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如何帮助初中生规范化建构道德与法治课知识结构图

2019-04-09靳娟娟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5期
关键词:学习效率道德与法治

靳娟娟

【摘 要】学科知识、原理的教程建构,原本是在立体系统的课程核心精神线索指引下完成的。因而,学习一门课程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经由教材的点线面性内容,最终还原出立体系统的精神线索及知识原理结构体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才是深度、透彻的学习。而组织知识结构图或思维导图,正是对这一实质关系搭建同构的最直观最便捷的方式。本文是从系统论观点出发,探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规范化建构知识结构图(或思维导图),以便更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知识结构图;建构方法;并列训练;学习效率

从近两年来,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作业和试卷的批阅中,我们深感培养学生规范化建构道德与法治课知识结構图的必要性。

所谓知识结构图,是指将所学知识内容进行多元层级或多元主题整理并制成的较为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图示,它在心理学中被称为知识网络图。其表现形式丰富多样,简单与复杂不等,传统的知识结构树、括号图、流程图及现代的思维导图,都是其具体表现形式。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要想整体掌握一门学科知识,就应建构这门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尤其要清晰建构起该学科的主干知识、基础知识的整体框架结构。这样,就能从总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把零散的知识有机地整合起来。知识结构图的建构,无疑是实现系统论学习观的一种恰切的形式。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谈到,一个好的老师应当是教人如何发现真理,而不只是奉献真知。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应该只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应力求让学生能够主动进行知识结构的建构。我们应始终如一地将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一单元、一课题、一框题、一目题视为一个有机关联的系统,借助建构知识结构图的方式,对教材文本进行整体感知和系统把握。通过这一方式,教会学生立体掌握知识的思维和方法,学会找到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生发知识之间的多样联系,从而能够借助知识结构图自主地、探究地、创造性地学习。

魏书生老师常把“知识结构树”比作地图,他认为有了地图作为参照,就能够明确目标,就能够选择最佳路线,少走弯路,从而对教学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孙维刚老师在教学中也积极使用了知识结构图教学法。他通过训练学生运用知识结构图,促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把握知识间的立体关系,思考和解答问题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使学习具有了很强的灵活性。他的学生不用做课外作业,却依然保持了优良的学习成绩,有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近些年,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背景下,突出以综合能力考查为核心的中考改革不断深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由关注知识传授为转变为关注学生主体学习力的发展、由只关注学习结果转变为注重学习能力和学习结果双重并重,已经成为一种现实风向和要求。中考道德与法治所要考查的各种能力最终要通过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以文字形式反映在试卷中,而越是能力测试性的题型,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就越高,需要学生依据学过的概念、原理,用恰当科学的学科术语进行准确地阐述和解释。而概念、原理的储藏,其实质主要是通过规范化建构知识结构来完成的。那么,在如何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的思维能力和基本解题技能日益成为一个突出主题时,引导学生建构科学规范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结构图,就成为提高学生思维力和答题针对性、逻辑性和条理性的核心抓手。

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根本意识不到建构知识结构图在能力测试中的重要作用,所以也就不大重视对结构图的运用,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结构图了。甚至对老师完成的结构图,许多学生都不予重视,表现为不予抄写或抄写不完整甚至根本不抄。对如此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的态度、认识不够积极,致使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之所以存在这种不积极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法认识有偏差,因而也就谈不上在学法上有更高追求的动机。学生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观念:道德与法治就是死记硬背的,临时突击就能得高分。这种观念,显然对深度学习和透彻掌握知识理念是非常不利的。二是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依然沉浸在比较传统的方法中,对科学建构网络体系化知识缺乏深刻的认识,缺乏主动精神,也缺乏具体操作的方法。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设计了相关的教程,就建构知识结构图的意义和方法,给学生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教育和指导。现就如何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结构图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第一,从知识结构图的原理、意义、建构方法入手培训。

1.线性文字与知识结构图(思维导图)的转换训练

(1)对课本知识进行线性文字归纳总结,即传统方法的总结。

(2)把这一总结转换成普通结构图,体会对文字的概括提炼。

(3)把普通结构图转换成多样化结构图。

(4)训练把结构图转换成线性文字,并对概括的文字进行扩展训练。

(5)在这种双向转换举例训练中,让学生体会结构图文字与线性文字之间的关系,体会联系与区别,体会各自的优点与不足,从而认识之所以运用知识结构图的原因,克服部分学生对为何要使用知识结构图的困惑。

