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小儿腹泻的干预效果

2019-04-08刘红焘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护理小儿腹泻满意度

刘红焘

【摘 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护理前后比较两组患儿的腹泻时间、住院时间、止泻时间和退热时间,同時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儿腹泻次数明显降低,且护理后观察组次数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止泻时间及退热时间明显少于常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更快缓解腹泻患儿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小儿腹泻;中西医结合护理;满意度;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12.5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3-03-067-02

小儿腹泻,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1]。主要特点为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可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及不同程度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是2岁以下婴幼儿的常见病。有研究报道[2-4],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缩短患儿恢复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本研究将中西医结合护理运用于腹泻患儿,确定满意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腹泻患儿(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按数字表法被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小儿腹泻相关诊断标准[5];②患儿家属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病情或严重功能障碍患儿;②家属不愿意配合或其他原因者。常规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54月,平均(22.3±2.3)月;病程23~114 h,平均(39±17)h;重度脱水11 例,中度脱水18 例,轻度脱水11 例。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6~52月,平均(23.1±2.1)月;病程19~108 h,平均(37±16)h;重度脱水13 例,中度脱水17 例,轻度脱水10 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及脱水程度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组 患儿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入院时,对患儿的病情给予详细的评估,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确认患儿有无酸碱失衡或其他电解质紊乱现象,遇到发热患儿要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或口服药降温,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补液体。感染性腹泻患儿避免交叉感染,并对其实施隔离,对其物品进行分类消毒。伴呕吐的患儿避免误吸,管理好其体位。同时注意饮食护理,起初限制患儿的食入量,随着消化功能的恢复,逐步增加食入量,待排便恢复正常时即可恢复正常食量。记录患儿每日的排便量、排便性状及尿量等指标。同时注意患儿的皮肤管理,尤其是口腔及臀部。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融入中医护理,即中西医结合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中药贴敷:选择患儿的神阙穴,对其实施中药贴敷,1次/日,每日更换,连续5日(5次)。(2)穴位按摩:选择患儿腹部天枢、关元等穴位,采用指腹对其进行按摩,2次/日,早晚各一次,连续进行,直至恢复。(3)艾灸疗法:选择患儿的中脘、气海、足三里、天枢、脾俞、神阙等穴位,对其实施艾灸疗法。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每日腹泻次数;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止泻时间及退热时间;采用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量表对护理实施满意度调查,比较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涉及的数据均采用SPSS20.0 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儿腹泻次数明显降低,且护理后观察组次数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观察组住院时间、止泻时间及退热时间明显少于常规(P<0.05),见表2;观察组护理满意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3。

3 讨论

腹泻为儿科的常见病,往往因为患儿感受外邪,脾胃虚弱,内伤饮食等原因引起[6]。小儿腹泻护理的原则一是给患儿多于正常摄入量的液体,饮水或其他流质食物如粥、汤等。如果婴儿是母乳喂养,要继续喂养,但要增加次数(至少每 3小时要喂一次),如果婴儿是人工喂养,则要在奶中加入比平时多一倍的水,至少每 3小时喂一次。儿科又是医患关系高度紧张的科室,有效的护理模式能够明显降低医患矛盾和纠纷,缓解科室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7]。

本研究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前后有明显的差异。而观察组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后,患儿的效果较常规组更为明显。从护理方法看,对观察组患儿实施中药贴敷,能够让药物直达患儿的患处,能够让药物充分发挥作用。对其实施按摩护理,能够达到补气益血、温阳散寒,从容实现消食导滞的目的[8]。而艾灸疗法为温热治疗,可增强患儿的胃肠行气功能,若患儿病程较长,则可以调理脾胃、健脾补肾、调整阴阳和脏腑功能为目的选择配穴[9]。

总而言之,小儿腹泻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疗效显著,可快速缓解患儿症状,缩短住院周期,提高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缓解医患关系,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房清文,李春艳.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1):158-160.

[2]罗中凤,祖大玲,李运勤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安徽医学,2016,37(7):912-913.

[3]李亚兰.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小儿腹泻护理效果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8,31(8):146-147.

[4]王岚.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7):50-52.

[5]仵卫民.循证护理在小儿腹泻护理及对提高临床效果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2):88-89,90.

[6]张静.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小儿腹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8,28(2):118.

[7]王云霞.腹泻患儿应用中西医联合综合护理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4):150-151.

[8]易燕.小儿腹泻中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23):194.

[9]王利华.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62例疗效分析及护理体会[J].中国民间疗法,2016,24(10):71-72.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护理小儿腹泻满意度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联合平板电脑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致肛周皮肤损伤的预防
中医敷贴治疗小儿腹泻60例临床观察
微生态制剂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脑卒中睡眠障碍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联用双歧杆菌活菌与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