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身麻醉手术中手术室护士的配合护理分析

2019-04-08殷彤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效果

殷彤

【摘 要】目的:探究全身麻醉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士配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

6月 ~ 2018年6月期间,我院外科收治的16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取手术室护士配合护理方法,术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苏醒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缩短;实验组拔管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另外,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的配合护理可显著缩短全身麻醉术后患者的苏醒期及拔管时间,同时也可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故该方法可尝试在全身麻醉手术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全身麻醉手术;手术室护士;配合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3-03-186-01

近几年,随着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外科手术技术日益成熟,更多的疾病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治愈。其中,全身麻醉是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麻醉方式之一,但由于外科手术本身对于人体来说是一种特定的应激反应,当术后患者从麻醉状态逐步苏醒之后,常出现如认知功能障碍等某些生理紊乱现象,同时也极易导致多种并发症,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及术后生活质量[1-2]。曾有报道称,对全身麻醉患者进行手术室护士配合护理对术后患者的恢复有良好的疗效[3]。本文对我院16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进行分析,意在探究全身麻醉手术中手术室护士的配合护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研究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6月 ~ 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实验组包括: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在7~89岁之间,平均年龄约为(48.28±2.17)岁;平均手术时长约(2.36±0.28)小时;对照组包括: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在9~86岁之间,平均年龄约为(49.17±2.63)岁,平均手术时长约(2.43±0.31)小时。经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另外,本研究经本院临床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且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中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方法,主要包括:术前监测生命体征、简单监护等;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手术室护士的配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术前护理:护理人员术前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根据患者特点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尽可能给予安慰和鼓励,向其详细介绍手术过程,努力平复患者术前焦虑、紧张的心情。(2)术中护理:麻醉过程中,护理人员尽可能给予患者最大的鼓励,使其主动配合麻醉师进行相关操作;麻醉过后,护理人员应时刻关注患者的各项指标;护理人员应针对不同类型手术患者,采取相应的干预方法,使患者积极配合。(3)麻醉苏醒期护理:护理人员嘱患者保持去枕平卧状态,使头偏向一侧,避免出现体位压迫。在患者初步苏醒时,护理人员尝试呼喊其姓名及各种苏醒指令,判断患者的意识恢复情况[4]。

1.3 监测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后的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统计分析。患者满意度可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程度,并规定: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当P<0.05 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苏醒期及拔管时间的比较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具体数据詳见表1。

2.2 两组患者满意程度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93.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较为特殊的场所之一,为确保患者手术成功,尽早恢复健康,医护人员不仅要时刻保持其无菌状态,同时也应提升手术当中的护理质量,这不仅影响病人术后的康复情况,而且也直接影响着医患关系和谐与否。现阶段,手术室护士配合护理的主要包括舒适护理、人性化护理、心理护理、人文护理等方面。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应充分应用手术室配合护理的干预措施,不仅可以在手术当中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还可以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的康复,促进其早日恢复健康[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苏醒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实验组拔管时间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缩短;另外,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综上,手术室中采用手术室护士配合护理干预方法,不仅有利于全身麻醉手术中患者的术后恢复,同时提升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因此该护理模式可在外科手术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曾小刚.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23):4538-4539.

[2]张瑞娟.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4):36-37.

[3]李玉冰.全身麻醉手术中手术室护士的配合护理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24):27-2.

[4]郭珺璐,郭珺玲.舒适护理在全身麻醉苏醒期的应用体会[J].吉林医学,2016,27(10):2604-2605.

[5]李 霞,李 华,杜秀云,刘 宁.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作用探讨[J].吉林医学,2016,29(06):1559-1560

猜你喜欢

效果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当上课忘了带笔……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小画匠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没效果
慢跑是有成果的
巧手DIY家用吊灯
事关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