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效果分析

2019-04-08田淑华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穴位埋线针刺

田淑华

【摘 要】目的:将穴位埋线用于单纯性肥胖治疗中,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康复科康收治的63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分组研究,甲组行穴位埋线治疗,乙组行常规针刺,比较两组治疗结果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BMI、FAT相比,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甲组治疗后BMI、FAT与乙组相比,相对更低(P<0.05);甲组总有效率为93.75%,与乙组70.97%相比,相对更高(P<0.05)。结论: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而言,应用穴位埋线治疗效果理想,可降低BMI、FAT指数,缓解肥胖症状,提升患者美观度,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穴位埋线;单纯性肥胖症;针刺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3-03-243-01

单纯性肥胖(OB)在临床十分常见,为多种因素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本病病因与运动、饮食、遗传等因素相关,若父母为肥胖者,子女有70.03%至80.41%的机率肥胖。肥胖可对患者外观、个人形象造成一定影响,还会增加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威胁患者身体健康,需及时干预治疗。运动疗法、饮食控制为临床治疗OB的常用手段,但少数患者依从性较差,导致减肥效果不佳。近年来中医减肥以安全、绿色的优势逐渐受到医师及患者的青睐,在临床中推广开来。本研究将穴位埋线用于单纯性肥胖症治疗中,旨在评价其效果。报道见下: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数据收集时间为2016年4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康复科共收治OB患者63例,以治疗方式将其分成甲组(n=32)与乙组(n=31)。甲组男13例,女19例,年龄21~49岁,平均(36.15±2.94)岁。乙组男14例,女17例,年龄22~51岁,平均(36.19±2.91)岁。两组资料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内科学》中OB诊断标准,均符合中医脾虚湿盛诊断标准,伴疲乏无力,腹胀满、大便溏薄,苔薄腻、脉沉缓、滑;BMI>25kg/m2;WC:男性≥85cm,女≥80cm;腰臀比:男性>0.9,女性>0.85;近两周未接受其他治疗;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者;继发性肥胖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肝肾功能异常者;依从性较差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合并严重感染者;有治疗禁忌症者。

1.3 方法 甲组行穴位埋线治疗,取穴:中脘,水分,天枢,关元,大横,足三里,丰隆,曲池,带脉,脾俞,胃俞,大肠俞等穴。具体措施:医者对穴位消毒后,采用无菌镊置入2至3cm(根据患者肥胖程度选择适当长短的线)长、2-0号“金环牌”可吸收外科缝线于埋线针前端(埋线针为“埋易康”牌一次性,9号埋线针),将针芯接其后,以拇指、食指对拟进针穴位进行固定,随后针刺穴位至适当深度。待患者有针感后,推针芯同时退针管,埋羊肠线于肌肉层或皮下组织,将针拔出,随后以无菌干棉球对针孔进行压迫止血,贴无菌创可贴,避免出现感染。每两周治疗1次,一般埋5次为一疗程。

乙组行常规针刺(针灸针均为东邦牌30X60mm针),取穴和甲组一致,针刺准确穴位,保持深度适中,行提插捻转行针手法,留针40分钟,隔天针刺1次,两个两月为一为疗程。

两组治疗期间均暂停其他减肥方法,嘱患者保持低脂、高纤维、复合碳水化合物饮食,嘱患者建立良好生活习惯,严格控制吸烟、饮酒,严禁高脂、高糖饮食,两组均于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BMI、FAT差异。比较两组治疗结果差异,疗效判定标准[1]:治愈:症状均彻底消失,BMI下降至正常或超重水平,男性FAT<20%,女性<30%;有效: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BMI下降>5kg,FAT下降>3kg;无效:均未达到上述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分析软件为SPSS19.0,(x±s)、(%)分别表示计量、计数资料,经t、x2检验,若 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BMI、FAT变化 从表1可知,兩组治疗前BMI、FAT相比,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甲组治疗后BMI、FAT与乙组相比,相对更低(P<0.05)。

2.2 两组疗效分析 从表2可知,甲组总有效率为93.75%,与乙组70.97%相比,相对更高(p<0.05)。

3 讨论

单纯性肥胖在我国十分常见,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使得单纯性肥胖发生率不断提升。单纯性肥胖为摄入能量超过正常消耗能量所致,主要与遗传、环境、内分泌等因素相关。单纯性肥胖不仅影响患者外观,还是导致高血压、高脂血等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采取合理的手段积极控制肥胖,对保障患者身体健康、提升美观度有重要意义。

中医理论认为,肥胖病机与湿热内蕴、肝气郁结、脾失运化等因素相关,机体脾胃失调,导致水谷停滞,变为痰湿产物,进而形成肥胖[2]。因此对患者针刺或穴位埋线治疗,多选择脾胃经上穴位。减肥药、减肥手术为减肥常见手段,近年来减肥药种类不断增多,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虽短期疗效尚可,但不良反应较少,且容易出现反弹。减肥手术具有风险大、费用高等特点,可增加患者经济负担,适用性较低。近年来中医治疗因安全、绿色等优点,逐渐被推崇开来,在减肥中取得较好效果。针刺减肥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特点,而穴位埋线为其改良及延伸,主要融合针刺、埋针、持久行针等治疗方法,可有效增强治疗效果。通过将羊肠线埋入选定穴位中,可产生持续刺激的作用,促使机体脏腑达到阴阳平衡。羊肠线是一种异种蛋白,可诱导机体变态反应,其在分解、吸收过程中,可持续刺激穴位,加快局部血循环,促进淋巴回流,进而起到增强机体营养代谢状况的效果,有效减少脂肪[3]。选择带脉可有效恢复带脉的约束能力,减少腰腹部脂肪,丰隆穴位于小腿前侧,常用于高血压、高血脂症治疗中,针刺丰隆穴可消除患者胃胀感,缓解食欲不佳、饭后胃部不适感觉,可起到调理胃胀功能的效果[4]。本次研究中,甲组治疗后BMI、FAT指数明显下降,总有效率显著提升。提示穴位埋线治疗在单纯性肥胖中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而言,应用穴位埋线治疗效果理想,可降低BMI、FAT指数,减少脂肪,增强减肥效果,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向农, 刘梅芳, 熊尤龙. 俞募配穴法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J]. 光明中医, 2017, 32(3):400-403.

[2]曹洪铭, 梁杰斌, 邓铭俊. 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 25(21):80-81.

[3]李庐娟, 李益军, 林杜峰. 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疗效[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6, 32(3):105-106.

[4]梁翠梅, 胡慧, 李媛媛. 带脉论治代谢综合征腹型肥胖思路分析[J]. 中医药学报, 2013, 41(2):3-5.

猜你喜欢

穴位埋线针刺
清明的雨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45例
穴位埋线治疗肝肾亏虚型腰痛病60例
穴位埋线融合中医时间医学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应用研究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概述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乳腺增生研究进展
穴位埋线防治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疗效观察
新疆抓获75名“针刺”嫌犯
针刺治疗术后尿潴留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