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
2019-04-09冯泽文
冯泽文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通过对知识的整理、提炼,依據逻辑关系,利用图像等因素构建梳理出一个思维框架。在之后的学习和复习过程中,能够沿着思维导图进行更有条理性的学习。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物理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符合物理课程对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要求,构建学生的物理思维网络,本文将简单探讨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
初中物理的学习,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学习内容,并自主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这就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及物理思维提出了一定程度的要求。思维导图是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精炼和总结,寻找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建立起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链。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使学生具备物理思维能力,实现对知识的运用(解决物理问题)。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思维导图注重提炼知识点,注重知识点之间的链接关系,并增添图像、色彩等因素,将思维过程表示出来。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逻辑建立的时刻,尽管他们会经历思考的过程,但是这种思考过程并没有建立成一个体系,显得杂乱无章且低效。思维导图通过将思维过程可视化,能够帮助学生理顺自身的逻辑思路,形成更为高效的思维体系。因此,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性应用不仅是针对物理这一门学科,从学生个人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思维导图的应用有重要意义。
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将所学物理知识看为一个整体,形成初中物理知识的体系。学生可通过思维导图,明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中获得一定的启示,对物理学习会有更清晰的脉络。思维导图就像一颗大树的树干,众多知识点就像树叶,在思维导图的指导下,学生能对物理知识点进行再次梳理,明确主要知识内容,以及自身感到有学习难度的内容,以便在复习环节及时查漏补缺,实现成绩提升。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1.课前构建知识脉络,增强条理性
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有很强的关联性,常常由某一个定理可以推论出其他定理或者计算公式等,知识点繁多。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环节,先对整节学习内容进行预习,画出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学生在思维导图的构建过程中,首先充分完成了预习任务。其次,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会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这样,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就能更快地跟上教师的节奏。在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也能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思考,初步探索和寻觅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构建物理思维逻辑的同时,也能为课堂教学的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上引导学生学习,实现高效课堂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对班级内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物理学习基础的分析,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背景下构建出适宜学生的思维导图,然后应用于课堂。在课堂上应用思维导图,有多种模式,教师可在上课开始时首先向学生展示思维导图,让学生对整节课的脉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能使学生对整节课的大致走向心中有数,在听课过程中紧跟教师的脚步,一步一步进行学习。教师也可以根据据课堂的进展,一步步写出思维导图的内容,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想要跟着教师的讲课内容探索物理知识,也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度。思维导图在课堂中的应用还有更多的可能,教师可依据自身班级的整体氛围和学生特征开发出更多的应用方式。
3.课后巩固复习,实现知识补缺
在课堂结束的课后复习环节,也可以将思维导图应用其中。以往的初中物理课后复习环节往往以大量习题为主,虽然能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但题目的数量有限,不能达到较为全面和完善的复习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课堂上所学的新知识,自主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在经历过课堂学习后,能对整节课中的重难点知识有所明确,将思维导图作为复习的主干,学生沿其进行知识点的整理和复习,在反复思考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点较为全面的复习,完成探查知识漏洞并及时补漏的任务。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教学中有重要意义,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充分体察学生的学习特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物理学习情况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将思维导图适当融入预习环节,打下坚实的课堂基础,在课堂上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思考、高效学习,并在课后复习环节完成查漏补缺。
【参考文献】
[1]桂柏松.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摭谈[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08):47-48
[2]王金爱.逻辑创新的思维模式——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的实践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33):51+55
[3]印恩书.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
(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象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