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 提升区县级文化馆的公共服务效能

2019-04-08胡丽华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馆制文化馆总分

胡丽华

(广州市番禺区文化馆,广东 广州 511400)

一、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各级职能部门也陆续颁布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撑。可见,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框架已经初步建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这也为区县级文化馆的发展带来新契机。下面,就围绕如何提升区县级文化馆服务效能这个问题,浅谈五点体会。

二、整合基层资源,推行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

随着城镇整体建设水平日新月异,文化馆业务的开展也应紧随时代的步伐,硬件建设是关键,只有硬件设施建好了,才能给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肥沃土壤,打下坚实的基础。整合资源是促进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有效方式之一,立足整合基层资源,就要根据本地区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建设与当地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保障基本文化需求的前提下,避免重复建设、千篇一律,力求相邻各镇(街)、各村(居)的公共文化资源实现互补。

而推进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是整合基层资源、拓展公共文化发展思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重要举措。推进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就是依托现有行政管理及业务指导层级,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末端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成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推动区域文化繁荣发展的新亮点。在推进总分馆制建设过程中,要端正对以下三个概念的认识:

(一)总分馆制的基本内容

就区县级文化馆而言,依据本地区公共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建设以区县级文化馆为区域总馆、镇(街)文化站(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分馆、行政村(社区)文化室(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支馆的总分馆制服务体系。

(二)总分馆制的建设要求

总馆、分馆、支馆之间基本实现设施成网、资源共享、人员互通、服务联动,服务标准、业务规范、数据统计、效能评估等逐步统一,力求实现标准化、均等化,数字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三)总分馆制的建设模式

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进一步强化垂直管理和业务指导,实现群众文化专业化、专业艺术群众化、艺术活动品牌化、公共文化社会化。

三、创新服务模式,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文化馆的活动内容要结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创新服务模式,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品牌。文化品牌活动必须是历经岁月考验的,经久不衰的,同时大力弘扬主旋律,用先进文化引领人、塑造人。打造文化服务品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贴近需求

无论是组织文艺、综艺晚会,还是开设艺术兴趣培训班,或者组织书画展览、非遗保护传承活动等,都应贴近市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做好社会调研,摸清人民群众的需求,按需设置和组织,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精品意识

要激励群众文化从业人员把更多的热情投入到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或作品创作中去,无论是组织文艺晚会、培训班、展览、传承活动,还是文艺作品创作,都要求精求新,决不滥竽充数。

(三)实现联动

区县级文化馆要主动与省、市及其他兄弟区县级馆沟通联系,积极争取上述单位的资源扶持,通过联合举办各类群众性才艺赛事、展演展览活动、文化交流或开展优秀文艺节目特别是地方特色节目进乡村、进厂矿、进广场等多样形式,搭建便捷高效的联动平台,确保活动向纵深发展,从而实现成功打造文化品牌的目的。

四、拓展服务渠道,加快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

群众文化的数字化服务和信息网络建设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制高点,是群众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文化馆数字化服务是互联网时代文化馆工作的创新,它是对有价值的文化艺术图像、文本、语音、影像、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通过文化馆网站的载体,设计不同的栏目、专题等数据呈现方式,通过网络进行传输,以此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应包含:文化资讯在线服务、文艺辅导在线进行、文艺创品在线欣赏、文化活动网上开展、民间艺术在线展示等方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应注重四个关键点。

(一)建立资料信息库

系统收集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并进行数字化加工,将本地区内的优秀传统民间艺术项目和特色文化项目,以及近年来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节目、获国家级奖项的项目等,统一收入,进行深度开发和高效利用。

(二)建立信息互联网络

要完善网站建设,开通微信公众号,通过现代化网络手段开展活动和进行宣传。要加强本区域群众文化从业人员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建立完善微信群、QQ群等便捷的网络通讯手段进行即时联系。

(三)建设线下文化体验平台

将本地公共文化、非遗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经过数字化转型,汇聚于数字文化馆线下的体验馆中,使群众身临其境地体验如文艺演出、乐器演奏、书画创作等服务项目,提升文化服务的群众参与度,真正实现全民艺术普及。

(四)培养一批数字化人才

要让数字化理念与文化馆职能深度融合,通过招聘、引进、开办专业培训、继续教育等方式培养数字化人才,使文艺专业特长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丰富文化服务供给方式。

五、实施优才计划,建设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文化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担负着精神文明建设落实的重任,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文化活动的质量,主要途径有:

(一)夯实基层群众文化服务队伍

要根据人口数量比例配备群众文化从业人员,保证各艺术门类人才的齐全,保证基本队伍数量和质量。并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品德优、业务强、干劲足的年轻力量投入到基层群众文化工作队伍中。

(二)加强从业人员业务培训

建立从业人员培训制度和人才轮训机制,鼓励业务骨干、创作人员、管理人员脱产参加大专院校的继续教育,开展轮岗培训,使从业人员不断熟悉工作模式与工作方法,了解大型活动的运作机制、精品创作机制、掌握科学的培训辅导方法。同时鼓励从业人员深入基层,了解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帮助基层开展适宜于当地的群众文化活动。

(三)组织开展文化志愿服务

建立文化志愿者服务机构,建立文化志愿者信息资源库,给予文化志愿者相关政策倾斜,积极调动文化志愿者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为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积累人力资源。

(四)建立人才资源数据库

建立完善群众文化人才资源数据库并不断进行更新,掌握本地区文艺工作者的基本情况,及时与文艺工作者进行沟通交流,让分散在基层的群众文化骨干为各项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人才支撑。

六、推行绩效评估,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监督评价机制

区县级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要尊重和维护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文化权益和文化需求,要尊重群众的文化选择,在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规划、制定、管理方面吸纳群众参与,要建立健全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吸取群众反馈意见,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绩效评估的主要做法有:

(一)建立科学管理制度

区县级文化馆建设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管理与激励相结合,通过制度来提升服务效能。要健全学习制度,包括政治理论和专业能力的学习,把学习作为重要任务,通过不断学习、借鉴和创作,出精品力作。要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热情,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要完善工作责任制,每项工作或活动建立专人负责制,定期量化评比打分,确保人尽其责,物尽其用。

(二)委托第三方开展服务评价

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满意度调查细则,通过委派第三方机构不定期地对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满意度进行调查的方式,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整改,把群众满意度列入绩效考核,切实做到群众文艺为群众,文艺成果群众共享。

(三)完善反馈机制

在广泛征求不同群体意见的基础上,完善相关服务规范,把“要”文化与“送”文化结合起来,畅通群众文化需求的反馈渠道,依据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科学设置公共文化服务“菜单”,以“订单式”的服务方式,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

七、结语

总而言之,区县级文化馆应按照横向拓展、纵向延伸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多措并举,在本地区建立起一个上下联动、结构合理、优质服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全面提升区域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打造一个全民参与的文化馆。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提高本地群众的幸福指数,同时也为本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空间,真正实现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共同参与文化发展,用文化繁荣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猜你喜欢

馆制文化馆总分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章堰文化馆
大爱有光
民族地区博物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青海省博物馆为例
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推进实施路径研究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浅谈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模式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