2.各个层级知识结构图的训练

(1)框题知识结构图的建构训练。

(2)课题知识结构图的建构训练。

(3)单元知识结构图的建构训练。

(4)全册知识结构图的建构训练。

说明:对高一层级知识结构图的建构,第一种方法,可以是对下一层级的知识结构图的全部内容(或只对主干内容)进行合并;第二种方法,在合并中同时找到并标出低层级之间的内在的关系。

3.不同层级知识结构的多元整合建构

这个建构训练的关键,在于“多元”,即可以从不同角度找寻这些内容中暗藏的某种主题,从而可以以这个主题为内核,对既有的内容进行新的线索上的结构建构。这就从原有的教材内容、结构中生发出新的主题线索,激活了原有的教材内容和结构的内在链接或联系。往往在结构图的建构中,更容易发现一些新的联系、线索、主题,这对于多层级知识间的纵横联系的训练,建立立体的知识结构,是非常有益的。

第二,从若干习惯、课程知识细节的把握、思维能力等角度进行并列训练。

1.强化学生对课本核心观点与基本原理的掌握

魏书生老师也说:“画知识树要有层次。”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基本知识点,特别是核心概念与基本原理,是构成知识结构图的最基本要素,而一幅有质量的知识结构图的建构,离不开对这些知识及其关系准确、深度地理解与掌握,因此,在建立知识结构图之前,必须强化对这些基础知识点的理解。在知识结构图的建构过程中,会使这些理解、关系更加清晰化和更加深刻化、体系化。一般来讲,对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分三个层次来把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另外,对于基本点的掌握,教师在课前、课中要结合《课程标准》给学生指出来,并对其中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要进行重点阐释,讲清、讲透。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就不可能“串点联线”,最终建构立体的知识网络,也不可能具备较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强化基本知识的掌握是建构知识网络的前提。

2.明确建构知识结构的基本思维方法,授之以“渔”

古人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基本知识点和原理掌握了,不等于知识结构就可以建立起来了,没有一定的思维方法、立意和线索,学生拥有的知识点必然是杂乱无章的。所以,作为教师,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这类实体性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学生对基本思维方法和基本线索这类程序性知识的掌握。

(1)在夯实基础阶段,需要学生掌握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的基本思维方法,这也是现行道德与法治课教材编写的基本逻辑方法。学生在书写知识结构时,往往只有“分析”而忽视“综合”,把“归纳”和“演绎”割裂开来。实践证明,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坚持“归纳与演绎相结合”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2)在综合复习阶段,建构知识结构的基本方法,除了按照课本的单元自然结构进行体系建构和链接外,还可以进行综合分类建构,这时,可以运用对比和联系的思维方法,即对一个基本知识点,联系其相同的、相反的、相近的知识点,对两个以上的相近、相同、相反的知识点,要弄清楚其区别与联系。比如“制度”类:

①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②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⑤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⑥我国的两种社会制度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这是分类建构结构的方法之一,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还应给予学生学科的思维方法和学科基本线索的指导,学科基本线索也可以成为一个建构知识结构的思路。

3.践行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进行由易到难的进阶性训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指导学生书写知识结构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让学生自主总结知识结构需要一个思考整理的过程,也需要一个训练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中、课余不断加强方法指导,在不同的阶段给予相应的指导。

在刚开始指导学生书写知识结构时,学生会感到很茫然,不知道怎么分析、归纳和联系知识,这时就需要为学生整理出一个大致的框架,或让学生参照教师制作成的知识结构图书写制作。当然关键词的选用、思路的确立,可依据《课程标准》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定取舍、分輕重。这个阶段主要强调学生把握好一课内、一框内、一目内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进而进行知识结构的建构。

在学生基本适应后,可先让学生自己写,然后由教师或个别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对比后对自己书写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完善。这个时期可以同时有意识地强调学生加强课与课之间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的建构训练。

当然,不管在什么阶段,教师都要注重检查监督,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导。

之后,就可以循序渐进,进行各角度主题整合性的知识结构图的建构训练。

总之,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知识结构图进行教学,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减轻学生和教师负担。因此,指导学生建构知识结构图不失为道德与法治课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只要指导得当,不懈训练,必将使这一学科的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魏书生主编.好学生好学法[M].漓江出版社,2005

[2]赵国庆主编.思维可视化[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学习效率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多媒体学习效率分析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