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川剧旦角表演从实践到理性认识的再解读
2019-04-08舒泷娇
舒泷娇
(攀枝花市文化艺术中心,四川 攀枝花 617000)
一、引言
戏剧表演是一种特殊的表演形式,对演员的要求相对较高,要求演员能真正的融入到角色中,对角色情感进行有效的传达,确保能在表演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感染力和情感渲染力,能得到观众群体的认同和肯定。值得一提的是,在戏剧表演活动中,对于不同角色的塑造要求不尽相同,表演演员要能客观审视自身所表演的角色,并融入个性化的理解参与到表演活动中,才能在戏剧表演活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表演质量和表演艺术性也会进一步提升,能真正强化戏剧表演的艺术境界。
二、川剧旦角表演程式化认知
对于川剧表演的初学者来说,对表演程式的学习是基础性的内容,只有能全方位掌握川剧表演的程式,才能具备在舞台上表演的资格,才能保障川剧表演顺利进行。从这一点进行分析,川剧表演的第一要求就是对表演程式的学习和掌握,川剧旦角人物塑造也是如此,只有川剧旦角演员在举手投足之间把握表演规律和程式,能程式化的将喜怒哀乐方面的情感展现给受众群体,才能借助旦角表演实现对生活的再现,确保受众群体能对川剧的故事情节形成初步的认识①。
对于初学者来说,川剧旦角表演程式方面的学习往往是对师傅动作的复制,在表演师傅的亲身教授和示范下,学习者通过不断的锻炼确保能掌握扎实的基本功,能按照旦角不同性格形象规范化的完成表演活动。在具体学习川剧旦角程式化表演方面,要重点针对腰腿、圆场、走边、下场等基本功进行训练,并逐步掌握“旦角翎子22式”、“水发十字诀”、“旦角水袖39式”等方面的内容,能在舞台上流畅的将川剧故事中的生活内容呈现给观众,使观众获得良好的欣赏体验。
随着不断参与川剧旦角表演实践,在深入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下,川剧旦角演员对旦角戏剧表演的理解会更加深刻,此时要想提升个人表演才能,就要探索川剧旦角表演的跨越式发展,形成新的表演路径,展现个性化的表演风格,最终确保演员的综合表演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三、川剧旦角表演从实践到理性认知的再解读
正如川剧名家周慕莲先生所言,川剧旦角的表演重点在基本功,而其灵魂则在于对人物形象的艺术性塑造,只有将基本功与人物性格、剧情真实、恰当的融合在一起,才能称之为表演艺术。所以在深入学习川剧旦角表演的过程中,综合自身演绎实践经验,要提高演绎效果,促进旦角表演能力的跨越式发展,就要形成个性化风格,向着全新的领域迈进。下面就从实践到理性认知的角度对川剧旦角表演的再解读进行细化分析:
(一)演绎生活,活用程式
川剧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进行艺术化再现的特殊舞台艺术形式,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戏剧艺术风格,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对于川剧旦角表演来说,按照表演程式诠释戏剧的旦角角色,是每一个戏剧表演学习者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基础性的工作。而戏剧表演者在不断演绎、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对个人表演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对川剧旦角表演的理解也将上升到理性层面,能对川剧写意艺术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川剧旦角表演而言,主要是采用写意的手法和程式化的处理手段,以半真半假的模式对生活进行反映,川剧的表演程式是基础,而要想在表演中展现个人艺术风格,提高表演的艺术境界,就需要融合表演者的个人理解灵活的对表演程式进行应用和设计②。
著名川剧艺术家琼莲芳先生曾经说“一套程式,万千性格”,程式是旦角表演的基础、是重要的艺术形式,对程式的灵活应用能实现对舞蹈戏剧表演艺术的有效塑造,展现出更加生动、活泼、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
具体来说,川剧旦角表演艺术者在接触川剧角色后,要对人物的生活背景、性格特点、行当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带入剧情对人物的情感、行为等进行解析,然后再合理选择不同的表演程式完成对人物角色的塑造。
以川剧《打神告庙》中旦角焦桂英的塑造为例进行分析,要想对角色的性格、情绪特点和内心活动形成细化感知,就要综合分析王魁与焦桂英之间曲折复杂的关系,从王魁曾“长街困卧”到焦桂英救活王魁并以身相许助他成名,再到王魁高中状元后在相府招赘休妻另娶,最后到焦桂英悲恨万分在母亲的逼迫下奔出家门,由此感受焦桂英回想“海神庙与他设誓”时产生的特殊情感,确保能在表演环节充分感受焦桂英从远方奔上的情感状态,在演绎“王魁!贼呀!贼呀!……”方面情景的过程中,能将焦桂英愤恨、绝望的心情呈现出来,塑造焦桂英有血有肉的、被人抛弃、被封建社会残害的妇女形象,对表演的艺术感染力和情感渲染力进行强化,保障川剧旦角表演质量得到观众群体的高度认可。
