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疗效观察
2019-04-08王红霞董守卫周延红邓松涛
王红霞,董守卫,周延红,邓松涛
(河南省汝州市丹阳中医院中医内科,河南 汝州 467599)
糖尿病(Dianbetes Mellitus,DM)是以胰岛素障碍而引起的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身心健康[1]。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0例,均为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诊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3~70岁,平均(51.63±4.23)岁;糖尿病病程平均(6.72±1.34)年;空腹血糖(9.36±2.21)mmol/L,餐后血糖(13.26±3.18)mmol/L;体质量指数(25.78±4.13)kg/m2。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5~68岁,平均(49.98±5.46)岁;糖尿病病程平均(6.37±1.98)年;空腹血糖(9.65±2.68)mmol/L,餐后血糖(13.68±2.64)mmol/L; 体质量指数(24.63±3.78)kg/m2。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程度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①糖尿病空腹血糖(FPG) ≥7.0mmol/L (126mg/dL); 或糖耐量试验 (OGTT) 中服糖后2小时血糖 (2HPG) ≥11.1mmol/L(200mg/dL);或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200mg/dL)。②胰岛素分泌缺乏伴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伴有胰岛素相对分泌不足。
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气阴两虚型的标准。倦怠乏力,口渴喜饮,易饥多食,气短懒言,五心烦热,心悸,失眠,便秘,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或细而弦。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30~75岁;③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②急性心、脑血管病,有严重外伤或接受手术,严重感染;③有明显肝胆疾病症状和体征,或AST或ALT高于正常上限2倍;④肾脏损害,血清肌酐超过正常值范围;⑤严重慢性胃肠道疾病;⑥有明显血液系统疾病;⑦精神类药物滥用;⑧正接受类固醇激素治疗获正在接受恶性肿瘤治疗;⑨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均接受糖尿病教育,控制饮食,调理营养,适当有氧运动,维持或减轻体重,严禁吸烟饮酒。二甲双胍缓释片每次500mg,每日2次,饭前5~10min服用;瑞格列奈每次1mg,每日3次,饭前5~10min服用。治疗中如发现血糖低于4.0 mmol/L,应立即停止服药。
治疗组加用中药治疗。药用太子参 15~30g,黄芪30~60g,麦冬 10~30g,生地 10~20g,黄连 5~30g,升麻10~15g,苍术15~30g,炒白术 15~30g,生石膏15~30g,鬼箭羽30~60g,红景天15~30g,山药15~30g,丹参15~30g,柴胡10~15g,酸枣仁10~30g。合并阳虚怕冷者加制附子、淫羊藿,纳差食少加砂仁、鸡内金,视物昏花加枸杞子、菊花,合并尿蛋白加桑螵蛸、芡实,合并糖尿病足加穿山甲、水蛭、川牛膝等。水煎两次混合取药液300mL,分早晚2次温服。并告知戒怒,远房事,可用少食多餐法。
两组均3个月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结果。
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中医临床主要和次要症状、体征的变化。观察FPG及2hPG(用药前、用药4周、8周、12周)、HbAlc,监测低血糖发生,如果发生应立即暂缓用药。中医证候评分为口渴喜饮、倦怠乏力、多食易饥、多尿、气短懒言、手足心热等几个方面。①口渴喜饮:无0分,饮水量稍增加2分,饮水量较前增加50%以上 4分,饮水量较前增加100%以上6分。②倦怠乏力:无0分,不耐劳力2分,可坚持轻体力劳动4分,勉强支持日常活动6分。③多食易饥:无0分,饥饿感明显2分,餐前饥饿难以忍受4分,饥饿难耐,易伴低血糖反应6分。④气短懒言:无0分,劳累后气短2分,一般活动即气短 4分,不活动也气短6分。⑤心足心热:无0分,手足心热2分,手足心热喜露衣被外4分,手足握凉物方舒常发生6分。
4 疗效标准
中医症状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3]。临床治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大于等于90%。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89%。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 30%~69%。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糖尿病血糖疗效标准[6]。显效:治疗后空腹血糖小于7.2mmol/L,餐后2h血糖小于8.3mmol/L或较治疗前下降30%以上。有效:治疗后空腹血糖小于8.3mmol/L,餐后2h血糖小于10.0mmol/L或较治疗前下降10%~30%。无效:血糖下降未达“有效”标准。
