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体育教学中融入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

2019-04-09赵翠青

关键词:高职体育职业素养培养

【摘 要】本文首先就职业素养的相关概述进行了阐述,其后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创新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就高职体育教学中融入职业素养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加快职业素养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效率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职业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151-01

zhaocuiqing

(hubei polytechnic institute, xiaogan, Hubei,432000)

一、职业素养的相关概述

所谓职业素养,主要是指人们参与到社会发展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活动都需要遵守的相关职业规范和规章制度,为了迎合职业需求,满足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人在职业生涯中所體现出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其中主要包括职业道德品质、职业能力、职业发展思维方式及个人行为作风等等,各项要素进行不断的叠加和发展,最终共同构成了社会人的职业素养。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社会人的职业素养主要是通过后天的长期学习所形成的,具有极强的社会适应性、整体性、实用性、职业性等等特征。

二、当前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创新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1.过于重视实践教学,忽略理论知识的传授。

受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时仍然采用的是落后枯燥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开始就进行实践技能和技巧的教学,并且将其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忽略了体育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的体育能力和体育水平始终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也无法充分满足学生对于体育知识和技能的需求。究其原因,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体育理论知识不够重视,基本都集中在实践活动课上,没有时间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另外,当前高职院校所开展的体育教学是通用的,没有根据学生的专业类别和职业规划进行有针对性地体育项目教学。

2.缺乏与职业素养的有效联系。

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课程内容的设置和选择上并没有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和职业素养进行有效的结合,导致教学模式单一,无法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没有立足于学生的专业特征和职业发展方向,导致无法学以致用,久而久之,学生也觉得体育学习没有意义。基于此,高职院校应当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将学生的发展特征与未来职业规划进行整合分析,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发展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案,在原有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创新。

三、高职体育教学中融入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分析

1.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社会发展极其迅速,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尤其是文化体育的发展已经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因此,传统落后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充分满足社会及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求,新时期的体育教学对高职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有效融入职业素养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需求,对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优化,使其更符合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一方面,高职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便于毕业后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职业体育活动项目的锻炼,激发体育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充分有效实现高职体育教学的目标。

众所周知,不同专业的高职学生对于体育活动及相关技能知识的需求是不同的,传统教学模式的通用性是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的。将职业素养有效融入高职体育教学中能够将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进行有效的结合,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体育教学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同时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职业素养的价值体现,明确体育目标。

四、加快职业素养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效率的策略和措施

1.整合优化教材内容。

与普通高校不同,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当立足于院校的办学宗旨和发展趋势,结合不同专业的实际特征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根据专业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创建特色体育教材。同时,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水平,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体育教学时期等等设置体育选课教学模式。例如,在体育教学初期,教师应当以理论知识和基础内容为主,开展篮球、足球等等体育项目,打好体育学习基础;再例如,在体育教学的中期阶段,教师应当将教学重点放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项目活动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将终身体育理念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高职院校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就必须对传统教学理念进行有效的转变,使学生逐渐职业化和社会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高职体育教师应当以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主要目标,向学生传授更多的体育技能和技巧,并且逐渐渗透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观念,使学生坚持锻炼,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体育意识,为学生的后期职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根据上文我们可以看出,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需求是不同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形式,例如,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等等。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展之前应当对体育知识和技能进行深入分析,了解教学的重难点,对一些复杂的体育动作要进行分解示范,同时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运动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创新改革,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自身的运动潜能,实现个性化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教师应当整合优化教材内容,将终身体育理念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缪猛剑.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J].现代职业教育,2016(22).

[2]郑小飞,竺近珠,梅笑雪.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融入专业课堂教学的探索[J].职教通讯,2017(3):35-38.

[3]陆亚光.基于职业素养视角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30):119-120.

[4]刘佳真.就业导向背景下职业素养教育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2016(5):78-79.

作者简介:赵翠青(1983.11-),女,回族,山东淄博人,硕士,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高职体育职业素养培养
生命教育理念下高职体育教学现状及完善方法
试论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