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药结合治疗分析
2019-04-08黄卫江
黄卫江
【摘 要】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药结合治疗及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本院腰椎间盘突出症共计81例作研究对象,按数字表分组。一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针灸治疗,有38例。另一组为研究组,针药结合治疗,有43例。治疗后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研究组较高,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药结合治疗效果好,疗效满意。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药结合;效果
【中图分类号】 R36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3-03-235-0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腰腿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属中医“痹症”、“腰腿痛”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尤以从事体力劳动的中年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如《素问.刺腰论》篇说“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又云“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辨证多与脾肾精血亏虚、督脉失养有关;加之机体感受风、寒、湿邪或跌仆挫伤,以致脉络闭阻,气血失和,不通则痛。病机是风、寒、湿邪痹阻经络,不通则痛,或气血虚弱,经脉失养,不荣则痛。具有病程长、病情缓慢特点,早期疼痛明显,低温下疼痛加重;咳嗽加重。《医学心悟》说“腰痛拘急,牵引腿足”。[1]因此腰痛可以合并下肢痛,活动明显受限。现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本院腰椎间盘突出症共计81例作研究对象,分析针药结合治疗的疗法及效果,总结见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本院腰椎间盘突出症共计81例作研究对象,按数字表分组。一组为对照组,采取单纯针灸治疗,有38例,男女分别20例、18例,年龄在25-62岁,均龄41.16岁,病程为2-10年不等。另一组为研究组,采取针药结合,有43例,男女分别24例、19例,,年龄在28-63岁,均龄41.37岁,病程为2-13年不等。纳入条件:①均有慢性劳损史及外伤史;②腰椎2-5椎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压痛,均选用以腰部疼痛为症状的患者为治疗对象;③X线可见腰椎间隙变窄,有的伴有椎体边缘的骨质增生。两组患者性別、年龄、病程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针灸治疗 两组均选用相同的穴位进行治疗,主要穴位:腰部2-5夹脊穴为主,肾俞,秩边,大肠俞,委中,阿是穴刺络放血。选用1-2组穴位用华佗牌电子针疗仪(型号SDZ-Ⅱ型)进行疏密波的治疗,时间20分钟,同时局部进行鑫亿牌TDP特定电磁波电针治疗仪(型号TDP-XY-19X)照射,留针30分钟。选用腰部夹脊穴,肾俞,秩边以活血化瘀止痛;选用大肠俞,委中以疏通经络;阿是穴刺络放血以活血通络。
1.2.2 研究组同时进行中药治疗,选用自拟方药腰腿痛方:桑寄生21g,独活9g,怀牛膝9g,木瓜9g,续断9g,红花6g,杜仲9g,薏苡仁15g,海风藤12g,鸡血藤12g,当归6g,熟地9g此方凉水侵泡30分钟,武火烧开,文火煎煮30分钟,倒出后加凉水继续煎煮20分钟,倒出后与第一次药混合后,分早晚服用。第三次加凉水再煎煮30分钟,用毛巾蘸药液外敷30分钟,凉了再换热毛巾敷,热度以不烫伤皮肤为宜。寒邪偏盛以冷痛为主,拘急不舒,上方加附子,细辛以祛寒;若热象偏盛者,上方去续断,可加泽泻,木通以泻热;若热盛伤阴可加女贞子,旱莲草,这两味药有滋阴而不恋湿的功用;瘀血明显者,腰痛入夜加重,可在上方基础上加全蝎,蜈蚣以活血通络止痛。
1.3 疗效评定
1.3.1 治愈 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 70°以上,能恢复原工作。
1.3.2 好转 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
1.3.3 未愈 体征无改善。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平均数表示,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表示,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治疗效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8.95%,无效8例,占比率21.05%;有效17例,占比率44.74%;显效13例,占比率34.21%。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7.67%,无效1例,占比率2.33%;有效12例,占比率27.91%;显效30例,占比率69.77%。两组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研究组较高,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是因为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有寒湿接触的病史。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常发于青壮年。患者主要表现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腰部活动受限,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试验或加压试验阳性。X线拍片脊柱侧弯,腰生理曲度前突变浅,病变腰椎间盘变窄,相应的边缘有骨赘增生[3]。本文研究组选择针药结合,与常规模式(对照组)比较,治疗改善率较高,两组有效率对比97.67%>78.95%,可见针药结合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杨毓华,王友和 《中西医临床骨伤科学》[M]第二版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9:532-539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214-215
[3]王伟书,张小蕾,李昌生等,电针配合隔物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7,36(12),1466-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