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2019-04-08郑凤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内科探讨应用

郑凤

【摘 要】目的:分析在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后,内科护理工作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我院内科的5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选取的所有护理人员随机分配到采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优质管理组25人和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常规管理组25人。对两组护理人员施行不同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和培训,然后对比两种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的认知能力评分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结果:在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不论是在护理的认知度上还是在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上,优质管理组均优于常规管理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认知水平,有利于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对患者在我院的治疗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内科;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 R239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3-03-292-01

优质的护理模式要时刻以患者为中心,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将护理工作的责任进一步落实,深入的研究护理内涵,进而提升整个护理工作的质量。内科作为我院的一个重要科室,病人既有小孩也有老人,而且每位患者的患病情况都不相同,这就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具备丰富的护理知识,还要熟悉内科各种疾病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要选取怎样的护理方式才能有效提高我院护理工作的整体水平是目前的一个重点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比常规管理模式和优质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的变化,得到以下的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我院的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和消化内科中选择50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所有人员随机分为常规管理组25人和优质管理组25人。优质管理组中护理人员学历:中专8名,大专10名,本科7名,工作时间1—15年,主管护师2名,护师5名,护理人员18名。常规管理组护理人员学历:中专9名,大专9名,本科7名,工作时间1—14年,主管护师2名,护师6名,护理人员17名。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学历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常规管理组的护理人员施行常规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职责的划分、护理工作的安排以及绩效考核工作等。对优质管理组的护理人员施行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具体为以下管理内容。

1.2.1 分级管理。要结合内科护理的特点,并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等因素进行分级管理。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任命工作时间在10年以上,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主管护师为护士长;任命工作时间在5年以上,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护师为组长;责任护士以及助理护士要选择工作时间不超过3年的护理人员。

1.2.2 合理划分护理人员的职责。护士长要尽到自己的管理职责,妥善地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同时还要做好与其它科室的沟通、协调工作。护理组长要积极地配合、协助护士长的工作,并对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此外,护理组长要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然后根据护理方案妥善安排护理人员,保证护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助理护士和其他护士人员要对病人的恢复情况密切关注。

1.2.3 严格监控护理质量。护士长要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总结,定期召开讨论会,探讨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同时还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理知识,并对学习的内容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计入护理人员的绩效中,对表现好的人给予一定的奖励。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人员的认知情况进行统计和评价,主要从护理知识、护理态度、护理行为等方面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认知度越高。最后对患者在生活和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以100分为满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

2 结果

2.1 认知能力对比 通过对比优质护理管理和常规护理管理,发现优质护理组在护理相关知识、态度、行为以及管理环境等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

2.2 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患者对护理人员在生活和心理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都是优质护理组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

3 讨论

作为我院重要的科室,内科患者的疾病类型较多,病情变化较快,因此护理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的护理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优质管理组在管理的各个方面评分都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患者在生活、心理和健康教育中的评价,也是优质管理组高于常规管理组。因此我们了解到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有效地提升了护理人员的认知能力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研究表明,在内科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工作必须要秉承优质的护理理念,按照岗位的不同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管理,把管理责任切实落实到个人。护士长要对整个科室的护理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把控。责任护士组长要配合好护士长的工作,同时安排好对每个患者的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价。责任护士要在饮食、心理等方面多注意患者的变化,做好护理的基础工作。采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值得注意的是:(1)護理部对护理人员进行基础知识的培训,让护理人员明确在工作中哪些问题需要特别注意,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客观评价,同时还要进行规章制度的学习。(2)患者住院过程也需要护理人员的协助。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做好接待工作,协助患者办理入院手续,让患者了解内科的规章制度,知道患者进行科学的饮食和作息。

通过文章的研究笔者认为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有效地提升了内科的护理水平,得到患者的高度认可,这种优质的护理管理模式值得被推广应用到其他科室。

参考文献

[1]王艳惠.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02):172-174.

[2]武海霞.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8):2369-2370.

[3]刘梅红.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06):936-937.

[4]刘昭君,岳仕鸿,钱涵,王金红.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09):54-56+76.

猜你喜欢

内科探讨应用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