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2019-04-08张开琼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治疗效果高血压

张开琼

【摘 要】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2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硝苯地平片治疗的一组设为对照组(n=60),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的一组设为研究组(n=60),对比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并统计不良反应。结果:①治疗后,研究组收缩压与舒张压都低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高血压;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86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3-03-129-01

高血压(hypertension)指的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升高为显著特征,可伴有重要器官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一种常见慢性病,病程长,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1]。目前,高血压多给予降压药治疗,其中包括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片。本文选择120例患者分成2组采取不同药物治疗,现在总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诊的高血压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设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0例。所有病例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均为原发性高血压,同意参与研究且签署有同意书,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精神障碍、耳聋哑巴患者,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排除过敏体质、合并有严重组织或器官器质性疾病患者。对照组:35例男性,25例女性,最小43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61.4±5.69)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10年,平均(4.5±1.16)年。研究组:32例男性,28例女性,最小41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60.9±6.14)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2年,平均病程(4.7±1.07)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基线资料差异不大,P>0.05,可分组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硝苯地平片(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636)治疗,10mg/次,2次/d,口服给药。

研究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药业集团(吉林)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083]治疗,2.5mg/次,1次/d,早餐后口服给药。

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持续用药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包括舒张压与收缩压,同时,统计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方法 实验数据用SPSS20.00软件分析,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T值检验,例(n)、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X2值检验,P低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指标 两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分析比较,治疗前组间差异不大(P>0.05),但是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研究组舒张压及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不良反应  统计发现,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高,其发病与遗传、环境、精神状态、年龄、生活习惯、药物等因素有关,临床一般可分成继发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2种。大部分患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偶尔可见头痛、头晕、疲劳等症状,随着疾病发展,血压持续升高,患者可出现肢体麻木、夜尿增多、注意力不集中、胸闷、乏力等表现,当血压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可引起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2]。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一定变化,饮食结构有所改变,加上其他各方面因素影响,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的重要疾病之一。因此,一旦确诊高血压,应积极对症治疗,延缓疾病进程,减少并发症。其中,硝苯地平片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硝苯地平片,呈糖衣片,除去包衣后显黄色,属于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可选择性抑制钙离子进入到心肌细胞以及平滑肌细胞的跨膜转运,且可抑制钙离子从细胞内释放,但不改变血浆钙离子浓度。硝苯地平片,口服后,机体完全吸收,快速降压,但药物利用度低,用药1.6-4.0h后药物峰值便消失,24h后,90%药物被清除。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呈白色片,属于钙内流阻滞剂,具有直接舒張血管平滑肌的作用,降低血压水平[3]。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将心肌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外的钙离子控制于细胞外,阻止其进入到细胞内,促使血管平滑肌舒张,控制血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具有半衰期长、持续时间长且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口服后,吸收完全,但相对缓慢[4]。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发现,研究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都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相比硝苯地平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更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刘建东. 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对比[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0):17792-17793.

[2]周梦来.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5):30.

[3]方玉新,邢立伟.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的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6):81-83.

[4]陈勐.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33):41-42.

猜你喜欢

治疗效果高血压
教你这样“制服”高血压
Hold住,你的血压!
高血压界定范围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高血压病人应具有的知识
高血压病人怎样选择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