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与,让精彩不再错过

2019-04-08张正英

文理导航 2019年9期
关键词:课堂参与课堂观察实践

张正英

【摘 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生的发展,而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又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具体要求。本文从一次教研活动入手,研究学生参与率,发现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更多的是创设机会让学生参与学习、参与实践,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观察;课堂参与;实践

理想的课堂教学是知识的殿堂,是交流的磁场,是智慧的源泉,是开启师生生命成长的幸福旅程。但是,我们的课堂真的那么多姿多彩吗?课堂里的主角——学生,他们真的激情飞扬,智慧灵动吗?走进学生,观察学生,也许很多教师认为很简单,每天都在重复着。常常听到很多老师说:“你眼珠子转一转,我就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我们很多的教研活动及听评课活动都以经验为前提,缺乏科学的元素。

课堂观察

前不久,笔者参加了一次教研活动,领到任务,要深入课堂近距离观察学生。当时一共观察了两节课,分别是《复式统计表》及《单式折线统计图》。这两位老师都是借班上课,对班级的学生情况不是很熟悉,也很常态。

分析:全班共47人,除了小组交流和全班一起回答之外,独立发言共46人次,平均每人大约1次。实际发言为21人,占全班人数的45%,将近55%的同学没有参与独立发言。其中发言五次的有4人,占全班人数的9%,而21人中发言两次及以上的同学为10人,占发言人数的48%,占全班人数的21%。发言两次以上的10人共发言了35次,占总发言人数的76%,从数据来看,20%的学生发言次数占發言资源总量将近80%,发言的学生相对比较集中。

分析:全班共52人,除了小组交流之外,独立发言共63人次,平均每人大约1.2次。实际发言为32人,占全班人数的62%,也就是将近三分之二的同学参与独立发言。其中发言最多的六次,有3人,占发言人数的18%,而32人中发言两次及以上的同学为14人,占发言人数的44%,占全班人数的27%。发言两次以上的14人共发言了38次,占总发言人数的60%,从数据来看,30%的学生发言次数占发言资源总量将近60%,发言的学生相对还是比较集中。

综述:笔者通过对两节课的观察,整体发现学生发言分布不够均匀,呈中间集中,两边较少,第一节课第二组(中间)的发言人次是第三组的近2倍。另外从横向看,座位第二、三、四行是黄金座位,发言人次和发言频率都较高,而两边的学生呈边缘化现象。

在课堂上我观察到,并不是两边边缘的学生举手不起劲,而是我们习惯于将目光更多地投在常见的狭窄区域,只有常见区域的人数较少时,教师的视线才会转向不常见的区域。这与人的视力范围有限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右图:

人的眼睛结构不像苍蝇是复眼,而只是单眼,视力范围大约是120°的扇形。再加上人的习惯性站姿偏向右前方,因而左后方学生的发言机会是最少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还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教学内容难度的提升,举手发言的学生越来越集中。在两次的观察中,我们都能发现那些“边缘化”学生,他们坐得端正,听得认真,但是迟迟没有举手发言。而且在几次小组讨论中,他们也都习惯于先等待,等着小组内的积极分子侃侃而谈,像寄居蟹一样,收起自己的钳子,静默着……

学生发言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成为学习主人的重要标志。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是我们每一个数学老师孜孜追求的目标。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热情?除了发言,实践是最恰当的方式。我们要让每一个孩子动起来,没有等待,没有依赖;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获得自信,收获智慧。

反思策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手脑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抽象与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反思与构建等活动方式,使其在积极的参与中积累和提炼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活动经验必须由学生通过大量的数学活动,在对学习材料的第一手直观感受、体验中逐步获得,是在“做”中积累的。“智慧自动作发端”,动手画画、剪剪、拼拼、量量、摸摸、数数等数学活动,可以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探究与发现过程,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取知识、理解知识,进而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但课堂上的操作不能只是简单的操作,一定要是有效乃至高效的操作。

1.丰富生活经验“能参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数学的经验,我们可以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教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使学生亲身经历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充分积累数学化活动经验。数学知识生活化,让数学课富有了生活气息。

2.创设自主探究“想参与”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数学教学更重要的是过程的教学,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要给出充分的时间与空间,结合具体内容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去“经历过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实验、计算、推理、想象,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体验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从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引发交流对话“促参与”

师生对话在课堂上非常常见,这样的对话对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也有很大的作用。但师生间的对话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往往只是一对一的对话,学生参与的面过于狭窄。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来,积累起自己个性化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数学活动后,教师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广阔的时空——组织交流讨论。鼓励学生头脑风暴,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并引导他们整理、归纳交流所得,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过程、方法上的互通,使学生在有限的时空里有更多、更广阔的收获。怎样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主动性?第一,让问题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第二,以组间竞争促组内合作。

“参与学习”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独具慧眼,充分认识到可以挖掘的内涵,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具体策略等多方面得到发展。我们要让课堂充满童真,充满情趣,充满灵动,师生伴着愉悦的情绪体验,可以在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中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为学生的个性飞扬营造一种轻松、自由、平等的氛围,使我们的课堂成为最具有生命活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崔允漷.课堂观察Ⅱ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课堂参与课堂观察实践
高职教学“课堂观察”方法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数学“课堂观察”教学有效性初探
让学生乐于参与,让课堂更加精彩
“生活化情景教学”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参与程度的实验研究
大学生课堂有效参与现状及对策研究
教师提问有效性的课堂观察探析
中国文化对英语课堂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