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激动器配合固定正畸双期矫治与单期固定正畸的对比疗效观察

2019-04-08张超辉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矫治疗效

张超辉

【摘 要】目的:关于牙列错颌畸形患者应用两种固定正畸矫治方案预后的临床疗效比较探究。方法:选取80例来我院进行口腔疾病检查与预后的患者进行研究,经安氏分类法诊断分析,全部患者为第2类第1分类错颌,制定两种治疗方案分组进行应用,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正畸(单期)治疗,观察组按照双期固定正畸+肌激动器疗法进行预后,记录及对比两组患者矫治期间的各项数据。結果:观察组患者矫治结果好,数据较之于对照组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干预错颌畸形期间,可应用价值高的肌激动器+双期固定正畸治疗方案,有助于患者畸形牙列尽快矫治到正常状态。

【关键词】肌激动器;固定正畸;双期;单期;矫治;疗效

【中图分类号】 R36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3-03-267-01

牙齿随着人体的生长发育会随之生长,但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很多人会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口腔问题,其中错颌畸形发生率较高,具体表现为患者牙列排列乱、上下颌骨前突及深覆合等,该种牙列畸形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患者牙列美观性下降,制约口颌功能的有效发挥,还会引发患者牙周病等口腔病,所以患者在确诊为错颌畸形后,需要听从医嘱尽快接受固定正畸治疗。分析当前用于治疗错颌畸形的治疗方法,发现固定正畸法的矫治疗效确切,主要分为单期与双期治疗,由于不同治疗次数导致的治疗结果略有差异,所以本文研究期间,选择确诊患者,分组分别进行固定正畸的单期、双期治疗,并且辅以观察组患者肌激动器同时矫治,结合患者治疗结果,评价适用于错颌畸形治疗的最佳治疗方案。研究内容包括: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12月口腔科接收的患者,经检查属牙列错颌畸形的80例分组(观察组、对照组),作以不同正畸治疗方案应用价值的研究;患者中男多于女,人数分别为53例、27例;平均年龄为(15.3±3.7)岁;对比患者基本资料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该组患者治疗时按照单期固定正畸疗法的要求,先进行为期4个月的口腔牙列扩弓矫正处理,待矫正达标后牵引牙列,作以上下牙列的内收、前移处理后即为治疗完成。观察组-该组40例患者分为两期进行畸形牙列矫治,第Ⅰ期时,指导患者于口腔内佩戴肌激动器(日均佩戴时间需超过12小时),以此调整上下颌位置,重建上下颌关系,要求对齐患者的牙列上下中线,确保颌面关系可逐渐恢复正常;应用肌激动器扩弓牙列期间,可应用分裂簧进行处理,置于下牙处的舌侧塑胶需要超过该位置的切缘处,唇面与塑胶保持四分之一的接触;结合患者错颌畸形情况,如果超颌(上颌)距离在7mm以上,需要指导患者定期调整分裂簧,下颌有较大幅度的前伸表现,需要控制垂直打开量,尽量让其处于较低水平。应用肌激动器矫治12月后,回院检查患者牙列扩弓及恒牙替换情况,若符合Ⅱ期矫治标准,按照对照组患者的矫治流程给予患者牙列畸形矫治。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半年的矫治后随访,应用显效、好转、无效评价矫治效果,患者面部侧面未见牙齿突出等表现,面型较好,咬合关系正常,上下颌突出度与前伸程度较轻,接近于正常表现为矫治显效,患者错颌畸形表现、侧貌及上下颌咬合关系有着较大幅度的改善为矫治好转,患者侧貌美观度低,咬合关系不正常,深覆颌及牙列不整齐情况未见任何变化为矫治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例数与好转例数总和的百分比。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5软件统计学分析数据,计数资料n(%)表示、X2检验,P<0.05为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矫治有效的人数多,总有效率远高于另一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与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参见表一:

3 讨论

安氏第2类第1分类错颌畸形属于牙列远中错问题,发生于患者深覆颌、深覆盖等牙列畸形问题中,存在上颌前牙唇向倾斜、磨牙远中错颌关系等表现,治疗时需要从患者颌面面型、侧貌及上下颌咬合关系改善角度进行矫治,以期患者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牙列错颌畸形矫治结果。

固定正畸疗法的临床应用有效性高,作用于患者畸形牙列处,能够有效地发挥出牙列前移及内收作用,如果患者年龄处于畸形问题发生初期,采用该疗法预后的效果更佳,一般情况下双期固定正畸的应用效果优于单期,以此患者治疗时可先采用肌激动器在Ⅰ期对颌骨关系进行矫正,确保患者经过一定周期的治疗处于异常状态的牙颌面可良好的进行不良状态的调节、改善,之后再在Ⅱ期对牙列移动变化表现采用固定矫治器继续进行矫治,便可以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1]。本文研究期间,观察组的40例患者预后时应用了基于肌激动器的双期固定正畸治疗方案,分析预后质量可知该组患者经过矫治后的牙列畸形、面型不佳、咬合关系异常等情况均得到良好的干预,避免了上下颌骨异常生长情况出现,而对照组中则有6例患者显示治疗无效,所以不同治疗期数正畸疗法作用于错颌畸形治疗中,呈现出不同的治疗疗效,数据比较后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

综上所述,口腔科医生在治疗错颌畸形过程中,需要对正畸治疗法应用时的最佳治疗期数、疗效、矫治有效率等内容作以深入的了解,从而可结合前来就诊患者的错颌畸形具体情况,大力进行肌激动器与固定正畸双期疗法的联合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兴翠.固定正畸后牙根吸收的部分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4):4754-4755.

猜你喜欢

矫治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治探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下颌打开度受限智障儿童矫治的个案研究
农村孤僻学生学习心理障碍与矫治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