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崔铣的『六然训』

2019-04-10

党员干部之友 2019年4期
关键词:翰林院刘瑾格言

明代学者崔铣,字子钟,又字仲凫,号后渠,世称后渠先生。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入翰林院任编修。因为得罪大宦官刘瑾,于正德四年(1509年)被外放到南京吏部任职。翌年,刘瑾被诛,崔铣很快被召回北京翰林院史馆,一度引疾告归。明世宗即位,于嘉靖元年(1522年)又应召入京。次年,擢升为南京国子监祭酒。嘉靖三年又因议“大礼”冒犯明世宗,罢职返乡,于是他就潜心研治学问。到了嘉靖十八年,他再度被朝廷起用,任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后升南京礼部右侍郎。不久,身患重病,乞归还乡,去世后朝廷谥“文敏”。崔铣的著作,主要有《洹词》和《彰德府志》。崔铣因有三起三落的从政经验,所以对人生自有独特的感悟。他有一“六然训”的修身格言,流传很广,影响很大。格言共有六句,即“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有事斩然,无事澄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在现实条件下,我们细加解读和品味,“六然训”这修身养性的人生格言,不失为领导者培养优良素质的座右铭。

“自处超然”——领导者的自律观。领导者应以淡泊超脱的胸襟,从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来观照社会,净化自己,扪心而安,揆理而顺。在熙熙攘攘的物欲世界之中,绝不随波逐流,甘于清廉寂寞,宜弃奢侈之想,割却虚荣之念,始终保持自律自警的觉悟,抵御种种利欲诱惑,远离贪婪的黑洞蔽渊。虽不必言不及利,却应行不欺名,时时有一种清醒的把握,内在的自持,仰俯之间,无愧无疚。

“处人蔼然”——领导者的群众观。与部属与同志相处,应亲切和蔼,如兄弟,似朋友,真心以许,坦诚以待,既有知人的自信,亦具理解人的雅量。在合作共事的过程中,不回避矛盾,不掩饰差异,当能自觉协调、沟通,宽容、宽宏相处,积极保持互相尊重、密切配合的融洽关系。最忌的是居高临下的姿态,唯我独尊的自大,朝令夕改的不定,以权谋私的作为,嫉贤妒能的狭隘,阳奉阴违的算计,如是者,必然导致众叛亲离,脱离群众,既落得个孤家寡人,也难有事业的成功。

“有事斩然”——领导者的决策观。领导就是决策。每临大事、要事研讨,须在把握关键、明确目标、理顺思路、权衡利弊之后,当机立断,拍板决策,并协调、督促责任部门认真落实。当断不断,议而不决,犹豫敷衍,举棋不定,则往往会贻误时机,不利事业的积极有效推进,还往往会堆积问题,引发矛盾,涣散队伍士气,乃至滋生事端。这种决策意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审时度势的睿智、论事识人的眼光、敏捷应变的能力,都是领导者驾驭全局的必备素质。

“无事澄然”——领导者的闲暇观。公务处置完毕,摆脱工作岗位,大可遵循“一张一弛”之道,全身放松,心无旁骛。此时,心静似水,宁若澄澈,无所牵挂,摒弃杂念,或钟情琴棋书画,或娱乐繁弦吟唱,或遨游名山大川,或怡享天伦乐趣,听音乐,看电影,走亲戚,聚友朋,做自己喜欢之事,展舒心愉悦之志,以涵养坦荡胸怀,包容浩然正气。

“得意淡然”“失意泰然”——领导者的得失观。沧海潮汐,有起有落;事业功名,有得有失,对此要有透彻的参悟。事业有成,春风得意之时,当置之淡然,谦逊冷静,要理智地认识取得的成绩,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对人对事应有得体的分寸感,切不可飘飘然,昏昏然,自高自大,骄蛮专横。面临挫折,黯然失意之时,绝不能六神无主,乱了方寸,或怨天尤人,或自暴自弃,须泰然自若,不沮丧,不灰心,冷静反思,寻找差距,显出可贵的成熟和坚毅。总之,得而不欣,失而不戚,认准人生价值,就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执着地追求,不懈地努力。

猜你喜欢

翰林院刘瑾格言
格言·语录
格言·语录
从两副对联看清代翰林书法
唐以来的翰林院与学士院
黄凤仪、刘瑾、王然乐、赵雨婷作品
明代翰林院在高级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被剐3357刀的太监
阅读理解练与析
史上最富有的太监刘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