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

2019-04-08谢旭青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培育策略教学思路品德与社会

谢旭青

摘 要:在当前小学中高年级教育工作开展中,《品德与社会》是非常重要的课程组成部分,对学生自身社会性发展和品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本文就结合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和探讨了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教学思路 人文精神 培育策略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做好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是十分重要的。在《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在展开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培育,更好地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的特征进行体现,让《品德与社会》课程体现出人文教育的特点,引导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和成长。[1]

一、从教材的层面对人文精神培育的素材进行挖掘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教材的层面上对其人文精神培育的素材进行深度的挖掘,更好的实现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培育,保持方向性。《品德与社会》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这和其他学科相比来说具有独特的特征。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对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文资源进行深度挖掘,这样可以更好的实现对学生的引导效果,并利用内容方面“内化”实现教育层面的“外化”。教师在课程教学活动开展上,需要结合不同的教学主题活动,設置不同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参与。例如,在对《居家安全与保护》一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其课程教学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对于家庭生活中的安全隐患进行了解,并主办掌握保护安全的知识和方法,实现对学生自身责任感的提升。教师就可以结合课文中所出现的火灾,让学生们想一想,实际生活中如果出现火灾,那么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火灾的事故警示案例,让学生进行观看并联想。通过结合课文中的火灾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教材来进行思考,这样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意识到,作为家庭成员,我们对于安全方面是有责任的,我们应该主动的保护家人和责任,时刻地关注安全。通过结合课文内容来展开教育,学生们的学习过程可以紧密地围绕教材来进行开展,同时学生们的思路也能够更好的保证效果,真正的实现基于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实现对学生自身人文精神的有效培养。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有必要将实际生活的内容和教学的内容进行整合,关注学生自身的体验的发展,避免片面地展开理论教学,更好的丰富教材内容,提升教学深度,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进行理解。另外,在对人文精神培育素材挖掘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融入一定的兴趣化要素,真正地从学生感兴趣的层面上入手,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从主观层面上形成良好的学习动力,这样人文精神的渗透才能变得更加通畅,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也自然能够让学生维持在一个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下,继而保证教学成果。[2]

二、从教学的层面上对人文精神进行合理的渗透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也应从教学过程的角度,对于人文精神进行有效渗透和应用,从而达到提升《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力的目的。在现阶段新的教学环境下,我们更加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和能力知识方面的培养,在教学中也重视对学生主动学习态度的引导,让学生不仅仅能够完成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能够确保自身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和发展。在具体《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应该将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整个教学工作的重要特征和需求来进行对待,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会做人,学会参与社会。教师在对于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应该侧重于对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引导,让教学活动的开展兼具知识、态度、技能、精神等多方面的教学特征。例如,在对《社会呼唤诚信》一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这一堂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诚信的重要性,并呼吁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在教学前期,可以让学生对于当前社会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一些关于“承诺”的要素进行收集和提出。这时候,学生们就会提出:合同、保修卡、售后服务等,这些都是与诚信密切相关的。这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关于诚信的故事,之后组织学生参与一个关于“诚信”的模拟活动,最后为学生布置一个关于收集诚信故事的小作业。在这样一个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当中,诚信这一要素得到了全过程的贯穿于应用,学生们也能够在这样一个紧凑的环境下完成知识的学习,内心层面上也能受到循循善诱和引导。可以说,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如果能够对人文精神培养的需求进行有效的渗透,将其贯穿于整个《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提升教学成效,满足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需求。另外,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从兴趣、思想、观念、情感等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充分的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采取动态化的评价方式,更加客观的体现学生自身情感态度、价值观、道德品质的发展情况,而不是单一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这样才能保证评价活动的客观性,才能对学生形成积极并且长远的影响。[3]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新的教学需求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的开展中,我们应该将人文精神的培育作为当前教学活动的重点内容来进行落实和推进。在具体操作上,我们需要结合教材的基本内容做好教育素材的深度挖掘,并将人文精神的培育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进而最终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4~5]

参考文献

[1]廖柳仙.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探赜[J].成才之路.2018(05).

[2]李春才.也谈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中人文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31).

[3]姜宽飞.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艺术探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6(14).

[4]王俊琦.对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4(06).

[5]卢有林.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凸显人文精神[J].基础教育研究.2012(13).

猜你喜欢

培育策略教学思路品德与社会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写作技巧培育策略分析
现行研究生教育评价体制下的优秀学位论文培育策略思考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学设计
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培育模式、机制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