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目标的新疆“内高班”音乐教学

2019-04-08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认同感音乐作品人文

袁 橙

(汉铁高级中学,湖北 武汉 430012)

“内高班”学生大多是来自新疆各地的少数民族学生,为了接受更好的高中教育,他们来到“内高班”。由于多年来生活环境的因素,“内高班”学生即使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也难以真正地认同中华传统文化,以音乐为突破口,在音乐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十分有必要。

一、以音乐为突破口增强“内高班”学生传统文化认同感的意义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影响青年人心灵的手段中,音乐占着重要地位,音乐是思维有力的源泉。”从新疆而来的“内高班”学生生于长于歌舞之乡,很多学生能歌善舞,音乐与他们关系密切。以音乐为突破口,面向“内高班”学生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音乐教学,开拓人文视野,丰富情感体验,从认知与情感两个层次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二、对“内高班”学生开展音乐欣赏教学的作品选取原则

面向“内高班”学生开展的音乐教学正是引导这些少数民族学生感受非本民族音乐的魅力、享受非民族音乐的内涵。在以培养“内高班”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为目标的音乐教学中,选取音乐作品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音乐内容的多样性。面向“内高班”学生开展的音乐教学通常应选择多种多样的音乐内容和形式,但凡是经历了时间、语言和民族界线考验的优秀音乐作品,都可以列入“内高班”学生音乐课的内容。在这些迥然于本民族歌曲风格的音乐中,学生们能够接触和感受到更广阔的人文世界。

2.音乐审美的多元性。音乐课能够让“内高班”学生接触到以前很少能够接受到的多种风情与格调的音乐作品,“内高班”学生在欣赏中感知、认同、理解这些艺术美感。通过音乐欣赏教学,有利于放飞“内高班”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引导并提升他们的审美理解能力,帮助他们构建起更多元的审美结构。

3.音乐情感的丰富性。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对作品的讲解应不仅仅停留于音乐作品本身,也需要向“内高班”学生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引导“内高班”学生从情感内蕴的层次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三、音乐教学中强化“内高班”学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的策略

通过音乐教学,开拓内高班学生对艺术和人文的见识,引导他们感受广博的汉语语言文字内蕴,激发他们对音乐情感的体验与共鸣,从认知与情感两方面培养“内高班”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1.长见识,音乐教育让“内高班”学生的人文视野更加开阔。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引导“内高班”学生接触、欣赏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内高班”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一段音乐自身的音乐知识,还能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环境、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传承的各地区人民生活及社会等的人文知识。在音乐教学中将“内高班”学生的目光带到更广阔的艺术空间中,极大的拓延了学生的人文眼界和艺术视野,让“内高班”学生体会到多元音乐的魅力,引导学生尊重中华文化。

2.深体验,音乐教育让“内高班”学生的情感认知更加丰富。缘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内高班”学生对于音乐作品情感伏线的把握能力可能略有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让学生先初步明了作品中的情感主调,再带领学生细细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的乐趣与魅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主线有基本的认识,内心认同其中的感情主线,才能放大兴趣情感共鸣。从情感教学入手,既有利于音乐教育的逐渐深入,也让“内高班”学生的情感认知更加丰富,同时锻炼了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3.细品味,音乐教育让“内高班”学生真正认同中华传统文化。当柔和的《春江花月夜》响起,学生浮躁的内心会慢慢沉寂,变得温文尔雅;当铿锵的《黄河大合唱》响起,学生消沉的意志会渐渐抖擞,斗志昂然;当活泼的《美丽新世界》响起,学生寂寥的情绪会一扫而空,乐观积极渐上心头。优秀的音乐能够深入人心,激起情感共鸣,丰盈精神世界,跨过语言障碍、民族界线和文化差异,打动每一个学生。

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审美。音乐之于学生的影响绝不是一曲终而性养成的速成作用,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在音乐教育中让“内高班”学生接触、接受、体味传统文化,让他们爱上传统文化并真正认同中华传统文化,进而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是一个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猜你喜欢

认同感音乐作品人文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成都市初任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培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