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课堂的掘问教学策略
2019-04-09母建生
母建生
【摘 要】我校省级课题《农村小学课堂掘问教学策略研究》正在研究之中。针对数学课堂,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掘问、释疑、提高课堂效益?这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为此,我在研究之中提炼了三个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效益;掘问教学;策略
“掘问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创新能力,根据学生和课程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陈述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深入挖掘问题和探究解决方法的教学。该课题的研究,对于变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想办法引导学生挖掘有价值的问题。“问题”出来了,本节课就成功了一半。
一、遵循规律,引导思维
由简单到复杂、有具体到抽象、由容易到困难、由低级到高级,这是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引导学生按照SOLO理论的“前结构层次→单点结构层次→多点结构层次→关联结构层次→拓展抽象结构层次”的发展规律,引导学生正确思维,不断提高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向一年级的学生提出:“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只是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并初步根据数量之间的联系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小红有2个木块,小明有1个木块,小红比小明多多少个木块?”或“小明比小红少多少个木块?”或“他们一共有多少个木块?”之类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根据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最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呢?一是概括归纳:这类数学问题可以提出“多多少”“少多少”“一共是多少”等问题;二是总结方法:“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求差;“一共是多少”用加法求和。学生能提出并解决这些问题,显然是明白并且能举一反三了。
二、“授之以渔”,学会方法
“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聪明的老师要注重教给学生掘问的方法和技巧。
1.关于数学:找准数学中的量;弄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出数学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
2.关于掘问:知识的关键点在哪里?同学们可能提出哪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哪些知识?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我能不能概括归纳提出带共性的问题?有无特例等,此外,还要适当给学生介绍运用SOLO评价体系来评价学生的方法,让他们积极向“拓展抽象结构”层次看齐。
3.关于思维:思维训练是一门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多开展一些思维训练活动,开发学生潜能。
比如,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有一道题:图中主要包含以下三组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信息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1)小朋友带了7个香蕉,给小猴吃了4个→还剩几个香蕉?
(2)树上原来有9个桃子,小猴吃了2个→还剩几个桃子?
(3) 洞口原来有8只猴子,现在外面还剩下3只猴子 →几只猴子跳到洞里去了?
这样给学生提供一些信息,发掘一些问题,引出思维活动,使学生理解了减法的意义,感悟到“原有的、去掉的、剩下的”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我的的引导,学生很顺利地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总量一定,减少部分一定,剩余的部分=总量-减少部分,初步体会到数量之间的关系。
如果学生能从这些具体的数量关系中去发现、总结、抽象、归纳出这类问题的共性,提出解决的方法,学生的思维就达到了一个高度,发掘、挖掘、提出的问题才是最有价值的问题。
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最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这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是观察生活现象;二是透过生活现象寻找数学信息;三是依据数学信息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将数学信息分组;四是分析信息间的相互关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要想使学生提出更多的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教师必须“以学定教”,适时引导。教师应引导学生透过生活现象找到数学信息,把相关的信息收集在一起形成信息组,并在此基础上依据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三、科学评价,激活思维
及时公正科学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没有价值、有多少价值,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并提出最有价值的问题的动力。我们一定要丢掉传统的“真好”“真棒”“真聪明”等非专业的模糊评价,要灵活运用课题研究组建立的新的评价体系,运用SOLO理论从“质”和“量”上综合评价学生的思维状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1.数学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竞赛是最有效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方式。小组与小组之间展开比赛;个人与个人展开比赛。每堂课要有评价记录,每周要有周结,每月要有月结,每学期要总结评出出“思维之星”“掘问之星”“学习之星”“进步之星”等,并将结果记入学生发展成长档案。
2.数学教师要精准掌握、恰当运用学校制定的SOLO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学生的思维状态,鼓励学生提问要向最高层次“拓展抽象结构层次”冲刺,挖掘更多、更有價值的问题。
3.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采用“兵教兵”“兵练兵”的方法,把成绩优秀的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捆绑”在一起,激励他们为小组荣誉而战。
4.坚持训练,持之以恒。思维的训练贵在坚持,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通过长期训练,让学生养成勤于动脑的习惯,学生自然会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