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 )表示、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例(%)
两组血糖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血糖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FPG指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FPG指标比较 (mmol/L,±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FPG指标比较 (mmol/L,±s)
注: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4周 治疗8周 治疗12周对照组 40 9.65±2.68 8.17±1.19* 7.27±0.62* 7.24±0.47*治疗组 40 9.36±2.21 7.25±1.28*△ 6.35±0.79*△ 5.98±0.59*△
两组治疗前后2hPG指标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2hPG指标比较 (mmol/L,±s )
表4 两组治疗前后2hPG指标比较 (mmol/L,±s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4周 治疗8周 治疗12周对照组 40 13.68±2.64 11.57±1.85 11.27±1.02 10.56±0.82*治疗组 40 13.26±3.18 11.35±1.08△ 10.25±0.79△ 9.65±0.59*△
两组治疗前后HbAlc指标比较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HbAlc比较 (%,±s )
表5 两组治疗前后HbAlc比较 (%,±s )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0 10.33±1.24 9.21±1.19治疗组 40 10.83±1.35 8.24±1.41 P>0.05 <0.05
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发生低血糖反应2例,未发生严重低血糖反应,休息后自行进食后缓解,缓解后隔日再逐渐用药。
6 讨 论
2型糖尿病起病时症状比较隐蔽,很难再初发时即获确诊,但患病率较高。2型糖尿病的发病并非因自身免疫β细胞破坏所致,主要在基因缺陷的基础上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障碍两个环节[4]。现在认为二者均存在,β细胞功能的地位正受到更大的重视。现代研究认为糖尿病的病机是胰腺内外引起的能量代谢紊乱,葡萄糖氧化供能的去路障碍和机体脏腑能量来源不足,以及脂类、蛋白质分解代谢异常。瑞格列奈是一种具有氨基酸结构的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的口服降糖药,为苯甲酸衍生物,以“快开-速闭”的作用特点模拟生物性胰岛素分泌,可有效增强胰岛素脉冲分泌的振幅,恢复胰岛素的第1时相分泌[5]。二甲双胍通过抑制肝脏的糖异生和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降低肝糖输出,促进骨骼肌、脂肪等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促进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改善胰岛素敏感性[6]。
本病属中医“消渴”、“消瘅”等范畴。《金匮要略》谓:“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为气,数即为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博,即为消渴。”2型糖尿病中以气阴两虚型的发生率为最多。素体本阴虚,阴虚无力制阳,则阳气躁动,而生内热。由于燥热内生,积热伤阴,阴伤则燥热更甚,燥热甚则伤阴更剧,二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久则气阴两虚。自拟方中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对气虚津亏的消渴能补气生津以止渴。太子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益脾肺之气补脾肺之阴。苍术、白术合二为用,健脾益气功效倍增。柴胡疏肝解郁。升麻升清降浊。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生石膏清心除烦止渴。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滋阴降火。润燥需活血,瘀化津自生,津血同源,互可资生转化,阴虚燥热,津亏液少,势必不能载血循经畅行,燥热内灼,煎熬营阴,又可导致血瘀,瘀热在里,终致阴虚与血瘀并见,淤阻气滞,气虚血瘀,则津液难以输布。治当滋阴补气生津为主,兼以活血化瘀。酌配丹参凉血化瘀,鬼箭羽通淤破血,红景天健脾益气,活血化瘀通络,血行津布,则燥热可解,瘀化气畅,则气阴自生。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防止并发症。