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传统仕女画探讨
2018-11-14■
■
陕西师范大学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繁荣强盛的时期之一。这一时期,无论是政治还是文化都得到了繁荣发展,而由于与周边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非常广泛且在文化方面秉承着博采众长的态度,因此,唐代的绘画艺术取得了空前发展。以女性人物为主体的仕女画在唐代得到了非常繁盛的发展,并成为了一种相对较为特殊的绘画艺术形式。唐代的仕女化与以往的仕女化相比而言,绝大多数所描绘的都是上层妇女的日常生活方式,所涉及内容也较为广泛,并打破了传统仕女画以宗教和说教为主的形式。张萱与周昉是唐代在仕女画方面非常杰出的绘画艺术家,尽管周昉的仕女画在形式上对张萱的仕女画有所继承,但二人的作品都有着典型的时代特征,在唐代的仕女画中有着一定的典型性。
一、唐代传统仕女画的形成背景及原因
仕女画最早是我国用于对封建上层社会妇女及士大夫日常生活进行描绘的绘画形式,也被称之为“士女画”。经过多年的发展,其逐渐发展成为专门用于对上层妇女的日常生活进行描绘的绘画形式。从年代上来看,仕女画最早出现在我国的两晋时期,而绘画的主题主要以女性为主。唐代是仕女画发展空前繁盛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仕女画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及绘画门类,主要通过对上层及贵族妇女日常的生活进行描绘来对其心境加以展现。
(一)唐代传统仕女画的形成背景
公元316年五胡乱华至公元589年陈朝灭亡,中国经历了约300年的分治和动乱给后世的发展带来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唐代则是在五胡乱华之后政治回归稳定并愈发繁荣昌盛的重要时期,且文化经济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从本质上来看,尽管五胡乱华使当时的社会变得异常动荡,但却对推动绘画艺术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战乱使得当时北方地区的人民开始向南方迁移,不仅将一些先进技术带至南方促进了当时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将北方传统的绘画艺术流传至了南方,而其中有部分画师将南北绘画的形式相结合并逐渐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绘画艺术形式。有部分学者认为,唐代仕女所着服饰有部分特征是源自胡服。
(二)唐代传统仕女画的形成原因
仕女画在唐代得到了繁荣的发展,但实际上其在我国的发展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就已见雏形,而与唐代以上层妇女日常生活为主的绘画内容所不同的是,早期的仕女画通常以说教目的为主,因此绘画的主要内容通常以表现女子的忠烈、贤惠、贞洁等为主。也正因如此,早期有大多数的仕女画都是依据对女子具有训诫之意的书籍文章所绘,比如,顾恺之所绘的《女史箴图》便是依据《女史箴》所绘,通过连环的形式来宣扬妇女应遵守的道德与清规;又比如《烈女图》是依据《烈女传》所绘,同样对妇女有着一定的训诫之意,充分强调了封建妇女自身所需具备的仁智和美德,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体现。到了唐代,政治经济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多元文化的交流使得人们的思想开始变得愈发开放。越来越多的妇女冲破封建礼教所带来的约束,仕女画形式和风格也因此出现了较大转变。尤其是带了中唐时期,用于描绘上层妇女日常享乐生活的仕女画明显增多。
二、唐代传统仕女画的基本特征
唐代传统仕女画在内容塑造方面有其特殊性,画师对客观内容的塑造通常会选择以观念化的方式进行。比如世界闻名敦煌壁画中对女性形象的描绘,又比如现代考古发掘出的大多数画师的绘画作品,对女性人物形象的描绘都充分体现了唐代以肥为美的审美特征,因此唐代仕女画中的女性人物大多体态丰盈、坦胸露乳,而这同样也是这一时代最为基础的审美追求。这显然与以往仕女画中对女子清肌秀骨之美的追求有着极大的差异性,无论是在视觉方面还是在文化表现方面都充分展现了唐代所独具的审美特征。而作为当时非常盛行的画作类型之一,其不仅能有效对当时皇室贵族对美的追求有着充分的体现,同时更充分展现了唐代绘画艺术对个性及完美性的追求。也正因如此,唐代传统仕女画画师在仕女画的串座中对绘画的内容通常会进行理想化处理,主要表现为对现实有充分认知与了解的基础上,通过理想化方式将其表现在绘画中,其所表现的形象除了具备真实性以外,更有着其独特的精神张力,这就对画师自身的洞察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就中国传统绘画来看,其对传神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这同样也是中国传统绘画所独具的艺术境界。尤其是在人物画的绘画与创作方面,无论采用何种绘画形式其最终都对传神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而唐代传统仕女画便是一种能有效突出这一传神要求的绘画形式,且其还通过一中独特的方式进行了传神的体现,能在客观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化的处理来进行一应的传达,突出了一张独特的形神具备的和谐艺术之美。从整体上来看,唐代画师在传统仕女画的创作中均会利用简单的线条来表现原本复杂的造型与轮廓,这往往就使绘画凸显了其独特的张力,而这种绘画方式的运用也使得唐代传统的仕女画突出了又一明显的特征,即画中人物并没有明显的表情,这反而使仕女画凸显了一种端庄的女性之美。此外,这种无需进行刻意塑造的方式也使得唐代传统仕女画中人物的面容在外在形式表现在并无明显差异而体现出了一种共性,但其传神的表现通产又能微妙的凸显人物所独具的神韵。
