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从多角度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2019-04-09曹均镜

关键词:初中课堂高效课堂信息技术

曹均镜

【摘 要】我國现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使我们的生活更加高速和便捷。我国教育事业也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并将其引入到教学课堂之中,旨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将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发展的优秀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从多角度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旨在给相关教学人员一些参考和启示,推动信息技术课堂的不断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课堂;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165-01

引言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行业纷纷引进了此技术,我国的教育教学事业也从20世纪开始注重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培养,这对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来说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一座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我国的各个教育部门纷纷开始重视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并重视学校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开展。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如何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成为近些年来教学人员探索的一个主要问题。从多角度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主要有采用分组教学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开展竞赛活动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和利用任务驱动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这三个方面。

一、采用分组教学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非常新颖的课程,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有着悠久的历史,被社会所熟知。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才由此诞生,所以,正是因为信息技术课程的这一特点,也有要求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开展不能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适应这门课程的发展和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教师纷纷开始寻求其他新型的教学方法,分组教学法正是一种应用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分组教学法可以完全符合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特点,并可以实现学生在学习当中进行互相交流和分享,以一个具体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彼此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如果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在组内或者组间提出来,学生之间就可以进行解决,这样还可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一来,分组教学法可以完美地弥补了学生因为个体差异化而产生的各种欠缺,使学生可以尽力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还能够让学生之间你追我赶,互相帮助,同时又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深化,使记忆变得更加得深刻,让所有的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与分享中可以得到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信息技术课程中有一节内容是比较基础的“信息技术”,主要讲一些比较基础的知识。当教师在进行这一节内容的教学时,可以先根据一些标准,例如学生的水平或是学生的意愿等一些合理因素进行相应的分组,然后再开展教学工作。由于这是一章比较基础的知识内容,具体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与生活中的联系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等等,所以教师可以以此为教学的主要线索,根据学生的水平和经验,给学生讲解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由于学生在小学时便已经开始接触计算机,因此都对计算机有些许了解,所以,在为学生讲解完基础知识和概念之后,便让学生在小组内对本堂课程的进行深入的探讨,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向其他学生分享自己所知道的课外知识,这样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学生可以汲取更多的知识,弥补了本身的不足,加深了对课程知识的吸收和内化,学生学习知识也就变得更加轻松,将知识之间可以进行不断地转化,还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使课堂变得更加得高效。

二、开展竞赛活动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能够更快速、牢固的掌握知识,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保持高涨的兴趣和好奇心,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教师要想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首先要做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对于初中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有着非常强烈的好胜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个显著特点,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在平时适时的为学生举行一些相应的竞赛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去参与其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会大大提升,学习兴趣也就会更加浓厚,在不断的竞赛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比如,信息技术课程中有一节内容是“汉字的输入”,这节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几种打字的输入法,在进行这节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教授学生打字方法之后,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去举行一场打字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完成一篇相同字数的文章,并向学生阐明了奖惩的制度,让学生开始进行比赛。通过这样的竞赛活动,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习的热情便也会十分高涨,在竞赛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对于“汉字的输入”这一节内容的掌握程度,对输入法的熟悉程度,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促进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利用任务驱动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信息技术不像其他学科那样,例如语文、数学等等有着很强的理论性,它有着很强的应用性,因此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只有拥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技能,才能够在学习信息技术时做到得心应手。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根据信息技术这个独特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然而,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十分繁重,每堂课的时间又不够宽裕,教师还要进行信息技术相关理论的讲解,因此,很难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亲手动手实践操作,去巩固自身的知识,提高操作技能水平,由于这种情况的存在,对学生的能力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还让高效课堂的构建变得更加困难。所以,在面对这样的客观情况时,教师可以利用任务驱动的形式,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之余,可以有机会进行亲自动手操作实践,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操作水平。通过这样的任务驱动形式,学生可以在掌握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同时,将理论知识全面应用于实践当中,锻炼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一种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生活当中的应用意识,使信息技术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其中有一节非常重要的课程内容是关于如何“在PowerPoint中插入图片”的,这节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也很有难度,要通过好几个步骤才能够完成。不仅如此,学生在仅仅学习理论知识之后,是难以对这些步骤进行实际操作的。为了提升学生进行具体操作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利用任务驱动去教授这节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内化和理解。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教授学生如何制作各种各样的幻灯片,教师要先为学生教授理论知识,在完成理论知识的展示后,一定要让学生有机会去进行实际操作,从而去巩固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自己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在互联网上搜集自己家乡的图片,然后将这些搜集来的图片插入幻灯片中,从而制作出一个声情并茂的幻灯片,用来展示给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家乡。通过这样的一个任务,学生们便会有着高涨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幻灯片的制作当中,纷纷利用自己的所学知识,制作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家乡宣传片,并通过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幻灯片,产生了油然而生的家乡自豪感,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通过这样任务的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会大大提升,全面提升了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还教会学生将所学习到的信息技术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明白信息技术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确实是密切相连的。这样任务驱动模式的使用,大大地促进了信息技术课堂的高效性。

结语

信息技术和我们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走入到教育教学事业中来,是一件具有决策性的大事情。然而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别养的特点,因此,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是难以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从多角度构建信息技術高效课堂对于学生、教师和教育教学事业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介绍了采用分组教学、开展竞赛活动和利用任务驱动这三个角度去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不仅如此,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要自始至终不断创新,积极探索,不要止步于现状,多多寻找多种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促进信息技术课堂的不断发展,为学生的学习做出有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毛海平.如何打造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8(8).

[2]于桂芳.浅议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

[3]戴宏艳.浅谈如何构建高中英语高中课堂[J].中学生英语,2012(12):45.

[4]张丽君.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12).

猜你喜欢

初中课堂高效课堂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尝试教学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