白描仕女画是用单纯的线条来勾勒,运用抑扬顿挫、疏密虚实、粗细曲直的线条塑造表现仕女形象。线描在一幅画中起骨干框架的作用。在设计出仕女造型,组织好服饰衣纹,疏密关系表现得当,人物刻画到位后即可进行勾线。勾线时要有轻重粗细和长短虚实等变化,感觉上有的润滑、有的纤细、有的轻快、有的凝重、有的衣纹图案连续重复,所以勾线时要对称、均匀。这样才会表现出具有强烈装饰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