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对肺癌患者凝血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4-09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凝血酶原二聚体胸腔镜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为了解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对肺癌患者凝血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通过收集84例肺癌患者为研究主体,在了解其凝血功能的同时,旨在研究适合的手术方式,以确保其生活治疗的提升。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8月~2017年4月到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进行医治的肺癌病患84例,按术式分为进行常规开胸手术医治的为开胸组42例,采取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的为胸腔镜组42例,其中开胸组平均年龄(23.71±1.87)岁;男13例,女29例;肺癌类型:右上肺癌10例,右下肺癌10例,右肺中叶癌9例,左下肺癌7例,左上肺癌6例。胸腔镜组平均年龄(25.67±1.90)岁,男14例,女28例;肺癌类型:右上肺癌9例,右下肺癌10例,右肺中叶癌8例,左下肺癌8例,左上肺癌7例。所有患者均排除患有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其他恶性肿瘤等疾病[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开胸组先予以患者麻醉,采用常规外侧切口,在患者的腋前线位置与第4胸椎棘突水平位置处开切口,通常将手术切口长度控制在20~30院cm之间。随后将其前锯肌以及背阔肌肌群组织予以切断处理,以便看到患者的病变位置[2]。最后将病变部位完全清除后、缝合,完成手术。

胸腔镜组同样先给患者麻醉,其麻醉方式为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进入到胸膜之后,转变为健侧单肺通气[3]。指导患者采用健侧卧位接受手术治疗,后伸外展其侧手臂且抬高,并在患者的胸部处垫高处理,促使患者肋间隙达到变宽的目的[4]。随后开切口。通常情况下,切口位置为在腋中线第8肋间与第7肋之间,并且将手术切口长度控制在1.5~2 cm之间。将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作为依据,对病变部位进行判断,同时对患者胸内进行探查,以胸腔镜予以辅助,待确定患者病灶大小、位置、范围等实况后,再开切口。位置为腋前线第4肋间与第5肋之间,将手术切口长度控制在4 cm,且作为主操作口[5]。同时于腋后线第6肋间与第7肋之间开一个长度在1.5~2 cm之间的切口,作为手术的副操作口。使用分离钳与人卵圆钳手术处理,确定病变性质后行手术切除,最后进行常规清扫,完成手术。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对两组凝血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凝血功能以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指标以及D二聚体进行评价,在患者术前与术后的第一天、以及一周时空腹状态下于清晨取其静脉血[6]。并用全自动血凝仪与ELISA法等进行检测。同时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主要以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开胸组患者术前凝血酶原时间为(11.2±1.1)s,术后第1天为(12.7±1.1)S,术后1周为(12.8±2.4)S,D二聚体术前为(206.2±109.7)ng/mL,术后第1天为(3 831.4±2 137.6)ng/mL,术后1周为(1 581.2±1 322.4)ng/mL,纤维蛋白原术前为(4.4±1.7)g/L、术后第1天为(4.06±1.3)g/L,术后1周为(5.7±1.4)g/L,纤维蛋白原指标术前为(257.3±91.3)×109/L,术后第1天为(231.4±87.6)×109/L,术后1周为(258.2±72.4)×109/L;胸腔镜组术前凝血酶原时间为(11.3±1.2)s,术后第1天为(13.1±1.1)S,术后1周为(11.9±2.2)S,D二聚体术前为(202.4±167.7)ng/mL,术后第1天为(2 387.4±1 603.6)ng/mL,术后1周为(1 451.2±967.4)ng/mL,纤维蛋白原术前为(4.6±1.6)g/L、术后第1天为(3.6±1.3)g/L,术后1周为(6.1±1.7)g/L,纤维蛋白原指标术前为(237.3±71.3)×109/L,术后第1天为(221.4±57.6)×109/L,术后1周为(291.2±62.4)×109/L,上述表明,两组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均处于高血凝状态,主要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指标以及D二聚体均升高,血小板计数于术后1周上升。且开胸组有2例血栓栓塞症患者。

2.2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临床上,肺癌属于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肺癌患者占有全球肿瘤患者总数的三分之一,并且患者五年生存率较低。为了提高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五年生存率与生活质量,及早对其进行相关手术治疗是十分必要的[7]。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电视辅助胸外科手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研究显示,采用电视辅助胸外科手术对肺癌疾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对其生活质量影响较小,并且这种手术方式的住院时间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8]。

本次研究显示二组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均处于高血凝状态,主要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指标以及D二聚体均升高,血小板计数于术后1周上升。且开胸组有2例血栓栓塞症患者。与开胸组相比较,胸腔镜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在肺癌患者手术治疗中开展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优于常规开胸手术医治,术后切口较小,能有效的提升其生活质量。在治疗该类疾病中有值得应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凝血酶原二聚体胸腔镜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D-二聚体水平测定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