(二)融入角色,超脱角色
在整合川剧旦角表演实践经验对表演理论形成初步认识后,为了能确保对川剧旦角表演的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在川剧旦角艺术表演活动中达到全新的艺术境界,还应该针对川剧旦角表演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感受旦角表演艺术博大精深的魅力,进而形成对川剧旦角表演的个性化理解,能真正形成个人风格,助推川剧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
在深入学习川剧旦角表演艺术的过程中,要注重角色体验,即演员对角色表演的学习,要“钻进去”,能深入体会角色的情感、思想和行为态度等,产生与角色的精神共鸣;而演员对川剧旦角的演绎,则要对角色的生活进行再现,要跳出程式的束缚,能融入个人情感、理解等,赋予戏剧角色形象全新的生命内涵,进而展现出川剧旦角表演的独特艺术魅力③。
对川剧旦角表演中融入角色和超脱角色的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就是说川剧旦角演员在对旦角相关角色形象进行塑造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钻进去,从角色的历史背景、人生经历、性格特点等认识角色,形成对角色的全方位了解,能初步体验角色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和故事情节中展现的情感,只有真正的融入角色才能获得良好的表演体验。但是在融入角色后,川剧旦角表演活动中,要想形成个性化的表演风格、展现川剧表演的多元化艺术魅力,旦角表演人员还要能及时挣脱角色的束缚,寻求合理的表现形式,对川剧旦角角色进行再创造,确保能结合表演者的个人理解对角色真实的生活进行再现,将川剧剧情故事以及表演者对角色的认识、对社会与人生的理解融入到表演活动中,赋予表演深刻的精神内涵,提高角色塑造的整体质量④。
以《放裴》川剧中旦角李惠娘形象的塑造为例,在融入角色的过程中,川剧旦角演员要将自己当做是李惠娘,在表演环节把握“鬼魂”“救人”“焦急”等细节,突出表现人物“阴冷”的性格特点,在“深夜”的场景中,强化舞台表演的“寂静”,以“迅疾”的动作展现人物内心“焦急”的状态,这样在演绎李慧娘角色的过程中,就能让观众感受到李慧娘为了爱情舍身救人的情况,对其作为多情女子的形象形成全新的认识⑤。
值得一提的是,在川剧旦角表演人员演绎李慧娘人物形象的过程中,还要跳出角色,从局外人的身份与观众进行沟通,进而融入自身的理解以及观众信息反馈,驾驭李慧娘形象的塑造,确保能将动作、情绪等调整到最佳状态,不会因过分沉溺戏剧表演形成夸张的演绎状态,而是将李慧娘的形象栩栩如生的呈现在观众面前。川剧旦角表演的演员,要时刻认识到“我就是演员”,“我不是李惠娘”,要能以剧外人的身份审视李惠娘的角色,与角色进行沟通,进而完成对李惠娘角色的驾驭,感受表演过程中所演绎李惠娘动作的快慢、声音的高低以及表演情绪是否到位等等,进而加深对角色、对表演的理解,既能做到在钻研角色方面达到“忘我”的状态,也能在表演环节形成“有我”的艺术风格,实现对川剧旦角角色栩栩如生的塑造。这样才能在川剧旦角表演中,将个人理解和个人风格融入到角色的塑造中,从角色本身把握角色的情感、态度等,从局外人的身份审视和诠释角色,丰富角色艺术内涵,使所塑造的人物更加丰满和立体,给受众群体带来全新的川剧艺术欣赏体验。
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诗人对宇宙人生)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川剧旦角表演也是如此,只有“入乎其内”才能理解角色、把握人物性格特征,为表演注入生命力,而只有“出乎其外”才能从剧外人的角度,从不同的视角审视剧中人的人生,对表演艺术进行评判和权衡,进而更加立体、丰满的完成对故事角色的塑造,使川剧旦角表演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内涵更加丰富,也确保川剧旦角表演人员在川剧艺术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促进川剧表演艺术在现代社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川剧旦角表演方面,要想取得理想的表演效果,提升戏剧表演活动的整体质量,就要突破程式化表演的束缚,融入个人情感和个人表演风格对角色形象进行塑造,进而形成对戏剧角色的全新认识,在表演活动中实现对角色的再创造,切实提升戏剧表演的质量,为川剧表演方面艺术效能的彰显和整体表演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提供良好的支持。
注释:
①刘文丽.试谈川剧旦角类别定义的掌握和认识[J].四川戏剧,2017(06):67-68+73.
②王静.我对川剧旦角表演从实践到理性认识的再解读[J].四川戏剧,2016(08):156-157.
③张媛媛.川剧中旦角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6.
④文琍.川剧旦角表演艺术中的人物情感——以《打神》和《情探》为例[J].四川戏剧,2013(09):71-73.
⑤冯燕.戏曲表演技艺的“三级跳”——我对川剧旦角人物塑造的理解[J].四川戏剧,2012(06):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