三、唐代传统仕女画所取得的成就
唐代传统仕女画在我国历史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不仅在当时乃至在后世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而如张萱和周昉等在仕女画方面有着极高成就的画师,则成为了众多画师的效仿目标。
(一)张萱在唐代传统仕女画中所取得的成就
张萱是公元713年至741年唐代著名的宫廷画师,其在仕女画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究其原因,张萱出生于唐朝繁华的都城长安,因此自小就对上层贵族日常的奢华生活十分熟悉,因此其仕女画中最常出现的就是上层贵族妇女日常闲散的生活方式。此外,其大多数作品中都记录了当时的宫廷活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画作的历史研究价值。就张萱的仕女画来看,其所描绘的上层贵族妇女大多都能充分体现唐代对女子传统的审美要求,通常会利用朱红色对画作中女子的耳根进行晕染,以此来体现唐代上层贵族妇女的健康丰腴之美。这不仅与当时人们整体的审美情趣之间相符合,同时还能充分体现唐朝在那一时代的繁荣强盛。就张萱在仕女画创作中对人物形象的描绘来看,其往往对人物的传神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因此,其画作除了能充分对唐代上层贵族妇女的日常生活进行表现之外,同时也能有效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变化进行生动准确的传达。
据相关记载可知,在御府所收纳的47件张萱的绘画作品中,其中一半以上的画作都是仕女画,而其他画作也与仕女画之间有着相关的联系,可见仕女画在唐朝已经盛行。随着时间长河的流逝中,张萱的仕女图真迹现已无从探寻,现今所流传的张萱的仕女画中有绝大多数都是宋代的临摹本,而其中最为众人所熟知的便是《虢国夫人游春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所描绘的是唐玄宗时期虢国夫人春游的奢华场景。虢国夫人是杨贵妃的三姐,因杨贵妃受宠而被唐玄宗封为虢国夫人,其为人骄奢淫逸、恃宠骄纵,出游场景也异常奢华。在《虢国夫人游春图》中,富丽的色彩及鲜明的格调无一不充分体现了当时繁荣昌盛的盛唐风貌,且张萱在绘画中还非常重视对人物心理的塑造,通过神情及心理充分反映了画中人物各自的历史地位,以及杨氏姐妹在当时的声势显赫。
(二)周昉在唐代传统仕女画中所取得的成就
周昉是公元741年至804年之间著名的画家,也是张萱后在仕女画中有着较高成就的画家,其出身显贵,曾先后任越宣两州的长史。周昉早期的仕女画在一定程度上效仿了张萱的仕女画,之后不断创新变化而形成了其独特的仕女画绘画风格。与张萱的仕女画相比而言,周昉的仕女画往往能更加充分的对当时人们的审美趣味加以体现,因此从其画作中也可充分了解到当时整体社会历史形势影响下妇女最为真实的生活状态。现今为人们所熟知的《簪花仕女图》便是其代表作之一。就其艺术风格来看,周昉的仕女画与张萱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既能充分对人物形态进行反映又能对其进行传神表现,其画作主要以当时关中的贵族妇女作为主体,对中晚唐时期的审美意象加以充分体现,而由于周昉与张萱所处的时代背景并不相同,因此在仕女画中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
与张萱所处太平盛世下所绘制的仕女画对国家繁荣太平的歌颂所不同的是,周昉处在安史之乱后动荡危机的社会背景下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因此从画作的深层窥探可见,尽管在表面上周昉仍延续了贵族奢侈的生活状态,但在更深层次上却充分体现了一种苦闷和空虚的情绪状态,因此在观赏周昉的仕女画时总能感受到当时社会背景下所潜藏的危机。在真实表现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社会的真实情况,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审美情趣逐渐向婉约风格的转变。这也充分体现了,尽管周昉在仕女画的绘画中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张萱的仕女画形式,但从根本上来讲,两者的绘画都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之间有着密切关联,是进行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四、结语
唐代是我国传统绘画开始自成体系的重要时期,各绘画门类在这一时期逐渐独立并开始出现这一画类所独具的艺术风格,且绘画的技法也开始趋向成熟。仕女画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繁荣发展的绘画体系,且绘画的题材与形式在这一时期都得到了明显提升,不仅成为了一个时期极具代表性的绘画形式,同时更为后世的人物画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而张萱与周昉作为唐代在仕女画方面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们的仕女画通常都富含明显的时代性特征,是他们所属时代上层妇女日常生活的最为真实的写照,并充分反映了唐代独特的审美趣味。
[1]李玥.唐代传统仕女画艺术——以张萱、周昉为例[J].美与时代(中),2016(02).
[2]胡继芳.彩瓷仕女画的意蕴美[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3(07).
[3]王潇莎.中国传统工笔仕女画和浮世绘美人画在表现技法及构成形式上的比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4]罗玲.唐代女性的“时世妆”与唐代仕女画[J].美与时代(上),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