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2019-04-09马爽

关键词:教学效率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马爽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设置优化的教学目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应该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105-01

数学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不仅要具备分析推理能力,还要具有较好的运算能力和想象能力。学好数学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意识,能够形成一套独立的学习方法。笔者现在以自己的学习经验为基础,对数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希望对诸位同行有所帮助。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學习、共同成长的地方。实施有效教学,实现教学相长,必须要有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都有话语权、思想权、活动权。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面对问题,都有均等的机会获得表达的权利。在这样的课堂中,教与学、师与生、知识获得与能力发展始终是和谐的。因此,我们教师要转变观念,始终保持与学生共学习、共成长的态度,确保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只有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情、有趣、有味、有疑,才能实现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优化,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在选择的时候要考虑运用策略的必要性,不能为了激发而激发,激发兴趣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更重要的是要选择合适的激发方法,才能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比如开展知识竞赛活动。竞赛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创造了条件。在竞赛中,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表现甚为强烈。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引导学生适当开展一些新颖别致的数学竞赛,让他们在“比”中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必将唤起学生的内驱动,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趣。当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后,学生的兴趣也更加浓厚。

三、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握着整个教学过程的导向;拟定最优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前提。最优的教学目标具有全面性、适度性和区分性。①全面性。指教学要完成教养、教育和发展三大任务。②适度性。拟定教学目标时不能片面追求全面性而牵强附会,不能因面面俱到而不分主次,不要认为目标定得越高、越全面越好。应该使教学目标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思维水平以及年龄特点相适应。③区分性。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其教材内容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并存在着层次性。

四、构建媒体型学习模式,追求高效课堂

使用多媒体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对教师来讲,就是在一定时间内要完成比原先更多的教学任务和目的。利用信息资源,可以节省教师的备课时间,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对学生来讲,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学到比原先更多的东西。利用网络资源,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教学信息,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加快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随着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一些难点问题的突破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高层次、高效率的现代教育手段,把它运用到数学教学中,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数学计算能力和拓展数学思维方法等智力素质,同时像情感因素、心理素质和精神品格等非智力因素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以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五、选择最佳教学方法

要取得教学的“最好效果”,就要通过最佳教学方法来实现,选择最佳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关键。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解决教学、教育和发展任务而开展有秩序的、相互联系的活动办法。由于活动是多方面的,所以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心理特征、学校具体条件,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教材中基本概念和基本法则,要引导学生展开思维,坚持训练学生独立地依靠已有知识去学懂新知识,突出教学内容中核心的基本概念,达到以纲带目、以简驭繁。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的教法,也包括学生的学法,是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的统一,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重教不重学的状况,就应把学法研究列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探讨中。

六、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在教学中既要根据教学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4.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完成教学。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要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并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学过程上下工夫,合理运用数学教学策略,从而真正提高和发展学生数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维纯.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考试周刊,2017(90).

[2]刘选平.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路径初探[J].学周刊,2018(3):123-124.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