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合应用氟派利多和地塞米松对降低剖宫产术中麻醉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

2019-04-08杨建辉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心率麻醉剖宫产

杨建辉

【摘 要】目的:分析地塞米松、氟哌利多用于预防剖宫产术中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的意义。方法:取2017.5-2018.9期间95例剖宫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术中行腰硬麻醉,同时按治疗小组不同分组,对照组共47例(常规麻醉)、观察组共48例(麻醉同时加用地塞米松、氟哌利多),统计术中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类型、例数情况,观察不同时间段产妇心率、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5min后心率、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低于对照组19.1%,P<0.05。结论:对行剖宫产术产妇应用地塞米松、氟哌利多能减少术中麻醉不良反应发生,产妇术中心率、血压平稳。

【关键词】不良反应;地塞米松;麻醉;氟派利多;剖宫产

【中图分类号】 R71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3-03-108-01

剖宫产作为临床常用分娩手段之一,在挽救母婴生命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剖宫产是目前临床难产、高危妊娠孕妇首选分娩方式,其能做到快速分娩,从而降低母婴围产期死亡率。但随着剖宫产应用的增加,临床发现产妇在术中麻醉后易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寒战、低血压等),这不仅给手术顺利实施增加难度,同时还会影响产妇术后恢复,因此如何避免剖宫产术中麻醉引发的不良反应得到关注[1]。有学者认为通过在麻醉同时给予相应镇吐、镇静药,来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本文通过观察2017.5-2018.9期间48例产妇以地塞米松、氟哌利多用于预防术中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的效果,旨在为今后不良反应防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7.5-2018.9期间95例剖宫产妇為研究对象,孕妇符合剖宫产术指征(存在宫缩乏力危险因素等),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产妇无用药禁忌症、凝血功能障碍、器质性功能异常及言语、精神障碍等,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按治疗小组不同分组,对照组共47例,体重54~76kg,平均(62.8±4.1)kg,年龄20~41岁,平均(30.0±2.3)岁,孕周37~41周,平均(39.1±0.7)周;观察组共48例,体重56~79kg,平均(63.2±3.9)kg,年龄21~43岁,平均(30.5±2.7)岁,孕周37~42周,平均(39.2±0.7)周,孕周、体重等基线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入室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于患者L2-3间隙硬膜外穿刺,以腰麻针穿破蛛网膜,在有脑脊液流出后注射0.75%布比卡因,后置入硬膜外导管调整麻醉平面在T6-S5。

观察组:在上述常规麻醉基础上,术中在注射0.75%布比卡因后,同时静脉滴注10mg地塞米松(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1890,产品规格:1ml:5mg,广东邦民制药厂有限公司),及氟哌利多(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0895,产品规格:2ml:5mg 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1.25mg。

1.3 观察指标 统计术中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类型、例数情况,观察不同时间段产妇心率、血压变化情况。本次不良反应观察:寒颤、恶心呕吐、心悸、低血压;心率、血压观察入室时、麻醉5min后水平变。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数据统计学采用SPSS20.0系统分析,其中计数、计量资料分别以n(%)、(x±s)表示,采用χ2、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妇心率、血压变化 观察组麻醉5min后心率、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 ,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发生观察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低于对照组19.1%,P<0.05,见表2。

3 讨论

麻醉作为手术重要组成部分,麻醉效果对手术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临床认为剖宫产中理想麻醉为产妇肌松、镇痛效果良好,围手术期无应激反应、不良反应、血流动力学稳定。目前剖宫产术中麻醉以腰硬联合麻醉为主,但大量实践表明产妇术中麻醉后易出现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导致手术风险增加,安全性降低,因此如何预防产妇不良反应发生得到临床关注[2]。

本次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低于对照组19.1%,P<0.05;

观察组麻醉5min后心率、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 ,P<0.05,结果提示地塞米松、氟哌利多术中使用能起到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目的。氟哌利多是临床常见镇吐药,其过抑制下丘脑等处多巴胺受体,来达到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的目的,而地塞米松镇吐机制尚未明确,但其镇吐效果已得到临床证实,两者联合能增强镇吐效果[3]。研究表明氟哌利多除了镇吐还有中枢镇静效果,能提高机体寒战阈值,来抑制术中产妇寒战发生,而地塞米松能稳定溶酶体膜稳定,有良好抗炎效应、能减少内热原释放,从而有利于避免术中产妇发热、寒战的发生[4]。

综上所述,对行剖宫产术产妇应用地塞米松、氟哌利多能减少术中麻醉不良反应发生,产妇术中心率、血压平稳。

参考文献

[1]谭森,李影,臧晓党,等. 盐酸戊乙奎醚联合地塞米松、托烷司琼预防剖宫产术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引发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8,10(11):59-62.

[2]冯亮群. 不同药物联合甲氧明对预防腰麻剖宫产患者低血压及不良反应的效果比较[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7):152-153.

[3]李兰洋. 不同治疗方法改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所致剖宫产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7):4058-4060.

[4]戴华英. 两种不同用药降低剖宫产术中卡前列素安丁三醇不良反应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2016,17(06):43-44.

猜你喜欢

心率麻醉剖宫产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七氟烷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离心率
在最佳心率区锻炼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